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

大堂之中,酒氣縱橫,杯盤狼藉。

李自成手持酒碗等着羅汝才的下文。

羅汝纔看着有幾分醉意,心裡卻明白的很,心中暗道:“這李自成要我表態啊。”

但是表什麼態?這直接關係到曹營與闖營之敵對與否。

該怎麼表態,羅汝才心中一動,哈哈大笑,說道:“我羅汝纔在世,就該騎最快的馬,玩最漂亮的女人,與打最強的敵人,如此縱橫天下,快意恩仇,不比什麼王爺皇帝,要痛快的多嗎?”

讓羅汝纔給李自成低頭,羅汝才的自尊心不允許。即便他知道他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所謂虎死不倒架。他明知道李自成想要的是他表示臣服,或者輔佐之意,但是偏偏不說。

說完之後,手一抖,手中的酒碗砸在地面之上,發出“啪”的一聲破裂之聲。

“你醉了。”李自成哈哈一笑,說道,似乎什麼也不在意。

“你也醉了。”羅汝才大笑說道。

既然都已經醉了。

這酒宴也就到了散場的時候了。

羅汝才被侍衛攙扶着,搖搖晃晃的上了馬,即便是在馬上也不安穩。被人扶着才堪堪坐穩。

也不敢快走,只是被人牽着馬,緩緩而行。

一入曹營之中,羅汝才眼睛猛地一亮,目光炯炯,哪裡有一絲的醉意。

午後的太陽暖洋洋的照射在羅汝才的臉上。

“大帥,姑爺來了。”陳紹先快步走過來說道。

“張軒。”羅汝才冷哼一聲,說道:“讓他過來見我。還有楊山。”

“是。”陳紹先說道。

不過片刻,張軒與楊山就來到了羅汝才的正堂之中。

張軒一路快馬加鞭,一進來,還沒有喘過氣來,剛剛吃了一點熱菜填飽肚子,就被羅汝纔給叫過來了。

“說吧。”羅汝纔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拿出一支旱菸,說道:“說說,你準備怎麼讓我答應與闖王分道揚鑣的?讓我先聽聽。”

張軒心中大驚,一時間如遭雷厄,強自鎮定臉色不變,說道:“爹,你再說什麼?孩兒聽不明白。”

羅汝才冷哼一聲,吐了一口菸圈。將旱菸袋猛地在桌子之上磕磕,將菸灰都磕出來,說道:“不錯。這一段時間歷練的不錯,最少能面不改色的扯謊了,有我幾分風範了,可見這一段時間,讓你獨擋一面,大有長進。不過,你以爲我是誰啊?聾子,瞎子,下面的動靜我一點都不知道嗎?”

“糟糕。”張軒心中暗道:“這事情一定暴露了。”張軒下意思看了楊山一眼,卻見楊山此刻臉色蒼白。被嚇得夠嗆。

張軒心思一定,說道:“不錯,我是因爲這個纔回來的,如果不是因爲這個,我是絕對不會來襄陽這個是非之地的。如果爹覺得我做的不對,我現在掉頭就回汝寧,我已經計劃好,如果爹你被李自成所殺,我帶這汝寧軍立即就去投奔黃虎。”

“好好好。”羅汝才聽了張軒的話,頓時怒極,說道:“好一個張軒,我還沒死,你就當我死了。”

“爹,你如果再不決定,生死不過眼前之事,我不過是未雨綢繆而已。”張軒毫不客氣的說道。

羅汝才怒喝道:“所有人都出去,楊山留下來。”

“是。”周圍的侍衛連陳紹先也都離開了。

羅汝纔將手中的旱菸槍扔到一邊,說道:“你今天不說一個所以然來,即便你是玉嬌的女婿,今天也得給我橫着出去。”

張軒此刻也橫下一條心來。

他不願意與羅汝才這樣攤牌,但是事情都趕在一起了,還能怎麼樣,認錯認慫。

抱歉,張軒之前可以做到,但是他來之前猶豫了這麼久,冒着生命危險過來,就是爲了認錯認慫的嗎?

不。

而且張軒打了這麼多仗,生生世世的見多了,膽氣也壯了,如果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羅汝才一聲怒喝,張軒非要嚇到桌子底下不可。但是此刻卻敢與羅汝才硬頂了。

當然了,張軒心中也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有羅玉嬌在,羅汝纔再怎麼懲罰,也不會殺了他。

有這一分底氣在,張軒更是無所畏懼了。說道:“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說的?爹,你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闖王之心,路人皆知。他李自成做皇帝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皇帝是什麼?是天子,代天牧民。我來到襄陽之後,才知道,原來爹也有一個響亮的尊號;代天撫民德威大將軍。好一個--代--天--撫--民--德--威大將軍。試問,有爹你這個代天撫民德威大將軍在,李自成怎麼能順順利利的登基稱帝。他不殺你,殺誰。”

這一段話,張軒幾乎是吼出來的。特別是一到羅汝才的尊號,都是一字一頓,拖尾音,諷刺的意味十足。

“你---。”羅汝才眼睛幾乎吊起來,殺氣四溢說道:“你真不怕死嗎?”

“怕,怎麼不怕。”張軒說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與爹是翁婿之親,扯不開拉不斷。曹營覆滅,我也難逃一死,早死晚死,都是一死。還請爹動手吧。“

張軒閉上眼睛,一副閉目等死的樣子。

羅汝才怒從心生,暗道:“這小子,就認準了,我不敢殺他。”

頓時感到上腹一處爆炸式的疼痛,似乎有個東西在腹腔之中四處遊動,所到之處,痛楚難當。羅汝才的上下牙槽重重的砸在一起,發出“砰”的一聲。

張軒與楊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以爲羅汝才怒極而已。

痛楚在羅汝才身上四處蔓延,很快奪取了羅汝才的思考能力,讓他什麼也想不了,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疼。

很疼。

“我絕對不能將虛弱一面暴露給下面的人。”羅汝才咬着牙,忍着痛說道:“你給我滾出去。”

“爹---”張軒還想說什麼。就被羅汝才生生的打斷了。說道:“滾。”

張軒只能灰溜溜的離開了。

“還有你。”羅汝才本來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是此刻說不出來了,對着楊山說道:“你也滾出去,還有你的中軍職位也沒有了,你不是與張軒關係好嗎?現在就跟着張軒吧。”

“大帥。”楊山大驚,楊山跟着羅汝纔好幾年了,早已習慣在羅汝才身邊了,此刻聽聞這個,好像天崩地坼一樣,說道。

“滾。” 羅汝才大聲說道。

張軒與楊山不敢停留,只能立即離去。

等兩人一出去,羅汝才猛地從下面拎出一罈酒。打開封泥,也不用碗,就着壇口喝了下去。

這個時候,也只有酒精能麻痹他的痛感。

“楊大哥放心。”張軒安慰他說道:“其實今天岳父,已經有一點點意動了。否則他也不會僅僅叫我們滾,當岳父想通的時候,定然會調你回去。”

楊山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說道:“但願如此。”

此刻楊山已經將想明白了,即便張軒能勸說好羅汝才,羅汝才也不會讓他回去了。

無他,他作爲羅汝才的侍衛統領,掌管中軍。卻與其他將來勾連做出這樣的事情。

即便時候證明他是對羅汝纔好。

羅汝才也接受不了這種對他好的方式。不殺了他,已經是念在他多年的情分之上了,還想要回去,想都不要想了。

張軒也能隱隱約約猜出一點說道:“放心吧,大不了跟我去汝寧軍中,我也保你一個營官。”

“營官?”楊山不瞭解汝寧軍的軍制問道。

就在張軒與楊山解釋汝寧軍的軍制的時候,闖營也到了決斷的時刻。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章 收兵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十五章 鐵模?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章 張青天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五章 峽石城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章 家事二第七章 下蕭縣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章 收兵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十五章 鐵模?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章 張青天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五章 峽石城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章 家事二第七章 下蕭縣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