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

“姓王的,你給我等着,老子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啊----”

“王老弟,是我啊,是我啊。求求---”

“王八旦,早知道你是個白眼狼,我----”

聲音到最後都戛然而止。

王良謨微微閉上了眼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裡面還真有幾個與他關係很鐵的朋友,但是他爲了證明自己的作用,不得不來監斬,王良謨心中也不是多好受。

雖然已經搭建了行刑臺,但是也沒有數百人一起砍頭的地方,只能分批提上去,斬首之後,再被人拖走,下一批人再來。

王良謨皺起眉頭說道:“爲什麼不堵住嘴?”

“大人,劊子手的規矩,說是人之將死,這一口氣,一定要順,否則憋在口中,就容易出事,比如屍變什麼的?”一個衙役說道。

遂平的衙役還沒有來得及清洗,只是將一些作惡多端的人除卻而已。故而這還有一些老人。

“什麼屍變不屍變?”王良謨說道:“都是無稽之談,將他們的嘴堵住,不需他們喊。”

“是,大人。”這衙役立即吩咐下去了。

劊子手立即改變流程,將人壓上來之後,不拔下塞嘴的破布。一時間只剩下嗚嗚之聲,再也沒有完整的罵人之聲。

這樣一來,王良謨的耳朵都清淨了不少,他心中暗道:“諸位兄弟,反正你們都會死,何必成全兄弟我,好歹我們也有一段香火情,來日定然給你們多燒一些紙錢,痛痛快快的去吧。”

王良謨卻沒有看見,在圍觀的人羣之中,有一個消瘦的乞丐用殺人的目光盯着王良謨。

人雖然多,終究會被殺完的。

王良謨做完監斬工作之後,立即向張軒住處走過去,想要在張軒面前報功。

只是他沒有發現,護衛他的衙役落後了他好幾步。

一個身影猛地從一邊撞在他身上。是一個乞丐,就是那個消瘦的乞丐。

王良謨大聲訓斥道:“怎麼回事,好狗不當道。”

“王良謨,看看我是誰?”一個充滿殺意的聲音,猛得從王良謨的耳朵之中炸開。

王良謨定睛一看,卻見眼前之人,雖然瘦了好多,一身乞丐裝,但是王良謨依然能看的出來,不是別人,正是劉洪超。

“二爺----”王良謨下意思說道。

劉洪超猛地撞了上去,手中猛地落下一柄匕首,猛地捅進了王良謨的胸前。鮮血猛地迸射出來。將劉洪超噴得滿臉都是鮮血。猙獰的就好像是惡鬼一樣。

“這一下,是大哥。”劉洪超一隻手拉住王良謨,另一隻手繼續捅在他的胸腹之間。

“這一下,是三弟的,這一下是四弟的,這一下是五弟的,這一下是小妹,這一下是我的。”劉洪超根本沒有一絲逃跑的樣子。瘋狂的刺殺王良謨。

王良謨早已因爲大出血,整個人都變成了軟麪條。瞳孔慢慢的變大,他最後一眼看向天空,就再也沒有意識的。

四周的士卒衝了上來,就要按住劉洪超。

劉洪超用輕蔑的目光掃視一圈,大喊一聲,說道:“大哥,三弟,四弟,五弟,我來了。”隨即將匕首猛地刺進自己的 胸膛,乾脆利落,一擊致命。隨即仰天倒地,與王良謨相距不遠地方倒地身亡。

從臘八節之後到現在,劉洪超所過的就好像是一場夢,一場永遠不能醒來的噩夢。

因爲他,劉氏一族傷亡慘重,因爲他,大兄死了,三弟,四弟,五弟全部死了。劉氏一族幾乎被斬盡殺絕。

他活着的每一刻都在自責之中。

雖然他不知道誰找到他,給他一個刺殺王良謨的機會,但是他也願意拼命。

Wωω ★Tтka n ★℃O

誰也不知道,現在胖乎乎的劉二爺,當初也是跟着大哥到處販鹽,手上有十幾條人命的硬茬。

殺人的勾當,他其實很熟。

就在刺殺地點不遠的地方,一面窗戶打開,張素居高臨下,將這裡發生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他端着一杯酒,說道:“王良謨啊王良謨,有一件事情,你要知道,在君主身邊的當小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爲對君主來說。小人這東西,就像是抹布,凡是髒的的抹布,都不會被用。不過對於百姓來說,抹布洗洗還能用,但是對於君主來說,抹布髒了從來不會再用的。”

張素順手將桌子上的抹布扔在地面之上,說道:“你難道不覺得,你自己太髒了一點。”

張素已經見了結果,也沒有在這裡久留。

幾乎在同時,這消息也傳到了張軒的哪裡。

“想不到張素還是一個毒士。”張軒心中暗道。

臨潁張氏三兄弟,各有所長,張質進士出身,是一個能全面手,而且對朝廷掌故,內幕瞭解不少。民政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

張樸性格剛直,嫉惡如仇,對律法畢竟精通。也算是一個斷案能手,其他方面的事情,張軒還看不出來。

而張素,張軒一直以爲張素雖然有些智計,但是現在看來,張素手腕也不低。

有一些暗地裡的事情,能讓張素去做了。

比如組建一個情報機關。

這個念頭張軒早就有了,無他這個時代的消息流傳太慢了,張軒也沒有想過自己的情報機關,有什麼策反,刺殺等能力,只求他們能在事情發生之後,十天之內,將消息傳遞給張軒就行了。

張軒對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速度深惡痛絕。很多事情即便發生之後,在一兩個月之內,才能傳播過來。就算是

洪承疇降清的事情,在三四個月之內,才傳到了張軒的耳朵之中。而且以訛傳訛。

這也是爲什麼,張軒要問賀一龍很多問題的原因。

不爲別的,只能從當事人那邊得到的消息,纔是得到最準確的情報,否則很多消息都真假難辨。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後事了。

王良謨的死,只是一個小小的波瀾,但是劉氏全族被張軒斬盡殺絕的事情,纔是大事。

在汝寧之外,大概感受不到劉洪起的威勢。

但是在汝寧府之內,劉洪起的確是一個大人物,劉洪起被殺,劉氏一族斬盡殺絕。對四周的那些自守的小寨主來說,是十足的震懾,根本不是殺雞儆猴,而是殺猴儆雞。

根本不用張軒召集,無數寨主都絡繹不絕的來拜訪張軒。

張軒一一接納,從汝寧到遂平,從遂平到西平,從西平到上蔡,只剩下一個聲音,那就是張軒的聲音。而南邊的真陽,確山,新蔡三縣,也有很多人臣服。

張軒控制的勢力,從區區一縣之地,立即變成了實控四縣,影響三縣之地。

不過,到底要控制到什麼程度,就要看張質等人的能力了。隨着不少人手從汝寧府調出,張質手中的人手已經不夠用了,第二次考試取士,已經迫在眉睫了。

只是張軒卻不能立即回去主持。

雖然已經是小年過後,春節將至。但是張軒依舊不能回汝寧,有一個東西,不親眼看看,張軒是不會放心的。

那就是西平的鐵礦。

不親眼看看鐵礦到底是怎麼樣子。張軒又怎麼能夠放心啊。

故而等曹宗瑜的南陽營到位,所謂俘虜都處置完了之後,張軒帶着臨潁營,以及沈家莊的千餘家丁,哪至於俘虜之中當發配礦山的人。總共五六千人的隊伍,從遂平離開,向西平而去。

因爲隊伍之中素質參差不等,故而速度提高不了。區區百餘里路距離,居然走兩三天,纔到了西平縣。

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章 初戰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
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章 初戰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