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女帝師三(38)

【第二十六節 非常之人】

玉樞左右一望,伸手掩住我的脣,瞪大了雙眼道:“胡說什麼?!纔剛是你自己說的,說話要謹慎小心,就這樣口沒遮攔的了!”

她的指尖自溫而涼,慾望的熱度在秋葉般的顫抖中迅速消散。我握住她的指尖,微笑道:“這裡只有我們兩個,怕什麼?”

玉樞微微嘆息,想了想,甚覺無望:“我也不知道。即使我想,恐怕也輪不到我。現放着昱妃妹妹,出身高貴,又是周貴妃的弟子,三皇子年長,又深受陛下器重。我不過是歌姬出身……”

我笑道:“出身低些也沒什麼。歌姬出身做了皇后的不是沒有。”

玉樞道:“我知道你說的是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

我接口道:“還有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乃是舞姬出身。魏武帝曹操的皇后卞氏,也是樂倡之後。”

玉樞道:“她們是如何做上皇后的?”

我屈一指道:“衛子夫本是平陽公主府的謳者,入宮十年,生三女一子。兒子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封爲太子。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抗擊匈奴,戰功赫赫,深得武帝賞識。當時有歌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玉樞搖頭道:“她有好兄弟好兒子,我比不了。”

我又屈一指:“趙飛燕原是陽阿公主家的舞姬,入宮後深得漢成帝寵愛,封爲皇后。後平帝即位,封爲太后,哀帝即位,廢爲庶人,後自殺。”

玉樞道:“聽說她很壞,我不要比她。”

我又屈一指:“魏武卞皇后出身倡樂,曹操在譙縣時,娶回家做妾,後帶入洛陽。當時曹操避董卓之亂,微服逃出洛陽。袁術傳來凶信,府中人心動搖,皆欲還家,卞皇后道:‘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還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復相見也?正使禍至,共死何苦!’衆人這才留了下來。曹操原配丁夫人被廢,卞夫人扶了正。她不念舊惡,饋遺私迎,延之上座,如舊日禮。兒子曹丕被封爲魏王太子,衆人討賞時,卞皇后道:‘王自以丕年大,故用爲嗣,我但當以免無教導之過爲幸耳,亦何爲當重賜遺乎!’曹操聽聞,贊之‘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是最爲難’。卞皇后一生勤儉,約束外戚。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95]

玉樞道:“她以德服人,又有長子,我比不得。”

我笑道:“姐姐也有能幹的兄弟、聰明的兒子,怎麼就比不得她們?”

玉樞認真道:“兄弟年少,未有尺寸之功,晅兒也不是長子。況且……”她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從前我不覺得怎樣,自你剛纔這麼一說,我也有些怕了。這宮裡看起來一團和氣,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獲罪。我這個人是最傻最懶的,他心思又深,做嬪妃還可省心,若存了別的心思,只怕還沒怎樣,自己就要被累死了。不說別的,就說前些日子母親進宮來守喪,見不着你。我說你在漱玉齋養病,被母親三問兩問的,問出許多破綻。還是穎妃派人來應付過去了——我就是這麼笨,別人教我說,我都說不好。記得從前夫子說過一句什麼話,什麼據啊困的,意思是說智小德薄,進退不當,就會身敗名裂。”

我微微一笑道:“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96]”。

玉樞笑道:“還是你記性好。”

我笑道:“若都像你這樣圖省事,天下就安寧了。”

玉樞搖了搖頭,正色道:“我知道自己笨,也不像你這樣有耐心,所以爭不了什麼。只要他待我有一些真心,待晅兒和真陽好,這一輩子,我便滿足了。可是,如果天下人都像我這樣,又笨又膽小,到了爲民請命、救民水火的時候,誰又會站出來?這個天下,總是癡傻不悟的人多,爭奪擔當的人少。你說是不是?”

我甚是訝異,又覺慚愧。我試探她,以三位皇后的生平警醒她,以打消她想做皇后的念頭,不料她竟如此自知而坦誠。相比之下,她是水中的皎皎明月,我不過是窺伺在旁的一隻聒噪的癩頭蟆。我愧赧一笑:“是。姐姐高見。”

玉樞笑道:“難得你服我,我要一輩子記着。”

我笑道:“你是姐姐,我不敢不服。”

玉樞道:“我只當你只和昱妃、穎妃、世子王妃她們說得來,早不待見我這沒見識沒能耐的姐姐了。若不然,怎麼三年都不進宮看我?”說到最後,眼圈兒竟紅了。

我拉住她的手,歉然道:“是我慮事不周,姐姐就別惱了。”

玉樞哼了一聲:“我怎麼能不惱?我心心念念地想去瞧你,你卻和穎妃談得忘乎所以,竟不准我去。若不是看你在掖庭獄裡待了這麼些日子,定要打你幾下才安心。”

我起身行禮道:“好姐姐,好娘娘,就饒了我吧,以後再也不敢了。”

玉樞掩口笑道:“不過穎妃一向忙碌,她竟肯主動去探望你,可見你很得她的心。你們都說些什麼?”

我笑道:“不過是說,她不得寵,日子過得寂寞,很羨慕姐姐。”

玉樞不服氣,不覺提高了聲調:“胡說!陛下這樣器重她,委以大權,後宮的、少府的,連朝政之事都要和她商議,這叫不得寵?似我這等無權無勢的,不是要愁死?”

我笑道:“她若有寵,何以沒有孩子?她有權,姐姐有寵。”

玉樞一怔,隨即嘆道:“也是。都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罷了。其實在這宮裡,誰又真的能一輩子都好呢?”

我笑道:“姐姐聽說過後漢崔琦所寫的《外戚箴》麼?其中說道:‘無謂我貴,天將爾摧;無恃常好,色有歇微;無怙常幸,愛有陵遲;無曰我能,天人爾違。患生不德,福有慎機。日不常中,月盈有虧。履道者固,杖勢者危。’[97]”

玉樞道:“這是什麼意思?”

我微笑道:“一言以蔽之,謙和謹慎,安分守時。不僅是后妃,還有外戚。”

玉樞正要答話,忽聽身後傳來幾聲清脆響亮的擊掌聲。我和玉樞都嚇了一跳,忙站起身。但見皇帝拉着華陽公主,笑盈盈地站在花圃後:“好一個‘謙和謹慎、安分守時’,好一個《外戚箴》!”

禮畢,皇帝親自扶了玉樞起身,笑道:“你們姐妹在一起,總談這些,也不嫌悶!”

玉樞嬌俏道:“陛下來了也不作聲,嚇人一跳。”

皇帝笑道:“剛剛帶華陽去看了弘陽郡王,順路也來看看晅兒和真陽。聽你宮裡人說,你們在說悄悄話,誰知竟聽見你妹妹在教訓你。”

玉樞笑道:“妹妹行動愛掉書包,整日顯擺她書讀得多,記性好。一坐下來,就不停地教訓人。來日她進了御書房,看她還教訓誰來?”

皇帝笑道:“恐怕她要憋一肚子話回去教訓漱玉齋的貓。”

衆人都笑了起來。玉樞笑問:“陛下去看過晅兒了麼?”

皇帝拉起玉樞的手道:“正要尋你一道過去。”

玉樞拉起我的手道:“妹妹也一起去。”

我忙道:“微臣出來得久了,該回去了。微臣告退。”

玉樞正要說話,皇帝微笑道:“好。回去好好將養身體。”我謝了恩,躬身退下。只聽皇帝笑問玉樞:“今早晅兒和真陽哭了沒有?”

玉樞低低笑道:“哭得厲害,只等父皇抱呢。”接着華陽說了句什麼,走得遠了,卻聽不見了。

出了粲英宮,便往北行。綠萼問道:“娘娘留姑娘看小皇子,姑娘怎麼不看?”

我笑道:“他們是一家子團圓,我混在裡面做什麼?”

綠萼笑道:“姑娘就是這樣多心。論理,姨媽留下來看看外甥和甥女,也是天經地義的。”

我笑道:“日子長着呢,還怕看不見這兩個孩子麼?”正說着,路過長寧宮。只見正門口走出兩個擡箱子的小內監,經過我的身旁,都放下箱子行禮。

我問道:“這是誰的東西?要擡去哪兒?”

其中一個回道:“回大人,這是劉女史的一些用不着的物事,擡去還給藏珍閣的。”

我欣喜道:“劉大人是幾時回宮的?”

那小內監道:“回大人,奴婢是藏珍閣的,並不知道劉大人是幾時回宮的。”

我擺了擺手,兩人告退。綠萼道:“姑娘和劉大人有三年沒見了,可要去長寧宮瞧瞧麼?”

我沉吟道:“纔剛陛下和華陽公主去看過弘陽郡王殿下,我冷不丁地去擾,只怕他身體吃不消。”

綠萼笑道:“殿下都養了一個多月了,早就能下地了。況且殿下聽說姑娘入獄,可沒少着急。姑娘去看看,也教殿下和劉大人放心。”

我失笑:“也是。我在掖庭獄差不多一個月了,竟忘記了。走吧。”

長寧宮裡靜得能聽見鳥兒振翅的聲響,長風穿過鬆柏針葉,細碎密集的啪嗒聲織成一張多情的網。流光盤踞,醉臥不起。粲英宮裡的笑語乘風而來,如溫柔的臂膀挽住青春華年。我竟有些恍惚,彷彿宮裡並沒有喪事,也從未有什麼變故。暖陽在身,還是初初搬入長寧宮的暮春時節,只呆站了片刻,松柏便倏然長高了。

一個年長的宮女帶着宮人從靈脩殿中退了出來,見有人站在階下,忙上前詢問。待看清是我,慌忙行禮。我笑道:“原來是琳琅姑姑,請起。”

琳琅隨劉離離出宮三年,消瘦不少,且面有風霜之色,比起未曾出宮的芳馨,頗見衰老。她熱淚盈眶道:“大人是來看王爺的,還是來看我們姑娘的?”

我問道:“你們姑娘在做什麼?”

琳琅道:“我們姑娘在屋裡整理字畫。”

我微笑道:“好。勞煩姑姑去通報一聲,我瞧過了王爺,就去靈脩殿看劉大人。”

琳琅道:“是。只是纔剛陛下和華陽公主殿下來過了,王爺陪着說了好一會兒話,恐怕要睡一會兒才能恢復元氣。往日都是這樣的。大人不若先去靈脩殿坐一會兒,待王爺醒了,再去啓祥殿,卻是正好。”

我攜了琳琅的手往靈脩殿走:“就依姑姑所說。”早有宮人飛奔入靈脩殿通報。不多會兒,劉離離親自迎了出來。我見她只比從前略瘦,且高了一些,心下甚慰。她白衫白裙,淡青色的中裙隨腳步渙然如波,宛若頭頂天光瀲灩。纖腰一握,越發顯得輕盈而幹練。容貌雖無多大變化,然而相比三年前的稚拙與茫然,如今的劉離離,自有一種淡然沉靜的氣度。

我先是欣慰,繼而驚喜。不待她行禮,我緊緊握住她的手道:“妹妹辛苦!”

劉離離早已流下淚水,只說不出話。琳琅哽咽道:“二位大人快進去說話吧。”

一進靈脩殿,劉離離堅持行了一禮,這才引我去南廂坐着,又命琳琅上茶。剛剛坐定,我倆幾乎同時問候道:“姐姐(妹妹)好麼?”

怔了怔,又同時答道:“我很好。”說罷相視喜極而泣。

南廂中一件陳設字畫都沒有,牆角擺着一隻大箱子,貼着白色封條。榻上滿是紙張書畫。我不由問道:“妹妹怎麼把陳設擺飾都退回藏珍閣了?”

劉離離道:“王爺的身子好了許多,最遲三月也要開府了。穎妃娘娘命我暫且搬離長寧宮,指了藏珍閣南面一處獨院居住。”

我一怔,道:“這又何必?橫豎王爺不在宮裡,你還住在這裡就是了。新居偏遠,哪裡比得長寧宮?”

劉離離慢慢捲起一幅山水圖,搖了搖頭道:“長寧宮遲早是某一位皇子或是妃嬪的,哪裡輪得到我?況且……”說着目光一黯,“母親說,既然殿下開府了,我也該回家嫁人了。”

我亦擇了一張寫滿字的紙漫不經心地看着:“是呢。妹妹和我是同年的,也該嫁人了。”

劉離離的目光如鴻影掠過,嘆息如春雨無聲:“其實我不大想嫁人,只是父母之命難違。”

手中的青箋上,是劉離離清奇秀麗的字體:

桓公自莒反於齊,使鮑叔牙爲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於其臣,使臣不凍飢,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連看了幾張,都是《管子》。我心中一動,道:“妹妹素擅詩詞,怎麼倒抄起《管子》了?”

劉離離道:“守陵三載,每日無事,除去植樹掃墓,便是看書寫字。這三年看過的書多了,只是詩詞卻少了。”手一滑,青箋飄落在她的裙邊,劉離離俯身拾起,細心地拂去灰塵,“我覺得很好。母親卻說,女兒家書看得太多,容易移了性情。”

我微微一笑道:“妹妹還可在宮中逗留兩年,不想嫁也沒什麼。只不知妹妹想做什麼?”

劉離離道:“像姐姐這樣就很好。”

劉離離伏在榻上將守墓時所抄錄的《管子》數篇選了出來,照次序排列好。我也側身翻找着,沙沙聲響如寂寥海岸邊浪花的坦誠心語。我笑道:“妹妹也想去御書房麼?”

劉離離笑眼清澈:“姐姐誤會我了。御書房那樣的地方,也只有姐姐去得。在王爺眼中,姐姐若是管夷吾,我至多不過是鮑叔牙。”

我笑道:“做鮑叔牙也很好。妹妹若有心,我可以和穎妃娘娘說說,請她安排一個合宜的差事給你。”

劉離離搖了搖頭:“多謝姐姐好意。妹妹開悟太遲,這會兒說什麼都沒用了。我也並非想做什麼鮑叔牙,只是讓我嫁人,我總是不甘心。”

陪着高曜吃了三年的苦,回來就要遠離宮廷,嫁爲人婦,自然是不甘心的。我問道:“王爺對這件事怎麼說?”

劉離離口氣如秋風微涼:“王爺說,到了該嫁的時候,就嫁吧,以免父母雙親擔憂。”

我微微一笑道:“那妹妹就安心成婚好了,旁的事情不必多想。”

劉離離坐了起來,注視我片刻:“姐姐若是我,就甘心麼?”

我笑道:“嫁人是每個女子必經之路,雖算不得好,也絕不是惡。妹妹還是想開些爲好。”

劉離離先是不以爲意,隨即眸光一動:“請姐姐指教。”

我抿一口茶,垂目不語。劉離離輕輕揮一揮手,守在門口的兩個宮人都遠遠走了開去。我這才道:“王爺一出宮,就會招賢納士。這些長史諮議、文學參軍、曹掾舍人、王師侍讀,是朝廷官吏,是天子恩賜的人才,絕非私蓄的門客。日後王爺成才,他們自是官運亨通,若壞了事,也都是鐵打的朋黨,一個也走不脫。妹妹雖是女子,卻也做了五年侍讀,爲慎妃守靈,更是舉世公認的義舉。這些可不因你嫁不嫁人,或嫁給誰有絲毫的分別。相反,要娶妹妹爲妻的人,卻還要好生掂量掂量呢。”我見她眉間略展,似有所悟,又誠懇道,“王爺的性子,是最信任共患難的人。妹妹便是。”

劉離離恍然,既感激又慚愧,離座施了一禮,道:“妹妹蠢笨,若非姐姐指教,直是寸步難行。”

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42章 女帝師三(4)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章 女帝師一(2)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272章 女帝師四(66)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82章 女帝師二(11)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43章 女帝師四(37)
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42章 女帝師三(4)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章 女帝師一(2)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272章 女帝師四(66)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82章 女帝師二(11)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43章 女帝師四(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