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女帝師二(9)

慎嬪忙扶起我,“我知道你這是關心情急,我不怪你。”說罷與我攜手進屋。

不多時,高曜果然回來了。他雖然急,卻依舊在門外道:“給母親請安。”

慎嬪道:“皇兒進來吧。”

高曜走進來向慎嬪行禮,又向我問好。慎嬪看看我,又看看兒子,笑道:“你們姐弟兩個在這裡說話,我去尋劉大人。”說着又對侍立在旁的惠仙和紫菡等人道:“都去吃早飯吧。”

我和高曜恭送慎嬪出去,霎時偌大一個屋子只剩我和高曜兩個人。低矮的橫樑迫在頭頂,擡眼便能看見樑上的輕塵。門一關,微風掃過,些許灰塵落在高曜肩頭。高曜渾然不覺,只是問道:“姐姐這樣着急叫孤回來,究竟所爲何事?”

高曜回來得很快,足見他將我的話放在心上。我心下甚慰:“臣女請問殿下。殿下隨皇后去含光殿請罪,是陪侍以盡孝心呢?還是爲皇后分擔罪責?”

高曜道:“自然是爲母后分擔罪責。”

我微微冷笑道:“殿下並無罪責,爲何要爲皇后分擔?”

高曜坦然道:“這裡的屋頂太矮,晚上睡覺的時候,常能聽見老鼠從樑上爬過的聲響。孤的用意,對姐姐來說,不過是樑上碩鼠,不值一提。”

我沉思片刻,誠懇道:“皇后罪己,殿下出於孝心,本可陪侍便好。可是殿下偏偏要分擔罪責,是想效法秦莊襄王麼?”

高曜微笑道:“不錯。秦莊襄王子楚[26]自幼在趙國爲質,要做太子原本無望。可是呂不韋卻命人說服秦孝文王的嫡妻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受寵卻無子,於是收子楚爲養子,又扶持他做了太子。”

我點頭道:“如今的情勢與當年相似,不但相似,還有利得多。子楚尚有兄弟無數,殿下卻是獨子。”

高曜雙目一亮,顫聲道:“姐姐也這樣以爲?”

我的目光驟然一涼,沉聲道:“殿下思慮不周全。殿下且想想,就算皇后是華陽夫人,陛下可是秦孝文王麼?”

高曜道:“父皇舉國託付於母后,這樣的恩寵空前絕後。”

我一笑,一時到不知該說什麼了。高曜道:“姐姐似乎不以爲然。”

我隨手拿起繡筐裡的一幅慎嬪沒有修完的帕子,冷冷道:“當年陛下對慎嬪娘娘不也敬重有加麼?鹹平十年聖上第一次親征時,不是在端午宮宴上當衆對慎嬪娘娘說,‘朝中宮中,煩皇后多多留心’麼?陛下拿內起居向慎嬪娘娘發難的那夜,先前可有徵兆?”

高曜默默不語,良久方道:“是孤思慮不周,事先應當向姐姐請教纔是。如此,還請姐姐指點。”說着一揖。

我輕輕拂去他肩上的細塵,將帝后相爭的推斷簡略地說與他聽。高曜大驚,說道:“果真麼?!”

我淡淡道:“陛下最不喜歡大權旁落。上一次親征,是封司政監國,他自己不乾淨,身後還有文武百官紛亂錯綜的糾葛。所以這一次親征,陛下命皇后監國。皇后獨自面對羣臣的聒噪與刁難,而陛下這一回卻是和羣臣站在一邊了。控制一羣人與控制一個人,一個最親近的人,難易不可同日而語。”高曜的熱汗頓時化爲冷汗。

我又道:“陛下回宮後,必然會重新查問皇太子和三位公主的事,說不好便是一番大風波,闔宮不得安寧。殿下如今是宮裡唯一的皇子,當此關鍵時刻,當避嫌纔是,怎可越衆請罪?”

高曜沉默半晌,恍然道:“姐姐是怕父皇疑心孤與母后合力圖謀太子之位?甚而合謀害死皇太子哥哥?”

我見他終於醒悟過來,甚是滿意。高曜仔細思想一番,忽然起身,拜伏於地:“多謝姐姐提點。都怪我思慮不周,險些壞了大事。”

不待他說完,我便扶起他:“殿下不必如此。這只是臣女的一點淺見。殿下若以爲還聽得,使臣女得以長久服侍在殿下身邊,是臣女之幸。”

高曜道:“沒有姐姐,我寸步難行。只是我已隨母后跪了好些時候了,剛纔是推說母親生病,才抽空回來探病的。若就此不去,難免得罪母后。若去了,又該如何收場?”

我微微一笑,在他耳邊輕語幾句。高曜大喜道:“果然這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從前孤聽父皇誇姐姐是女甘羅,照孤說,姐姐是女諸葛纔對!”

我笑道:“殿下快去吧。再不去,陛下可要起身了。”

高曜又行了一禮,方纔離去。我心頭的大石也終於放了下來。慎嬪掀了簾子進來道:“我瞧他滿心疑惑地進來,興高采烈地出去。果然還是你口才好,能叫他心服口服。”

我笑道:“娘娘纔剛不必迴避的。”

慎嬪道:“我並不是爲了迴避。只是你們在屋子裡說話,外面總要有個信得過的人看着纔好。”

我一怔,想不到數年之間,慎嬪不但變得溫柔和順,連心思也更加縝密了。只聽慎嬪又道:“和你比,我這個做母親的除了關心他的吃穿功課,實在是無所裨益。幸而有你,若這個時候曜兒行差踏錯,可怎麼好?”

我微笑道:“臣女被長公主殿下遣進宮來,本來就是輔佐娘娘和殿下的。這都是臣女分內之事。”

【第七節 南樓呼鶴】

午後,乳母李氏遣了芸兒過來回稟道:“皇后徒跣素顏,簪珥全無,跪在含光殿外請罪,凍得臉都青了。殿下回到殿前跪着,皇后倒也沒問什麼。殿下便對娘娘說,讓他先入殿服侍陛下起身,趁機勸說。陛下素來看重夫妻父子之情,如此定然不忍再怪責皇后。皇后聽了很欣慰,便允准了。果然陛下起身後親自出殿迎接皇后,還親手爲皇后穿上鞋襪,披上衣裳。皇后回了玉華殿,賞了殿下好些東西呢。”

我聽了只是低頭作畫。即便沒有高曜勸說,皇帝也定會與皇后恩愛如初。高曜聽了我的勸說,想來不會在皇帝面前歸罪於己。皇帝、皇后和皇子,戲真而情切。我暗笑,下筆也快了幾分。

午歇起來,正要去向周貴妃請安,卻見周貴妃的侍女桓仙親自領人搬了一隻黑色大木箱進來。我忙迎上前去行禮道:“姑姑安好。我正要去向貴妃娘娘請安。”

桓仙連施二禮:“大人有心。娘娘剛從前線回來,甚是疲憊,加之傷心太過,須得好好歇息幾日。大人過些日子再去請安不遲。”

皇太子高顯和義陽公主、青陽公主都是周貴妃所生。她乍離宮廷,三個孩子便同時斃命。她的傷痛自是深入骨髓。我心中惻然,不覺暗暗嘆了口氣。

桓仙指着那隻大木箱道:“這些都是於大人的物事。娘娘說,朱大人與於大人最爲交好,因此做主將這些衣裳首飾都留給大人。”她看着幾個宮人將箱子擡進屋子,方告辭而去。

烏黑油亮的樟木箱子靜靜躺在屋子中央,散出沉沉香氣。我命人打開,果然裡面有好些衣裳首飾,還有錦素素日喜歡的陳設玩物。鹹平十年我們初選女巡時,封若水送的那隻銀絲龜紋硯躺在最深處。我揀出一支黑檀木鑲銀瑪瑙簪,呆看不語。

芳馨道:“這些東西……是何意?”

我輕聲道:“錦素去了霽清軒以後,她的東西都封了起來。將來要麼充公,要麼都還給她。”

芳馨道:“那娘娘爲何將這些東西送到玉梨苑來?”

我苦笑道:“這些東西由貴妃做主,既不充公,又不還給錦素,只有一個可能,那便是錦素和蘇燕燕她們都……”我不忍再說下去。

芳馨大驚道:“姑娘何出此言?”

我嘆道:“姑姑想想。周貴妃是最疼錦素的,必會不遺餘力地搭救她。這會兒卻費心打點她留下來的物事,可不是活命無望了麼?”

芳馨道:“這麼說,貴妃是用這箱子東西告訴姑娘,陛下不肯寬恕於大人,是時候好好想個想法子搭救於大人了,是不是?”

聽聞盛京城剛剛攻下,皇帝匆匆受降,還未與衆將慶功,便與周貴妃快馬趕回汴城。陸皇后的兄長陸愚卿在後接管盛京,綏境安民。大軍還要些時日才能回朝。昇平長公主由昌平公護送,隨軍回京。

皇帝回到景園的第三天是上元節。清早,皇帝在皇太子高顯的靈前讀過親自撰寫的誄文,又去三位公主所在的易芳亭痛哭一場。早膳後在含光殿下旨,說今日上元佳節,雖逢國喪,民間不禁菸花燈會,日後嫁娶宴樂如常。聖旨一下,庶民鹹悅。因太后還在病中,宮中反而沒有宴飲。接着皇帝從掖庭屬調閱卷宗,連后妃和皇子也不能去請安。

整整一天,我只是坐在玉梨苑裡看着綠萼將錦素的衣物一一登記造冊,心頭惴惴不安。三位公主溺死金沙池的事情是我主查,皇帝所看的卷宗也是我和史易珠一道整理存檔的。恐怕皇帝召見,我一直在心裡暗暗盤算。然而一連數日,含光殿大門緊閉,聽聞只有掖庭令鄭大人被詔見過兩次。如此過了幾天,卷宗被送回掖庭屬,我這才放下心來。

轉眼皇太子和三位公主都葬入皇陵,正月就要過去了。皇后終於下旨回宮。

這些日子,景園很平靜。太后養病,皇帝忙於軍政,皇后料理喪務,貴妃靜修,皇子讀書。景園分散的館閣殿宇隔離了彼此的身心,如濁水中的懸沙,在浮沉中彼此看見,相望而不相知。

這一日午後,暖陽在身,芳馨和綠萼帶着宮人們翻曬衣被,收拾回宮的物事,我獨自帶了紫菡去湖邊散心。紫菡甚少隨我出門,更沒有在外面單獨服侍過我。她甚是拘謹,在我身後半步跟着,也不說話。金沙池的冰都化盡了,暗涌化作碧波銀浪,被陽光撕出一幅暖風,霎時爲南北兩岸染上嬌嫩的新綠。鹹平十四年的春天,竟來得有些早。

走近白玉拱橋時,忽見紫菡伸手指道:“姑娘看,岸芷閣裡站的那是誰?”

我順着她手指的方向往湖心島看去,只見岸芷閣中站着一位身披白色紗緞斗篷的女子,滿身珠光如水波渙出的嵐煙,輕柔如風,璀璨如星。她獨立在水閣中,看向東南。

自從公主們出事,就再沒有人敢往湖上去了,湖心島的岸芷汀蘭兩閣,除了日常打掃的宮人,更是無人敢去。這裡是兩宮與皇后的傷心之地。

雖然離得甚遠,瞧不清楚她的臉,但敢去岸芷閣的膽大女子,又不帶一個宮人相隨,唯有周貴妃。既知是貴妃,便不能不上去請安,於是轉頭向紫菡道:“過去看看。”

紫菡道:“當真要去麼?”

我點頭道:“你若怕,便留在岸上好了。”

紫菡道:“這如何使得?姑姑知道了,該打奴婢的板子了。”說罷扶着我上了橋。

我在周貴妃身後十步站住,正要行禮,卻聽貴妃清冷的聲音道:“朱大人免禮,上前來。”

我行過禮,愕然道:“娘娘並未回首,如何知曉便是臣女?”

周貴妃身子一動,露出額高鼻挺、眉目分明的側臉,面色在滿身珠光中蒼白得近乎聖潔。她口角一揚:“每個人走路的輕重快慢都不盡相同,學武之人,自然能分辨清楚。朱大人的腳步素來輕而且穩,只是比數年前剛入宮之時,慢了一些。”

我屈膝道:“娘娘英明。”

周貴妃轉過身,凝視我道:“朱大人入宮之後,不但行路慢了一些,還時常氣短。朱大人的身子可還好麼?”

清凌凌的湖水漫上水閣兩側的玉階,涼氣直逼心頭:“託娘娘洪福,臣女的身子一向康健。”

周貴妃微笑道:“那就好。”說罷又轉身望着湖面,輕聲道,“朱大人是第一回來景園吧?”

我北望高暘曾經居住過的與鶴館:“正是。”說罷緩緩吟道,“太液池邊鵠羣下,又似南樓呼鶴。”[27]

周貴妃搖頭道:“從未聽過,卻是何典?”

我恭敬道:“回娘娘,臣女無意中讀來的殘句,無典。”

周貴妃橫我一眼,似笑非笑道:“漢昭帝始元元年春二月,黃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28]朱大人過目不忘。”

我低頭道:“娘娘謬讚。”

周貴妃低眉垂首,哀傷無奈的笑意在脣邊一閃而逝:“何必自謙。朱大人勘破俆女史之懸案,本宮都聽說了,甚好。正巧本宮有一事不明,要請教大人。”

我忙屈膝道:“臣女不敢。”

周貴妃道:“本宮彷彿記得史書中有女子爲報父仇,苦心孤詣十餘年的事情,朱大人可還記得麼?”

我答道:“是《後漢書》的《列女傳》中,趙氏女的故事。娘娘要聽麼?”

周貴妃道:“說來一聽。”

我緩緩道:“酒泉龐淯的母親趙娥,父親爲同縣人所殺。趙娥的三個兄弟都早早亡故,趙娥陰懷感憤,潛備刀兵,候仇家十餘年不能得。後遇仇家於都亭,刺殺之,詣縣自首。縣長尹嘉感其孝義深重,欲解印與之俱亡,趙娥不肯,她說:‘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結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後遇大赦得免罪。州郡表其閭里,束帛爲禮。”

周貴妃沉默良久,方嘆道:“當真圓滿。”

我亦輕嘆:“這樣的故事,若不圓滿,史官即使聽見了也不會記下的。”

周貴妃道:“倘若趙娥自首之時,便判極刑,不知她臨終之前,會不會有一絲悔恨?”

我明知故問:“有何悔恨?”

周貴妃道:“因前仇而丟掉性命,是否值得?”

周貴妃的母親被逼絕食自盡,姐姐被貼身侍婢毒害致死,主謀俱是北燕皇帝蕭達山。而蕭達山偏偏是周貴妃的嫡親舅父,也是她的義父。周貴妃此次執意隨皇帝親征,也是爲了親自了結這段錯綜複雜的恩仇。想來恩怨已了,三個兒女卻也都不在了。所謂“性命”,當指義陽公主、皇太子和青陽公主的突然夭折。

原來她亦有如此孤獨而彷徨的時刻。我雖不忍,仍恭敬道:“兒女爲父母復仇,天經地義,即使要用性命來交換,亦在所不惜。趙娥殉法,以性命顧全忠孝,此是大義,也是天意。求仁得仁又何怨,趙娥無悔。”

周貴妃眉間略展:“不錯。正是求仁得仁又何怨。”

我又道:“生與死,都不過是天道循環的一節罷了。”

周貴妃微微一笑道:“想不到朱大人小小年紀,於生死倒看得淡。”

我忙道:“臣女未曾經歷生死,豈敢言看淡二字?說不定將來臨死之際,比旁人都要畏死。臣女只是看多了前人的生生世世,略有感慨罷了。”

周貴妃誠懇道:“多謝朱大人。”

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291章 女帝師五(16)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章 女帝師一(1)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1章 女帝師一(1)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8章 女帝師一(8)
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291章 女帝師五(16)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章 女帝師一(1)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1章 女帝師一(1)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8章 女帝師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