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女帝師三(68)

[174]《鄧子》:“上古象刑而民不犯;教有墨劓,不以爲恥,斯民所以亂多治少也。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湯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銘。此四君子者,聖人也,而猶若此之勤。”

[175]《北史·列傳第三十一·張晏之》:“齊天保初,文宣爲高陽王納晏之女爲妃,令赴晉陽成禮。晏之後園陪宴,坐客皆賦詩。晏之詩云:‘天下有道,主明臣直;雖休勿休,永貽世則。’文宣笑曰:‘得卿箴諷,深以慰懷。’”

[176]《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177]《昭明文選》:“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節,韓子曰:操生殺之柄,此人主之勢也。”

[178]《春秋左傳·宣公元年至十八年》:“秋,晉師歸,桓子請死,晉侯欲許之。士貞子諫曰:‘不可。城濮之役,晉師三日谷,文公猶有憂色。左右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公曰:“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晉再克而楚再敗也。楚是以再世不競。今天或者大警晉也,而又殺林父以重楚勝,其無乃久不競乎?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夫其敗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損於明?’晉侯使復其位。”《春秋左傳·僖公元年至三十三年》:“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楚殺其大夫得臣(子玉)。”城濮之戰中,楚殺大將子玉,晉文公高枕無憂,終勝楚。

[179]南朝宋名將檀道濟因被彭城王劉義康疑心謀反,詔入京殺害。消息傳出,北魏君臣彈冠相慶。

[180]李斯《諫逐客書》:“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衆。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181]《周易·恆卦》:“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182]《周易·頤卦》:“《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183]《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第二十八》:“(公孫)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辯。常與主爵都尉汲黯請間,黯先發之,弘推其後,上常說,所言皆聽,以此日益親貴。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背其約以順上指。汲黯庭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始爲與臣等建此議,今皆背之,不忠。’上問弘,弘謝曰:‘夫知臣者以臣爲忠,不知臣者以臣爲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倖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184]《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5]《春秋左傳·宣公元年至十八年》:“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186]《荀子·儒效篇第八》:“故曰:君子隱而顯,微而明,辭讓而勝。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此之謂也。”

[187]《周易·明夷卦》:“《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衆,用晦而明。”

[188]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買花》

[189]《三國志·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嘉白太祖,太祖謂毗曰:‘譚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對曰:‘明公無問信與詐也,直當論其勢耳。……’”

[190]《漢書·溝洫志第九》:“其後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無令東伐。及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爲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爲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爲韓延數歲之命,而爲秦建萬世之功。’秦以爲然,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爲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

[191]《詩經·衛風·氓》:“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92]《周易·繫辭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193]《北史·列傳第二十八·李彪傳》:“《記》曰:‘善跡者欲人繼其行,善歌者欲人繼其聲。’”

[194]《周易·謙卦》:“《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195]白居易《長恨歌》

[196]《魏書·列傳第五十·李彪傳》:“史官敘錄,未充其盛。加以東觀中圮,冊勳有闕,美隨日落,善因月稀。故諺曰:‘一日不書,百事荒蕪。’”

[197]《周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198]《梁書·列傳第五·庾域傳》:“庾域,字司大,新野人。長沙宣武王爲梁州,以爲錄事參軍,帶華陽太守。時魏軍攻圍南鄭,州有空倉數十所,域封題指示將士雲:‘此中粟皆滿,足支二年,但努力堅守。’衆心以安。虜退,以功拜羽林監,遷南中郎記室參軍。”

[199]《鄧子·無厚篇》:“夫達道者,無知之道也,無能之道也。是知大道不知而中,不能而成,無有而足。守虛責實,而萬事畢。”

[200]《春秋左傳·定公元年至十五年》:“《詩》雲:‘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201]《論語·雍也》:“子曰:‘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202]《魏書·列傳第六十五·高崇子高謙之傳》:“故有國有家者,不患民不我歸,唯患政之不立;不恃敵不我攻,唯恃吾不可侮。此乃千載共遵,百王一致。”

[203]《詩經·大雅·文王之什·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204]《晉書·列傳第四·羊祜傳》:“或謂祜慎密太過者,祜曰:‘是何言歟!夫入則造膝,出則詭辭,君臣不密之誡,吾惟懼其不及。不能舉賢取異,豈得不愧知人之難哉!且拜爵公朝,謝恩私門,吾所不取。’”

[205]《爾雅註疏·卷八·釋草第十三》:“《禮》曰:‘王者仁慈,則芝草生。’”

[206]王維《和僕射晉公扈從溫湯》

[207]《後漢書·明帝紀第二》:“是歲,甘露仍降,樹枝內附,芝草生殿前,神雀五色翔集京師。”

[208]《孝經·諫諍章第十五》:“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爲孝乎!’”

[209]《論語·八佾第三》:“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10]諸葛亮《後出師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2章 女帝師一(2)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05章 女帝師二(34)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5章 女帝師一(5)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45章 女帝師四(39)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191章 女帝師三(53)
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2章 女帝師一(2)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05章 女帝師二(34)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5章 女帝師一(5)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45章 女帝師四(39)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191章 女帝師三(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