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

吳鳳儀說道:“正是,我家殿下已經去聯絡占城王了,占城王十分想爲殿下主持公道。”

安南小皇帝滿臉怒火,拼命壓制自己的情緒說道:“卻不知道大明是來助朕,還是想滅了安南。”

吳鳳儀說道:“殿下息怒,殿下是大明的安南郡王,這個身份是不會變的。只是如果莫氏得逞之後,卻不知道殿下能在何處容身。”

安南小皇帝的臉色一下子變了,本來堆積在臉上的憤怒之色,一點點的消散開來。他知道吳鳳儀說的是真的,即便是大明滅了安南,他還能當富貴閒人,但是如果讓莫登庸得勢的話,整個安南都沒有他的容身之地。

所以,安南小皇帝寧可將安南天下送給大明,也不能留給莫登庸。不過話說過來,如果能繼續當安南王的話,還是繼續當安南皇帝的好。

“你們究竟想要什麼,直說吧,不要給孤繞圈子。”安南小皇帝說道。

“請殿下放心,只有安南民心歸附,當初成祖三十萬大軍沒有平定安南,當今天子不會貿貿然起滅國之念,只是當今天子好武功,平定用莫氏之後,還請殿下對陛下意思一二。”吳鳳儀說道。

安南小皇帝有些不耐煩說道:“有話直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請殿下從邊境割地百餘里便是。”吳鳳儀說道。

“不可能。”範獻大聲道。他轉過身對安南小皇帝說道:“殿下,諒山以北山巒起伏,而諒山之南一馬平川,本朝之所以據北朝者,是賴此天險,如果讓了此地,北朝大兵三日即可到升龍城下,還請殿下明鑑。萬萬不可。”

小皇帝還不知道其中要害之處,但是他身邊卻有明白人。

安南小皇帝聽了這一句話,不由的皺起了眉頭說道:“朕如果割讓諒山,不知道大明能許給朕什麼?”

吳鳳儀說道:“大明能將莫登庸的人頭奉上。亦可反之。”

安南小皇帝大怒,他知道吳鳳儀是在威脅自己,反之怎麼樣,不就是讓大明站在莫登庸這邊嗎?莫登庸本來就很強勢了,如果有大明在背後撐腰,更加不可複製。其實他也能猜到大明不可能,去支持莫登庸,因爲道義上有缺失。

也許小國可以不講臉面,但是大明即便出兵,也必須講一個名正言順。不可能支持一個逆賊。

但是安南小皇帝不敢去賭,說道:“即便大明將莫登庸的人頭奉上,朕也不能割讓諒山一地。請使者換一個要求吧。”

吳鳳儀本來就沒有想過安南小皇帝能答應,即便安南小皇帝再蠢,他身邊也不會沒有明白人的。

吳鳳儀說道:“既然如此,就海雲關以南吧。”

安南小皇帝大怒說道:“海雲關以南要比諒山大不知道幾倍,使者張得口也太大了吧?”

吳鳳儀說道:“即便是是個海雲關也比不上一個諒山,不知道殿下以爲如何?”

諒山是安南賴以對抗中原的的要地,而海雲關以南雖然地方大,但是在當時在越南人看來,都是蠻荒之地,產出很少。

吳鳳儀說道:“殿下何不問問,我能給殿下帶來什麼啊?廣西狼兵十萬,雍王大軍,再加上占城之軍,近二十萬大軍,殿下以爲不付出一些代價,就能過去了?再者安南南方有多少地方,是殿下手中,不過是慷他人之慨而已。殿下可以心疼啊?”

安南小皇帝一咬牙說道:“好,成交,不過,那麼什麼時候能出兵?”

“隨時可以。”吳鳳儀說道。

“好。”安南小皇帝就準備答應下來。

“殿下不可。”範獻說道:“此事茲事體大,殿下要小心從事,不可不慎重啊?”

安南小皇帝的聲色一僵,忽然不動了。

他知道範獻所說的話裡是什麼意思?安南小皇帝在朝政上被莫登庸壓制,但是皇宮之中也不是一言九鼎,同樣被鄭太后壓制住。鄭氏作爲安南世家大族,是帝黨之中的骨幹。打不死鄭氏支持的是鄭太后,而不是小皇帝本人。

這麼大的事情,安南小皇帝不能也沒有權力,拍板定奪。

安南小皇帝本來想答應下,卻一下子改口了說道:“吳大人先退下去。朕要考慮一下。”

吳鳳儀還真怕安南小皇帝一口答應下來。至少吳鳳儀知道,現在東雍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如果安南小皇帝立即要出兵,吳鳳儀還要想辦法搪塞。

“來人,將吳大人壓下去好生照料。”範獻說道。

立即有幾個帶着兵刃的侍衛,將吳鳳儀給壓了下去,一看就知道是吳鳳儀被軟禁了。

對此,吳鳳儀也是有所準備的。

吳鳳儀被壓下去之後,安南小皇帝說道:“範卿,你覺得朕什麼也決定不了,只能讓太后決定嗎?”

範獻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臣不敢,臣乃黎氏忠臣,絕非鄭氏之人。只是吳鳳儀不過一面之詞,陛下不能輕信。”

安南小皇帝說道:“你覺得吳鳳儀在偏朕?”

範獻說道:“張儀言楚懷王時,也是信誓旦旦的。以臣的意思,要驗證一下吳鳳儀的消息。”

安南小皇帝聽到這裡,也覺得有理,向旁邊的人一示意,立即有人下去了。

雖然安南小皇帝身邊,雖然沒有錦衣衛這樣高效的情報機關,但是一般的消息機構還是有的。

範獻也看見有人下去了,繼續說道:“而且殿下以爲大明的大軍真能幫助我們除卻莫登庸嗎?”

安南小皇帝有些疑惑的說道:“你的意思是?”

“莫賊與我等同在升龍城之中,等大明軍來的時候,恐怕會玉石俱焚。大明不在乎陛下性命,臣估計,大明只想得到陛下的承諾,等大明大軍過來的時候,一來剷除莫氏,再借助黎氏的名義,重新立一幼帝,這樣就能掌控安南大權,雖然不能安南融入大明版圖之中,但是也能控制安南上下。”範獻說道。

範獻所做出的猜測,其實真有幾點猜中了朱厚煌的心思,至少在朱厚煌的計劃之中,還真沒有在乎過安南小皇帝的死活。

安南小皇帝一聽這話,心中爲之一寒,幾乎要跳起來大罵道:“該死。來人。”有幾個侍衛出來了。

安南小皇帝說道:“去將那個姓吳的殺,提人頭來報。”

“是。”幾個侍衛說道,就要下去。

“不可啊,陛下。”範獻說道。他幾乎是膝行上前,說道:“陛下萬萬不可。”

“斬殺大明使者,可以是要得罪大明啊?我大黎朝正是多事之秋,現在萬萬不能得罪大明啊。”範獻說話的時候,語氣之中,就帶了幾分哭腔了。

安南小皇帝重重的呼吸,好像是風箱一樣,說道:“那該怎麼辦?”

範獻說道:“爲今之計,只有速戰速決,在大明動手之前,將莫登庸誅殺。”

“之前,範卿不是說慎重行事。”安南小皇帝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範獻說道:“之前要慎重處置。是因爲害怕莫賊舊部作亂,殺莫賊容易,但是莫賊十數萬大軍,卻不容易擺平,而現在,有大明在外,只需殺了莫登庸,剩下的就好辦多了。”

安南小皇帝臉上陰沉的能滴出水來,說道:“好,範卿跟我一起,去見太后,這一次一定要要了莫賊的性命。”

範獻說道:“是。”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處理過一次了,上一次誅殺了鐵山伯,就是範獻一手策劃,帝黨與鄭氏執行的。

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
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