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

第六十六章錢糧二

“只是,遠水救不了近渴。”阮大鋮說道。

羅玉龍微微皺眉,心中暗暗不爽,但也明白阮大鋮的意思。

而今的夏朝不是曹營了。作爲曹營,可以將刀架在別人的脖子上,督促錢糧。但是而今作爲朝廷,要講究吃相。從民間刮錢,自有一套流程。必然讓人去給這些大商人暗示一二,讓他們樂捐。

然後作爲朝廷,給他們一些名頭。比如一個空頭爵位,這種政策,在漢代就有了,清朝更是將捐官發展成爲正途之一。

但是這都建立在下面的人有錢的前提之下。

而今下面這些人手頭也很緊,畢竟颳了好幾遍了。

如果他們死後不想交錢,朝廷也不能光明正大的上去搶吧,就要想辦法炮製罪名。很多時候都不用炮製,畢竟,誰的屁股底下都不乾淨。

但是這一套程序走下來,是需要時間的。

而張軒的督促卻迫在眉睫了。

羅玉龍說道:“朕知道,阮先生先去做吧。”

羅玉龍送走阮大鋮之後,立即將李輔國叫來,說道:“宮裡還有多少銀子?”

李輔國說道:“陛下,宮裡只有三萬兩上下,具體的數字奴婢不知道,還需問問下面。”

羅玉龍說道:“這三萬兩銀子全部提出來,準備在九江買糧,運送到前線。”

“陛下萬萬不可?”李輔國說道:“非是奴婢不奉命,實在是這三萬兩銀子,乃是宮中諸位娘娘的月錢,宮中的開支,甚至修葺皇城的錢,都安排好了去處,陛下一下子都拿走,宮中立馬就要斷炊了。”

羅玉龍聽了煩躁之起,起身踱步,羅玉龍後宮雖然不大,但也有好幾位夫人,有幾個還有身孕了,再加上安置的各處太妃,也就是羅汝才玩過的女人,宮中林林總總的嬪妃,大抵在二三十個之多,大多都是羅汝才的,他老人家從來都是風流人物。再加上,偌大的皇宮需要維持,三萬兩銀子,其實已經很節儉了。說道:“能動用多少?”

李國輔說道:“最多一萬兩。”

羅玉龍說道:“一萬兩就一萬兩吧。先備着。”

隨即羅玉龍又翻出各處的賬冊,希冀從別的地方,先挪移出來一些銀子,在九江換成糧食,送到前線去。只是在錢糧吃緊的情況之下,阮大鋮早已將各處安排的很緊,羅玉龍那一點水平,怎麼能找到?

“陛下,長公主來了。”李國輔說道。

羅玉龍說道:“玉嬌怎麼來了?”

話音未落,羅玉嬌就已經進來了。由於是夏天,羅玉嬌穿得比較單薄,衣服也遮擋不住她圓潤的肚子,她的肚子已經大了一圈。不過,即便如此,她行動之中,卻沒有絲毫遲緩,似乎根本沒有感覺肚子上多了好幾斤肉一樣。

“哥,怎麼不能來?”羅玉嬌聽到羅玉龍的話,說道。

在宮廷之中,羅玉嬌是一個特殊的人物。羅玉龍正室還沒有確定下來,不過已經圈定了江南幾家大姓之中,羅玉龍空中雖然有一些女人,但是名義這些女人不過是妾室而已。

根本無法與羅玉嬌這個大長公主分庭抗禮。

而且羅玉嬌是羅玉龍唯一的親人了,羅玉龍對羅玉嬌也非常愛護,故而羅玉嬌在皇宮之中,幾乎是暢通無阻的。

“你不在家裡好好的養胎。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我怎麼向張軒交代?”羅玉龍起身安置羅玉嬌坐下來說道。

羅玉嬌說道:“大哥,我沒有那麼嬌氣,張郎從前線請糧,而國庫空空如也是吧。”

羅玉龍說道:“你怎麼知道?”

羅玉嬌說道:“曹營上下,只有我不想知道的,沒有我不知道的。”

羅玉龍啞然一笑,說道:“也是。不過你不用擔心,這一件事情,你哥我會處理好的,委屈不了你的好夫君。”

羅玉嬌在曹營的地位特殊。羅氏父子對軍情什麼從來沒有瞞過羅玉嬌,而且羅玉嬌在曹營之中人脈非常廣,因爲很多時候,有人觸怒羅汝才,只有求羅玉嬌去求情,才能開解。

而曹營,化營爲國,當年在黃陵城下的幾千士卒,活下來的,不過一兩千人而已,但是這一兩千人卻是曹營中堅,都在要害位置。羅玉嬌想要知道些什麼事情,根本不用自己出面打聽,只需派人拿她長公主的名帖去問,定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夏朝想要瞞過羅玉嬌的消息幾乎沒有。

羅玉嬌沒有多說,而是拿出一張名帖,上面印着鄭國公府的大印,有一行字,是羅玉嬌手書,上面寫着白銀三萬兩。羅玉嬌說道:“我收拾了一些家底,府中浮財,大抵就這麼多。先拿去用吧。”

羅玉龍說道:“我哪裡要你的錢,而且你哪裡來這麼多錢?”

如果按現在的標準來看,張軒是一個標準的軟飯男,打仗的戰利品,分下邊,各種浮財陋規分下邊,至於朝廷俸祿,抱歉大夏剛剛建立。正規的俸祿張軒還沒有領幾次。

但是張軒的鄭國公俸祿,再加上各種加銜,每年也不過一二萬兩之多。張軒又用這些錢糧養了不少人,比如各部退下來的傷兵。已經舊部的遺孤等等。所以鄭國公府的所有開支,都是從羅玉嬌秦國長公主俸祿裡面出的,還有羅汝纔給羅玉嬌留的私房錢。

鄭國公府過的也不算是太寬裕。

不過僅僅是不寬裕而已,別的不說,單單是常遇春留下的宅子,在南京的繁華地帶,如果能買的話,就不知道多少萬兩了。不要以爲只有現代的房子才貴,古人早已說過,京城居,大不易了。

羅玉嬌說道:“這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我還有銀子。既然營中急用,就暫且用吧。如果不夠的話,我去找一些楊叔叔各家,想來他們每年都能弄一些錢財來。”

羅玉龍微微有些心動。

因爲他知道,夏軍的各軍頭,可都是富豪。

不是每一個都如同張軒那樣,不收分毫,只需打下一個府城,城中士紳給將領的意思,就要有好幾萬兩,這個固然不能獨吞,但是作爲主將總要分一半。

而且南京城之中那些大商人有很多紛紛投靠新貴。或許各國公府,家底即便不厚實。但是十萬兩的家底還是有的。中國社會,從來是這樣的,只要擁有權勢,財富就隨之而來。

只是羅玉龍卻拉不下這個面子,如果有羅玉嬌出面的話,就好辦多了。

“好。”羅玉龍說道:“算是我借你的。只是借你的。”

羅玉嬌一聽,就明白了,說道:“好,我去借各位長輩的,不是你借。”

兩人剛剛商量好,就見一個小太監過來,說道:“陛下,閩王殿下求見。”

羅玉龍心中一動,暗道:“鄭芝龍來做什麼?”

鄭芝龍入京,也算是武興元年重要的政治事件了,鄭芝龍入京之後,雖然實權受到限制,但卻掌控了夏軍所有水師,身上也掛着樞密副使的頭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周輔臣是鄭芝龍的下屬。

但是很多時候,實際權力並不是看規定,還要看影響力。

鄭芝龍畢竟是外人,在樞密院之中受到排擠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過,鄭芝龍雖然處於半架空狀態,但是鄭家的一切都在鄭芝龍的遙控之中,中樞凡是問到福建的問題,都不會繞過鄭芝龍,其實也是默然了鄭芝龍在福建的割據。默然了鄭家在福建的特殊地位。

所以鄭芝龍在南京雖然低調,但也是大佬一枚。

第十七章 行軍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章 搶收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八章 局面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十章 火併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
第十七章 行軍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章 搶收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八章 局面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十章 火併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