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

不過,情況還是出乎張軒預料的好。

楊莊店本是汝河水道之上一處要衝。朝廷在這裡設一個巡檢司。

準確的來說,碼頭並不是楊莊店,應該是楊莊店東數裡,張軒下了船,就在入主楊莊店之中,沒有過一天,真陽大大小小的寨主都絡繹不絕的來到了這裡。

如果僅僅這些人也就罷了。

張軒對這一點早有準備了。想來楊洪起一族,也不是白殺的。

但是之後的情況,卻出乎張軒的預料了,新蔡,息縣,羅山,光山,光州,固始,乃至信陽州的各寨都大老遠的跑了過來,一個個恭順的不像話,就讓張軒有一點不可思議了。幾乎除卻商城之外,汝寧府之中各縣全部都有人來了。

張軒自忖自己雖然還有一些震懾能力,不至於讓他們這樣。

“鄭廉。”張軒說道:“私下打聽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這樣無事獻殷勤。”

“是。”鄭廉答應下去了,立即下去打聽了,不過一會兒功夫他就回來了,說道:“將軍,好消息。”

“哦。”張軒問道:“什麼好消息?”

“是襄陽那邊的,左良玉退往武昌,大帥攻克承天,連皇帝的祖墳顯陵也攻克了,進士出身的巡按李振聲降闖王,闖王在襄陽設官治理,並派遣各將四處出擊,湖廣之地,幾近望風而降,在信陽的官兵也不待了,撤往南邊了,還聽說,八大王從東來,攻入黃州,所以他們不敢怠慢。”鄭廉這麼一說,張軒有一種恍如隔世一樣。

在他解決劉洪起的同時,李自成已經席捲大半個湖北了。看樣子張獻忠也會由南直隸入楚,湖廣會成爲的今後一段時間的風暴眼。

張軒也是在這一帶行軍過的,當初攻信陽州的事情,還歷歷在目,更不要說,跟着李自成羅汝才入湖廣就糧的事情,也不過是一年之前的事情。黃州,承天,都在信陽以南,這兩地都分別被李自成與張獻忠威脅。借這些人三個膽子,也不敢對張軒說一個“不”字。更不要說張軒自己也用劉氏一族的人頭證明,他張軒也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人。

義軍如此興旺,天下義軍又以闖王李自成爲主,重重矛盾都在壓制之中,如果張軒不是從後世而來,他此刻或許真想全心全意輔佐李自成一統天下了,偏偏不能。

這或許是清醒者的痛苦。

知道了原因之後,張軒立即端起架子,對這些寨主區別對待,對那些出身士紳的寨主,好生揉捏一番,好讓他們話,對於那些出身流民的寨主,以賀一龍的身份好生套了套關係。

數日之內,任命了真陽,新蔡,羅山,光山,光州,固始,信陽的縣令,知州。派人都派了一隊士卒護送過去,建立起政權。

當然這些地方的控制,就遠遠不如其他幾縣了。

處理了這些事務之後,張軒又去一趟新蔡,特別乘船進入淮河之中,看了一下淮河的通行狀況,被張質連連去信催促,這纔回到汝寧。

因爲分田授地之事,已經迫在眉睫了。

張軒回到了汝寧之後,還沒有一日,就與張質帶着隨從與文員,向東越過汝河,來到汝河東三四里的地方,張質就給張軒介紹說道:“我準備將軍中的士卒全部安排在這裡一段。”

張軒放眼望去,一片荒蕪,皺起眉頭,說道:“爲什麼不臨河安排一下,反而要在這裡?”他雖然不太懂田地的事情,但是至少也知道水澆地與旱田的不同。

“將軍有所不知。”張質說道:“自從黃河奪淮入海之後,泥沙堆積,淮河常常爲患,一到夏季,河水倒灌也是有的。故而臨河之地,反而不大安全。反倒是這裡,卻是一塊寶地,不過需要稍稍整頓一番。”

“哦。”張軒看來看去,只覺得土地平坦,又是在冬季,也看不見鬱鬱蔥蔥之色,只能看見大片大片的枯草,有的土地還有耕作過的痕跡。看不出有什麼好處。

“將軍請看。”張質將張軒引到一邊,看着一條河道,說道:“這是鴻郤陂的引水渠。”

“鴻郤陂?”張軒對這個有些拗口的名詞有些不明白。

“對,鴻郤陂。”張質說道:“漢時,開鑿鴻郤陂,引汝,淮之水灌溉,郡以富饒,甲於中原,後翟方進爲相,引關東水患,決陂水,郡中皆怨之,傳童謠雲:‘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雲者?兩黃鵠 。’在後漢建武年間,鄧晨重修鴻郤陂,百姓德之。而今天下水旱無常,雖然舊陂只剩殘壁,然將軍如果派大軍修之。只需因其舊址,度其高下,無須修四百里之廣,就足以澤被一方,數年之內,可產糧不可計數,此王霸之業也。還請將軍慎思之。”

張軒心中微微一動,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也明白一件事情,雖然明末的災荒,雖然是天災,但也少不了人禍,如果所有的水利措施的一一具備的話,天下即便是亂,也亂不到這個地步。

大明中央政權沒有力量,什麼事情都辦不了,就好像張質給張軒所提的所謂重修鴻郤陂的計劃。

這樣的大工程,根本不是幾個士紳聯合可以辦下來的,非要汝寧府,乃至河南省的力量才能辦下來的。

只是張軒實在無心在汝寧這裡久留,這鴻郤陂計劃,一聽就是耗資重大,即便張軒派出所有的壯丁,軍隊,幾年才能修好,也是不知道,但是天下的局面給他這麼多的時間嗎?

不知道。

張軒不置可否,其實在心中裡已經否定了這個計劃。

張質卻沒有發現這個,繼續帶着張軒在荒野之中跋涉,指點鴻郤陂的舊址,已經何處當挖渠,何處當建堤。

張軒一看,就知道張質下了功夫了。

其實所謂鴻郤陂這麼多年下來,還能剩下多少痕跡,不過,張質不過是借鴻郤陂的治水思路,重現規劃而已,託以舊名。

在張軒看來,就是一個水庫。

不過,不是那種山區水庫,而是將汝河,與洪河之水,引入兩河之間的窪地之中,人工造出來一個湖出來,然後以這個湖調節兩河的水量,水庫周圍的田地都可以灌溉了。

張軒沒有多算,但也知道,按張質這個計劃。恐怕能灌溉數萬頃地。汝寧得以富饒,是絕對可能的。

即便在後世,駐馬店一帶也很多水庫,其實從思路上來說,兩者之間,都是一脈相承,不過是工程難易的問題罷了。

張軒嘆息一聲,說道:“大兄,我汝寧軍到底有多少實力,你也知道的,你這個計劃,需要幾年才能完成,也只要等到天下太平之後,再來計較這個了。”

“我知道。”張質說道:“我只能推而求其次了,我準備將汝河之東的陂塘連成一氣,用工不多,效益也不是多好,但是將這一大片地方,全部改成水澆地卻是可以的。將軍在臨潁言,中國人爲之,中國人得之,縱然將軍無疑在汝寧久留,就肯讓汝寧人得將軍的好處嗎?”

張軒頓時明白,張質是一個明白人,自己的心思或許別人不知道,張質卻是看得明明白白的。

“好。”張軒說道:“我在汝寧一任,總要爲這裡留下一些東西,我可以將軍中一些閒人撥給你,但是每一個月只有一個營,其他的只有你自己想辦法了。”

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三章 困獸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五十六章 病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章 萬石第七章 攻城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四章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九章 搬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章 平城
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三章 困獸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五十六章 病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章 萬石第七章 攻城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四章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九章 搬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章 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