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

?

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

左營之中。

左良玉眼角微微抽動,他本來不過是給左夢庚臉上貼金,在左良玉想來,闖營與曹營的主力都在開封,一時半會兒來不了,而左青所帶領的騎兵,也是他的老底子,戰鬥力還是有,對付這些尋常匪類,應該是手到擒來,但是萬萬沒有想會大敗而回,而且敗的這麼慘。

不過,瞬息之間,左良玉已經做出了決斷,他沒有問到底什麼情況,說道:“左青,你可知罪?”

左青頓時覺得頭皮一麻,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但是他不敢與左良玉頂嘴,說道:“屬下知罪。”

左良玉說道:“知罪就好。來人,此人喪師,損我軍威,拉出去斬了。”

左青大驚,他已經預計到他要給左夢庚頂罪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一條小命都沒有了。他不由掙扎起來,在他看來頂罪可以,反正給領導背黑鍋,是每一個狗腿子的必備技能,但是要丟掉小命,卻是敬謝不敏了。

他剛剛張開嘴,還不等說話,就有人將一塊破布塞了進去,於是他想說出的話,只剩下嗚嗚嗚之聲。

“想想,你的妻兒家小。”按住左青的人侍衛在左青的耳邊輕聲說道。

左青身子一僵,身子頓時軟了下來。目光含淚看着左良玉。

左良玉說道:“放心吧,你雖然犯我軍法,但是不管怎麼說,也是跟着我鞍前馬後的老人,你的家小我會照顧的。你安心的去吧。”隨即左良玉手一揮,左青被拉下去,不過片刻,斬訖來報。

這一會功夫,左良玉已經瞭解到戰事經過了。

對自己生了一個如此草包的兒子,實在無奈的很,但是不管怎麼說,賢也是我兒,愚也是我兒。難道就因爲他並不成器,就不去管他了嗎?不過,左青再怎麼說,也是一員大將,雖然很多人對左青並不是太喜歡。但是兔死狐悲,恐怕再想讓左夢庚立功勞,就不大好辦了。

畢竟有些事情是瞞不過去的。

左良玉只能先將這一件事情放一放,這一戰他也看出來,駐紮在小商橋的賊軍,是一支勁旅,不大好對付。他想了想,說道:“傳常國安來見我?”

不過片刻之後,一員大將過來,跪倒在地,說道:“卑職見過大帥。”

常國安乃原乃流寇,後投降官軍。在江湖上有一個匪號,叫做託天王。左良玉選他,也是有原因的,現在

的左良玉麾下三分之二是跟着左良玉的原官軍,不過,其中左良玉能直接控制的也就一半,其他是各方官軍暫時歸屬於左良玉管轄而已,剩下的三分之一乃是流寇。左良玉的軍紀有此惡名,其實也拜這些降兵所賜,當然了也可以說雙方臭味相投。即便是左良玉本部的兵馬,軍紀也不是多好的。

這些流寇雖然跟着左良玉,但是左良玉並不是太放心的,故而很多什麼都想削弱一下了,當然這也是讓流寇將領表現出對朝廷的忠誠,怎麼表現,不就是任勞任怨嗎?等時間一長,也會接納爲親信的。

“如果流寇有一支兵馬駐紮小商橋,大約有五千人上下。”左良玉說道:“左青這廢物,居然敗了,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你了,不要讓我失望啊。”

“請大帥放心,卑職定然將賊首的首級斬下來。爲大帥解此憂。”常國安說道。

左良玉微微一笑。安撫幾句,就打發常國安去了。不過天色已晚,再發兵已經是明日了。

第二日一早,常國安大軍出營,是標準的官軍配置,馬三步七,還有不少火器,火炮。看上去比官軍還官軍,軍中多有秦人,看上卻驍勇異常。一場大戰就要爆發了。

經過一夜的冰凍,張軒第二日檢查雪牆的時候幾乎已經成爲一座冰牆了,張軒掄起一柄重錘,狠狠的砸了上去。“當。”的一聲,鐵錘被冰牆給震開了。只有一道淺淺的痕跡。

這冰牆高不過胸,都是用積雪堆積,然後用鐵器夯實,澆上水,中間還插着碗口粗的木料,在冬季,這工事要比一般的寨牆要結實多了。

“報。”劉誠說道:“敵軍已經出營了,看旗幟是常國安。”

“常國安?”曹宗瑜聽這個名字有一點熟悉。

“就是託天王。”羅岱說道。

張軒並不瞭解這個人,等曹宗瑜與羅岱一起講解之中,張軒才知道常國安,也就是這位託天王,居然是當初張獻忠,羅汝才一起進川的義軍一支,在瑪瑙山之敗之後,楊嗣昌招降流寇。就是羅汝才殺使明志,說賊不殺賊的時候。當時被招降的人馬之中,就有常國安。

這也是張獻忠爲什麼那麼恨叛徒了,張獻忠在叛徒手中吃得虧,比在官軍手中吃的虧還多,凡是義軍反正爲官軍之後,對付義軍,比尋常官軍的手段還毒。

“常國安這個人怎麼樣?”張軒問道。

“我沒有怎麼接觸過。”曹宗瑜說道:“不過,也

知道託天王是在陝西起兵的老賊,征戰天下幾十年,是一員老將。好對付的話,早就被殺了。”

他們說話之間,常國安的哨騎義軍來到了張軒陣前。

羅岱自然不允許常國安的哨騎如此囂張了,立即帶着自己麾下騎士衝了過去。故而在兩軍陣前,數百騎兵在往復廝殺。

不過,他們的廝殺與大軍廝殺並不一樣,不過相互驅趕,弓箭來往,相互拼殺的局面比較少,也沒有人爲此搏命。在上午十點左右,常國安大軍到了。常國安遙遙看見對面張軒的陣勢,不由的皺了一下眉頭。

看着一道蔓延開來的雪牆,再看上雪牆上面一時間數不清楚的炮口,他立即知道,這一戰恐怕不太好的打。如果僅僅如此的話,不好打也就不好打了,常國安能在亂世之中,混成如今這個一個局面,絕非打不了硬仗之人。

“全軍休息,令後營安營紮寨。”常國安說道:“並派出探馬,我要知道這一條河,有沒有其他可以渡河的地方。埋鍋造飯。”

知道是硬茬子之後,常國安也沒有想過一戰而下,選擇了穩紮穩打,先紮好營盤,摸清楚對方的底細。他問身邊的將領,說道:“看對方的人馬,並不是新手,這個姓張的,到底是什麼人,你們知道嗎?”

常國安麾下的人都是在流寇之中廝混過的,各有各的人脈。不要以爲官軍投了流寇,或者流寇投了官軍之後,彼此都相逢如路人了,見面就廝殺。錯,大錯特錯,什麼叫做兵匪一家,左良玉與張獻忠都是老交情,更不要說這些手下之人,各有各的人脈,甚至曹營之中,也有他們的好朋友,到了戰陣之上,不得不放手拼殺,是一回事,平日裡通傳一個消息,是另一回事。

“大人,我在敵人的哨探之中,看見一個熟人,就是曹營的羅瘋子。”

“是他。”常國安皺起眉頭,他說道:“難道對面是曹營的人馬?”羅岱羅瘋子,在義軍之中也是有些名聲的。

“不是。屬下聽說一則傳聞,就是曹操將羅瘋子派給了自己女婿。他女婿好像是姓張的。”

“你是說玉嬌那個丫頭,都嫁人了。”常國安說道:“也是,算算也十八九了,再不嫁人,就是老姑娘了。不過看在曹操的分上,我給他一個機會,派人到對面走一趟,就說,我與他岳父是老相識了,如今不得已兵戎相對,但還是記掛長輩的交情,他只要退出小商橋,挖既往不咎。如果不答應,就休怪我這個當叔叔的不地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十七章 行軍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九章 搬家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章 軸承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六章 匠作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章 綠帽子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十七章 行軍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九章 搬家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章 軸承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六章 匠作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章 綠帽子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