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

第四十七章覆軍殺將四

攻克長沙的總體戰略,根本不是張軒的風格。

說好聽的是,利用便利的水運條件,發揮出兵力倍增器的作用,可以迅速將兵力投放在不同的戰略方向。

這樣一來,張軒人數雖然少,但卻能局部形成兵力優勢,而明軍雖然兵力多,但聚集不到一起,反而處處受制於張軒。

說不好聽的,就是走鋼絲。

只有一座飯菜,卻請了三撥客人,只能依靠轉檯率來維持。

但是一旦有一座客人鬧事,或者有其他的原因,耽擱了時間,那就鬧翻了。腳踏三條船,很可能掉進水裡。

故此,張軒才念念不忘於決勝負於一戰。

從戰術角度來看,李過利於速戰,但是從戰略角度來看,其實是張軒利於速戰。

只是李過沒有這一分眼光,或者有這一分眼光,但也沒有捨己爲人,牽制住張軒的心思。

這一段時間張軒心中並非沒有忐忑。但是也有另一種快感。

將敵人玩弄於鼓掌之間,的確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冒險也如同勝利一樣,是一件容易上癮的事情。

張軒問候周輔臣的話,飛快的傳到了周輔臣的耳朵之中。

周輔臣一聽,臉色頓時黑了,說道:“給我撞過去吧。”

湖面之下水情複雜,特別是臨近湖岸的地方,很難事前探測清楚下面都是什麼的,當初張軒佈置任務的時候,周輔臣就說過這個問題。

此刻他恨不得狠狠給自己兩個耳光,打掉自己的烏鴉嘴。

他當時不過擔心而已,但是而今卻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

首先爲了聚集足夠的火炮,周輔臣將其餘船上的火炮幾乎全部搬到了這幾艘船上,雖然僅僅有幾艘船,但是所有火炮加起來,有五六十門之多。

以至於同一艘船上的火炮,不能齊射,否則周輔臣也不敢肯定,戰船會發生什麼事情。

一艘船,大炮多了,自然吃水深。吃水深了更容易擱淺。

而周輔臣也算是苦過來的,當初淮河之上,連一艘正兒八經的戰船都沒有,對每一艘戰船都愛惜之極。

他才並不捨得將船坐沉岸邊。

但是而今的居然,讓他不得不爲了。

隨着周輔臣一聲令下,所有船隻都撤了一段距離,隨即船帆升起,無數根船槳放在水裡,所有人一起吶喊。

這數艘戰船,奮力向東而去。

不過片刻,周輔臣就聽見分非常清晰的一聲:“咚。”似乎船底撞在什麼東西上面了。

這還僅僅是開始。

船隻的速度立即慢了下來,甚至船上的人奮力划水也沒有用。

隨即又聽見清晰的木頭斷裂之聲,不知道有誰喊道:“涌水了。”

這些船上的水手,都是周輔臣從所有水手之中挑選出來的,都是老手,根本不用吩咐,就各司其職,堵水的堵水,划船的划船,掌帆的掌帆,努力的讓船隻向東而去。

還好,似乎是夏季洞庭湖漲水了,才讓船隻勉勉強強的靠近了湖岸,就在湖岸邊裡許左右終於停了下來。

甚至這幾艘船,連最基本的隊形也無法保持了,根本就是走到什麼地方,算什麼地方。從天上俯視,就好像有人扔了幾塊石頭到湖邊一樣。

橫着的船有,豎着的船也有。不橫不豎的船隻也有。

船一停來,船上一片狼藉,船上的水手做什麼的有,大多都在修補船隻。彼此這船也折騰的不輕,周輔臣明顯的感受到,甲板上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了。

周輔臣目測明軍大部隊在火炮的覆蓋範圍之內,這才鬆了一口氣。

“大人,這幾艘船,恐怕不能用了。下面剛剛釘了木板,勉強維持。”王朝先說道,這個王朝先也算是前明軍將領了,他本是四川人,但是打了幾十年仗了,不知道怎麼了就轉到明軍水師之中,後來被夏軍收編,成爲周輔臣的部下。因爲經驗豐富老道,被周輔臣看重。

周輔臣說道:“不用管這個了。能不能打過去。”

王朝先看了看,說道:“恐怕要等等,炮位不正。”

船上的炮位,更多是依靠船隻移動,而並非大炮移動。雖然並沒有釘死,但是可以活動的角度並不大。

因爲角度更大一點,也沒有什麼用處。

而此刻船隻幾乎坐沉在湖邊,船隻的角度自然不能調整了。想要開炮,恐怕要重新固定一下炮位。

周輔臣眼睛一縮,他看見了什麼?

他看見幾十條小船,這些小船都是那種小舢板,每一艘只能載幾個人而已,這樣的船隻,可以說長江以南到處都有,根本不用找。

即便是明軍臨時也能找來一些。

周輔臣自然能看出來,他們想做什麼?想奪船。

或許李過並不清楚周輔臣想在做什麼。

但是基於敵人想做的,我一定要阻止的原則。李過派過來一些人奪船。

不要看這些人並不多,但是周輔臣幾艘船也分開了,擱淺坐沉之後,根本不能動了,而分散到每一艘船上的人手,未必比這些人多一些。

“一個時辰。”周輔臣扯開外衣,露出腰帶來,卻見腰帶之上掛着四五把手銃。“一個時辰之後,你要給我開炮,不能開炮,我就崩了你。”

王朝先不敢怠慢的說道:“是。”

就這北邊征戰正酣,戰事已經到了中局。忠貞營攻得很猛,但是張軒本色是什麼?換一句話,就是張軒的天賦屬性是堅韌。

這樣的戰事,反而更擅長髮揮,忠貞營或許能壓制住張軒,但是想拿下張軒,卻是有一點想太多了。

在此處征戰正急的時候,曹宗瑜那邊也有一點出乎意料。

馬鑾知道自己不會打仗,他也知道,他麾下的將士,更多不過是樣子貨而已。但是他用

出了一招絕招。

這個絕招,叫做金彈戰術。

不過這個金彈不是砸別人的,而是砸自己人的。

錢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能解決相當一部分問題。馬鑾想盡辦法,終於籌集了四五萬兩銀子。

這四五萬兩銀子,有不少是下面人給的孝敬錢。

明朝的財政制度之中,官員的私財與朝廷的公財,雖然也有分別的,但是想轉換的話,也是相當容易的。

這很多錢都可以看做馬家的家產。

但他一分錢都沒有留。一來,馬加世襲貴陽指揮使,可以說大富之家,在貴陽本地的威望,不下於當地土司。對銀子他並不是多看重的。

二來,他也知道,想保住馬家的榮華富貴,就要保住馬士英的地位,要保住馬士英的地位,就要保住殘明小朝廷。

否則殘明小朝廷覆滅,就是給馬加金山銀山,也守不住。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幾萬兩銀子砸下去,自然將下面人砸的嗷嗷叫,對出手大方的上司,下面的人還是願意賣命的,這種狀態,古今一致。

有了金彈的士氣加成,一是馬鑾所部,與曹宗瑜所部,居然打的相持不下。

這裡也有曹宗瑜的問題。

曹宗瑜所部的內中也很複雜。曹宗瑜本部人馬不過萬餘,再有數千張先壁所部,不過張先壁剛剛獻來了投名狀,此刻暫且修整。

真正的主力乃是王龍部下。

也不知道王龍部下與曹宗瑜之間的配合有問題,還是王龍部下,一年多沒有打仗了,被江南風月給泡軟了。再有就是他們看不去馬鑾所部。

或者說三者兼有之。

總之打起來之後,情況讓曹宗瑜大跌眼鏡。兩者居然打成相持了。讓曹宗瑜幾乎不敢相信。

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十一章 夜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十八章 紮營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六章 決戰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八章賀虎頭
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十一章 夜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十八章 紮營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六章 決戰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八章賀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