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會師

“曹營馬隊?”馬士英有些疑惑的說道,下意思將目光看向楊龍友。

楊龍友見狀,立即上前,在馬士英耳邊細細的將曹營馬隊的戰績一一說來。

馬士英這才點點頭,說道:“詳細說說,究竟是怎麼回事?”

“是。”劉澤清說道。

這一會功夫,就足夠劉澤清編出來一個像模像樣的版本。於是他說道他是如何如何與張軒所部打得難解難分,將張軒逼到絕境之中,曹營馬隊又是如何突兀的出現,自己措不及防之下,如何大敗而歸。

反正將自己描述成一位迴天無力的悲劇英雄。

劉良佐與金聲桓對視一眼,眼睛之中的笑意一閃而過。

兩人都聽出來劉澤清言語之中有問題。很多事情除非是親自上過戰場,一些細節是無法明白的,文官領兵,只有不是親歷戰陣,很多東西都是隔了一層。馬士英不可謂不聰明,但是匆匆之間,也沒有窺破劉澤清的謊言,反而在注意力放在張軒所部,與曹營馬隊的情報之中。

就在這時候,忽然一陣喊殺之聲,從西北方向傳來,馬士英陡然大驚,問都:“怎麼回事?”

沒有人回答他,因爲南營這邊,對西營突發變故一時間也摸不着頭腦。

時間向前撥一點。西營。

天色已經有些晚,太陽已經落下,夜晚來沒有完全到來的夾縫之中,四周霧靄也瀰漫開來,視線看遠方就有一些模糊了。

“開門,快開門。”忽然有一人在寨前高呼,不是別人正是方國柱,他身邊只有百餘人而言。

李化鯨在寨子上面看見,心中有些吃驚,好像見鬼一樣,在他想來在最背後的方國柱無論如何也活不下來,卻沒有想到他居然能跑出來,不過戰場之上什麼時候都有可能發生,而且見方國柱身後只有百餘人,也就放下心來,心中暗道:“區區百人能濟何事,即便有事也能平息下來。”

說道:“開門。”

說者李化鯨就下去,迎方國柱進來。

寨門一開,方國柱就一把抓住李化鯨說道:“老李,你不是東西。”說話之間,一圈砸在李化鯨身上。

李化鯨吃了方國柱一拳,反而放下心來,也覺得今天的時候對不住方國柱,賠笑說道:“方老哥,是老弟我不對,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什麼沒辦法啊。”方國柱又要上前打李化鯨,李化鯨的親兵立即上前攔截。

“讓開。”李化鯨說道:“今天我對不住方老哥,讓方老哥打一頓,就算賠罪了。”

在李化鯨的命令之下,親兵都站在李化鯨的身後,不敢上前。

方國柱的嘴角上忽然勾起一絲詭秘的笑容,說道:“你說的啊---”話音未落,長刀傖啷一聲出鞘,向李化鯨捅了過來。

李化鯨大吃一驚,立即想躲一邊躲一邊說道:“怎麼還動----刀---”方國柱蓄勢已久,他又怎麼能躲得過去啊,說到“動”字的時候,就已經被一刀捅進肚子裡面了。

在方國柱動手的同時,其他紛紛動手,以有備對無備,而這百餘人都是楊繩祖從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爲首的不是別人,就是楊老五,此刻他就站在方國柱身後。

百餘人一起動手,不過片刻就站下寨門,隨即一朵煙花打在天上。地面立即輕微的震動起,對此李化鯨再明白不過了,知道是大隊騎兵來襲。他從帶着鮮血的手指着方國柱說道:“你爲什麼---”

“爲什麼投賊?”方國柱冷笑一聲,說道:“你以爲我不知道當日在黃河大堤之上,劉澤清玩的花樣,一次也就罷了,還有第二次,我方國柱不是爲了給劉澤清當棄子的。”

方國柱猛地拔刀。

李化鯨就勢倒地,一時間西寨陷入廝殺之中,不過一刻鐘不到,大隊騎兵就衝入營寨之中。

在楊繩祖的命令之下,所有騎兵紛紛下馬,與劉澤清的殘部,還有劉良佐的部屬大戰,劉澤清殘部本就是驚弓之鳥,見了義軍戰士紛紛逃竄,而劉良佐的部下素質也不高,在措不及防之下,也被帶着紛紛逃竄。不過片刻之間,整個西寨就落入楊繩祖的手中。

如此大的動靜,不僅僅南寨感覺到了,夏邑城之中更是感覺到了。

從距離上來說,夏邑城距離西寨要比南寨還近一點,袁時中見情況不對,立即派人過來試探情況,楊繩祖立即將情況告訴袁時中的使者。並派出一個使者爲袁時中講解一下情況。

這個使者不是別人,正是袁時敏。張軒既然來救袁時中,自然也要將袁時敏給帶上來,此刻楊繩祖爲了取信袁時中,派袁時敏去小袁營之中,也是最簡單的辦法。

城樓之上。袁時敏將張軒如何奮力作戰,連敗官軍,終於打到了城下。全部告訴了袁時中。

袁時中再也收斂不住臉上的喜色,大聲叫道:“好,好,好,三弟終不負我。三弟終不負我。”

這一段時間袁時中的壓力極大,讓他有一點承受不住了。

袁時中即便不是那種心有山川之險,腹有城府之嚴的人物,但也絕對不是那麼容易失態的,只是內外隔絕之下,什麼消息都沒有,人難免會胡思亂想,心中不定。

“大兄,現在不時候高興的時候,張將軍大軍一日數戰,已經很是疲憊。這個時候是大兄出力的時候。”袁時敏說道。

被袁時敏一提醒,袁時中立即反應過來,說道:“對,對,對。立即出兵接應。”

不過出兵也是需要時間的,等袁時中出兵的時候,已經是星月懸天的時候了。而且從連接西營與南營,西營與北營的甬道之中,也傳來了廝殺之聲。

顯然馬士英也沒有閒着。

這甬道,其實就是兩堵牆夾住的過道。在秦漢之際運用的比較多,而在此刻爲了圍住夏邑城。馬士英分兵四處,兵力已經有一些分散了,決計不可能分散在多了。

修建一道圍牆堵住夏邑城,又恐怕有人來救,故而就修建兩道,內外都防護,就形成一道甬道。

甬道對裡面的那一道牆修建的比較結實,上面還有女牆,不管白天晚上,都有人巡邏值守。 而中間的甬道,也是軍中迅速調動兵馬,或者物資的通道。

此刻馬士英第一波反擊,就通過甬道進行的。

只剩可惜甬道之中值守的士卒並不多,而且甬道也比較狹窄,談不上一夫當官,萬夫莫開,但也不是展開兵力的地方,只需派上百餘人,就將甬道堵得嚴嚴實實的。

就在馬士英想派出金聲桓進攻西寨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袁時中有動靜。

馬士英一看,卻是夏邑城的西門大開,袁時中所部人馬居然出來了。直奔西營而去。

壞消息接踵而來,又有人來報,說道:“城西有萬人大軍東來。”

馬士英一聽就知道是張軒,頓時心中如同一盆冷水潑下來,此刻馬士英頓時冷靜下來了。劉澤清幾乎全軍覆滅,一下子改變了力量對比,此刻他不再是佔據優勢的一方。

馬士英還有幾分不甘心,只是看下面的將領,一個個沉默無比,無一請戰,頓時有一點心灰意冷,說道:“收兵吧,守好甬道。不要再出差錯。”

“是。”衆將答應下來。

馬士英冷哼一聲,說道:“如果黃將軍在此,決計不會如此。”說完之後,拂袖而去,顯然是怒極。

戰爭就是一個蹺蹺板,一方悲慘一方歡喜。此刻西寨之中,張軒終於與袁時中會師了。

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六章 匠作第九章 羅玉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章 搶飯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二章 作坊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搶收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九章 初戰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
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六章 匠作第九章 羅玉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章 搶飯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二章 作坊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搶收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九章 初戰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