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

“真的沒有辦法了嗎?”左良玉說道。

此刻他臉色嚴肅,嘴角微微有些發白,看上去有幾分氣血不足。

曹營的情況又多樂觀,左良玉現在就有多無奈。

左良玉發現他手頭的將領不夠用了,方國安一觸即潰,保存實力。根本沒有與張軒硬打的想法,否則,即便方國安再不成器,也不會連守城戰鬥打不好。

而面對北路的袁時中,李汝桂。左良玉發現根本沒有人能抵擋。只能派人固守。甚至現在沿江一線已經落入賊人之手了。

他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水師了。

但是水師也被鄭芝龍壓得喘不過氣來。

“遼國公,非是我等不肯盡力,而是如今形式迫人。鄭芝龍船堅炮利,如果不是不熟悉長江水清,我們早就堅持不住了,今後時間越長,鄭芝龍就越瞭解長江水情,到時候我們想堅持都無法堅持了。”沈廷揚說道:“還請國公早做打算。”

左良玉看了看黃蜚,黃蜚也低下頭。不敢看左良玉。

左良玉心中早有準備,說道:“只是如今如今退到何處,可以固守?”

“長江以上,水戰而論有三處險要,分別爲安慶,馬當山,湖口三地。”沈廷揚說道:“長江到了此三地都陡然收緊,而湖口,馬當山江中又有沙洲,最爲險要不過,只需在岸上架炮,則不管多少船來攻,都不可逆流飛渡。”

左良玉說道:“如今大軍想從水上撤出,卻不知道你們能不能護送?”

沈廷揚咬着牙說道:“最近數日,長江之上常有大霧,我等可以趁着大霧撤退。”

左良玉在蕪湖一帶,連城列守,有十幾萬人馬,是左良玉的嫡系人馬,如果這些人馬丟在這裡,左系就要分崩離析了。故此這一戰看樣子形式不妙,左良玉第一個念頭,就是保全實力,趕快離開。

人的思維是慣性的。

左良玉保全實力做法時間長,幾乎已經成爲思維慣性了。

“既然如此,你就去準備吧。”左良玉說道:“這數日就準備從水路撤離。”

“是。”沈廷揚說道。

沈廷揚與黃蜚離開左良玉大帳之後,黃蜚攔住沈廷揚說道:“沈大人,這幾日江上雖然有霧,但是日出之後,一個時辰左右就會消散,恐怕不足以遮擋大軍。卻不知道沈大人有什麼辦法?”

黃蜚不過是比鄭芝龍早來一段時間,對長江水情並不很瞭解,只能詢問沈廷揚了。

且不說沈廷揚家在崇明,家中也有人跑長江一線,對水情比較瞭解。而且沈廷揚在長江糾纏曹營,也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即便當初不熟悉,現在也熟悉了。

沈廷揚低聲說道:“沒有辦法,只要打了。”

黃蜚大吃一驚,說道:“這數日以來,我們一直避免與那海寇決戰,才能將如今的局面維持下去。沈大人爲什麼會改變主意?”

沈廷揚苦笑說道:“你沒有發現嗎?這情況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待賊人徹底清除北岸,到時候,賊人繞到上游登陸,豈不是將大軍截在此處了。到時候朝廷纔是萬劫不復。沈某這點本錢即便摺進去,又何妨?”

黃蜚正色說道:“末將佩服沈先生。請沈先生放心,將來江上一役,黃某與先生共進退。”

沈廷揚正色說道:“不必如此,還請黃將軍擅自保重,蕪湖可以後撤,但是湖口是絕對不能後撤半步,還請黃將軍保存實力,堅守湖口。”

湖口不僅僅是長江下游一處比較窄的地方,還是一個鄱陽湖入江的地方,只要守住湖口,鄱陽湖水域就在官軍手中,而鄱陽湖水域在官軍手中,江西半省就不會有失。

一旦湖口有失,則江西半省不保,江西半省不保,說不定,戰事會綿延到湖廣境內,而武昌的處境本就不好,湖南與武昌的連續再斷絕了,這一戰不用等兩軍交戰,官軍就是坐困愁城的下場。

故而沈廷揚敏銳的感覺到,官軍與曹營的決戰之地,就在湖口。

湖口,是官軍能再退的地方,也是曹營必攻之地。

沈廷揚與黃蜚之間的議論,左良玉不知道,左良玉回去之後思量不少,立即將左夢庚與黃澍叫來,將情況告訴了兩人,說道:“黃先生可願意爲本國公走一遭?”

黃澍心中有幾分明白,說道:“請國公吩咐。”

左良玉說道:“去一趟曹營,就去問問曹操,我如果降他,他給我開什麼價?”

左夢庚大爲驚恐,說道:“父親不可,我們與流寇之間,仇深似海,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可降賊。”

“我知道。”左良玉說道:“不過是疑兵之計而已。”

左良玉與流寇之間深仇大恨,絕對不是假的。

不說,有多少流寇死在左良玉的手中,單單是說左家有多少人死在流寇手中,答案是除卻左良玉,左夢庚之外的全部。包括左家所有人,都死在許州兵變之中。

而許州兵變的人大多都投奔羅汝才與張獻忠,在轉戰四川的時候,大多是戰死,但是未必沒有活下來的。

這深仇大恨,讓左良玉給羅汝才低頭,本就是很困難的事情,正如之前所言,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如此的。

黃澍低頭說道:“下官明白。”

黃澍不如左夢庚那樣天真。左夢庚被左良玉如此一說,也就相信了。但是黃澍卻不是如此。

黃澍暗道:“如果羅汝才真開出左良玉不能拒絕的價碼,估計左良玉也會投降了。”

這樣做,倒不是左良玉無情,而是在亂世之中活下去,就不要有太多的道德觀念,所以道德觀念在活着面前都沒有意義,很多遼人父母爲東虜所殺,但是依然爲東虜效力。

不爲什麼,不過是爲了活着而已,其中代表就是孔有德,尚可喜等人。

黃澍領命之後,秘密的來到羅汝才大營之中。羅汝才一聽,頓時大喜過望,高興過後,接待黃澍之後,隨即又皺起眉頭。

他發現曹營之中,沒有左良玉的位置了。

左良玉現在身爲國公,手握數十萬大軍,如果投降的話,曹營的體量之中,就多出一個這麼大的軍閥。根本容不下來,曹營本部人馬也不過與左良玉所部相當而已。

“不能受降左良玉。”羅汝才心中暗道。但是不能受降左良玉,但未必能談判,羅汝才毫無心理負擔的開出了,封王,開府建牙,自立一方的條件,甚至讓左良玉如鄭芝龍例。世鎮湖廣。

黃澍隨即將羅汝才的條件帶到了營中。

左良玉見了之後,也有那麼一瞬間的心動。

他在明朝之中所求的也不過是這個,但是他細細一想,就覺得有諸多可疑之處。無他,他將自己放在羅汝才這個位置之上,是決計不允許長江上游有一個國中之國的。

羅汝才耗費如此大的精力,不過是爲了江西一省,南直隸數府嗎?

絕對不是,而是爲了一統長江流域,全據長江天險。

左良玉心中暗道:“既然你有心與我玩玩,我也奉陪。”

就這樣,雙方使者來往,一時間談判談得似模似樣的,雙方交戰頻率也下降了,長江之上炮聲沒有了,陸地上上夜不收的相互獵殺也沒有了,似乎雙方加起來三四十萬大軍,就是來這裡談判而已。

但是所有明眼人都知道,這不過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而已。

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電閃雷鳴,風雨霹靂。

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章 俠義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二十章 伏擊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八章 紮營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章 萬石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章 裝備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
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章 俠義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二十章 伏擊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八章 紮營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章 萬石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章 裝備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