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

王世鏽說道:“無須多言,樑大人發號司令便是了。”

王世鏽本已經高升工部主事了,本應該在本月離開歸德,到京城任職。聽到李自成大軍將至的消息之後,很多人都勸他速走,但是他慨然說道:“身爲朝廷命官,豈有見危而避之理。”反而留了下來。

樑以樟躬身向王世鏽行禮說道:“多謝王大人支持。”

三個大佬商議以定,以樑以樟爲盟主。樑以樟就開始發號司令。

“凡城中糧食,火藥,銅鐵,一體徵用。”

“凡城中,男女老少,皆分兵列隊,區分青壯老弱,青壯分隊上城,老弱搬運物資。”

“凡城中官員,皆守城門。”樑以樟目光掃過大廳之中的所有官員,說道:“請顏大人守西門。工部郎中沈大人副之。正當賊來處。”

顏則孔說道:“是。”

歸德哪來的工部郎中,其實是罷職在家的官員,應該稱作前工部郎中,或者故工部郎中,就好像現在的稱呼官員不能稱呼副什麼一樣,這些罷職的官員,也不能稱人家爲前什麼,或者是故什麼,下面的工部尚書等都是一樣的。

每一個罷職在家的官員身後都是一個大家族,有些家族之富,還超過了官府,故而在籌集物資之上,不得不倚重這些官員鄉紳。這些人也是明朝對地方統治基礎。

“工部尚書周大人守西南門,指揮使熊大人副之。”

“是。”

“山西副使宋大人守南門,指揮使張大人副之。

“是。”

“推官王大人守東門,舉人徐作霖副之。”

“是。”

“指揮使蔡大人守東南門,指揮梅大人副之。”

“是。”

“官生田國賴,指揮賈大人副之。”

“是。”

“守備邊大人帥本兵,跟隨本官,來往視援。”

“是。”

樑以樟繼續說道:“諸生兩人,一正一副管士卒十名,皆有汛地,隸於各位大人,而各位大人直屬與本官,上下通達,一處有失,本官問責於諸位,輕則罰銀,重則立斬,願諸位好爲之。”

“是。”所有人都齊聲應答,似乎在尊重樑以樟的權威。

樑以樟分配好之後,但是他還有兩塊心病。

第一塊心病就是外兵,有張興張副將帶領士卒千餘,騎兵七百

,過歸德,與顏則孔有舊,顏則孔將人拉入歸德城之中,以爲助守。還有陳永福部下陳好,從開封而來,有步卒數百,也入城中。

自古外兵入城,都是一個麻煩事,更不要說,聽聞李自成陷陳州,大兵向歸德而來。歸德百姓蜂擁入城,如今歸德城之中,人滿爲患。再擠入這些士卒。恐怕生亂。

還好,這一件事情,是顏則孔力主的。

顏則孔老而彌堅,雖然擔當不起守城之任,但是處理這些事情,樑以樟還是放心的。

第二塊心病,就讓樑以樟不舒服了,問身邊的人說道:“侯家還沒有動靜嗎?”

“沒有。”

樑以樟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之上,說道:“侯方域。”

歸德最大的家族是那一個?根本不用說,是侯家。

侯家本爲軍籍,明初落籍歸德,侯瑀手中開始發家,似乎是以經營酒業,明清時代的歸德苦露酒,就有侯家一分。侯瑀有錢之後,致力於子弟教育。他的侄子侯執蒲父母早逝。他一力供養侯執蒲讀書。後來侯執蒲果然科舉得中,成爲東林黨大佬之一。而侯執蒲就是侯恂的父親。即便侯恂現在還在詔獄之中,侯執蒲剛剛過世,但歸德侯家實力衰弱,但是在本地還是豪門大族。

這根本行不通,河南是什麼地方,是中原,四通八達。哪裡說困住就能困住啊。

侯詢之所以這樣說,就是不想去河南上任。

不管侯詢存着什麼心思,現在中原大軍名義上都在侯詢的節制之下,歸德侯家自然水漲船高,在加上歸德侯家與左良玉親密關係,侯家的家丁之中,也有不少能戰之士。樑以樟屢屢想將侯家這些家丁納入軍中,都被侯家婉拒了。

即便是李自成即將兵臨城下的時候,侯家依舊沒有參與守城的意思。這豈能不讓樑以樟心中惱怒非常。

不過,他也知道,他再生氣,也不能動侯家分毫。

“還請,大兄爲我盯住侯家,如果侯家有所妄動,就立即來報我。”樑以樟說道。

“我明白。”這個人是樑以樟的妻兄,樑以樟的妻子張氏就是歸德人。樑以樟在歸德種種施爲,賴岳家之力不少。樑以樟的妻兄張麟說道:“放心吧,我們張家會留意侯家的動靜,只是侯家的在歸德的勢力不是我張家可比,如果侯家有什麼事情想瞞過我卻也不難,你要有心理準備。”

“知道。我不過是以防萬一而已。”樑以樟冷靜下來,說道:“他侯家再怎麼說是官宦世家,難道還會投敵不成?”

就在歸德城之中,距離府衙不遠

的地方,有一座大宅院,重樓疊翠,不知道有多少重院落,丫鬟僕役來往如雲,在此間,讓人一時間忘記了城外的金戈鐵馬。似乎還是在太平年月。

“公子,”侯巖躬身進來說道:“樑大人那邊已經下了達命令全城上下都要聽從他的節制,讓我侯府出人出糧。”

侯巖在輩分上應該是侯方域的從兄,但是大家族的嫡庶之分嗎,只會更加嚴苛,故而侯方域待侯巖不過是家將而已,侯巖也不以爲意。

侯方域手中摺扇一動,說道:“這糧食可以給他,將家中的糧食分出一半給樑大人,也將家中的青壯僕人分出一些,給樑大人,就說是支援守城事宜了。”

侯巖說道:“公子,我看樑大人是看上家裡的衛隊了。”

侯方域冷笑一聲,說道:“不管這個歸德府破還是不破,家中的衛隊都不能動用一騎,從今天開始,所有家丁都分雙俸,所有的馬匹都吃精料。”

侯巖是跟着侯恂出過戰,他知道大多少時間,馬兒吃得都是草,無他,糧食匱乏,如果頓頓餵馬豆料,人吃什麼啊?

不過,一旦在大戰在即的時候,卻都會安排給馬兒喂精料。因爲在大戰的時候,一點點的疏忽,都會造成生與死的差別,由不得人不謹慎,不厚待馬兒。侯巖一聽就知道侯方域爲大戰做準備了。

但是侯方域已經決定按住家丁不讓他們上城,根本用不上家丁,再加上一點侯家的家丁大多都是騎兵,雖然人說不多,但也精銳非凡,守城也用不上騎兵作戰,侯巖自然而然的想道:“公子,難道覺得樑大人守不住歸德城嗎?”

“有備無患,我侯家一家幾十口人的性命,難道就係於他們能不能守住城池,這年頭守不住城池的官吏還少嗎?”侯方域咬着牙說道:“還不快去。”

“是。”侯巖說道。他隨即轉身而去,下去安排了。

侯方域送走了侯巖,對面這滿園錦繡,長出一口氣。他如何不愛歸德,他歸德侯家從高祖一輩就是歸德望族,一代代的積累下來,可以說侯家能做歸德半個主。他侯方域十歲時候就參與結社,就在這東園雪苑之中,號稱雪苑社,是復社在江北的重要分支之一。

之後名望扶搖而上,靠的是誰?

侯方域固然有天才之處,但是如果離開歸德侯家,離開他父祖輩的聲望,他侯方域焉能如此?

他侯方域也知道這一點,人離鄉賤,如果侯家不得不遷離歸德,侯家的影響力就損失大半,再也不復之前。

“希望城能守住吧。”侯方域默默的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章 黑夜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章 家事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
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章 黑夜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章 家事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