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

?

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

張軒是一個惜命之人,但是越是惜命之人,越是知道,什麼時候該拼命。

此刻就到了拼命的時候了。

張軒對自己的性命是相當的看重,他的親衛也是他麾下所有將士之中最精銳的士卒,還有一些人是羅玉嬌從羅汝才那裡討過來的,都是積年老賊,兇悍非常,殺人如同家常便飯,縱然在武藝之上,或許不如羅岱,曹宗瑜之人,但是他們百餘人的圍攻,即便是羅岱未必有能力逃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就是張軒的家丁。

其實這一戰到這裡,實際上的指揮官就是曹宗瑜。

曹宗瑜將張軒親衛的實力發揮出了極致。

所謂一鼓做氣,二而帥,三而竭。

常國安的家丁正衝過來的時候,銳氣正盛的時候,即便是硬拼,也要傷亡很大,故而作爲第一層的緩衝,就是王進才部,曹宗瑜所部作爲第二層緩衝,然後有火炮轟擊,張軒的親衛反擊。

說起來很慢,其實也就十幾分鐘的事情。

但是十幾分鍾之內,張軒所部傷亡人數,要遠遠朝過了之前全部戰鬥的損失。

“噹噹。”清脆的鳴金之聲傳了出來。

常國安坐不住了。常國安以爲自己八百親衛一打出去,自然無往而不利,卻不想被硬生生的趕了出來,情況對他來說,可是大大的不妙啊,這軍隊就是他本錢,而家丁是他最重要的本錢。只有家丁還在,其他人損失了,也能東山再起,但是如果家丁都損失了,即便是給他兵,他也不能帶了。

這就大明將領的現狀。

常國安投降朝廷一兩年之間,已經成爲一個標準的官軍將領。

打敗仗是小事,他纔不肯將他的本錢全部損失在這裡。

鳴金之聲一響,常國安的家丁如潮水一般退卻了。

就在這個時候,張軒營中所有能騎馬之人,在羅岱的帶領之下,都從左翼衝出矮牆,數百騎繞了一個小圈子,向常國安所部側翼突擊而去。常國安佈置好的騎兵,頓時衝過來阻擋。

羅岱按捺了這麼長的時間,好容易纔得到這個一個機會,又怎麼能放棄啊。羅岱身先士卒,硬生生從這一隊騎兵之中殺了過去。

突破這一隊騎兵的阻攔,而剩下就是正在撤退的步卒。

本來正在撤退的步卒,還勉強能保持住陣營,但是被羅岱這麼一衝,

一時間都變得慌亂起來,如果他們能保持隊形,其實羅岱根本傷不了他們多數,畢竟常國安營中的騎兵站優勢,不過是被羅岱抓住一個縫隙而已。這個空檔,很容易就彌補過的。

但是這個時候有多少人能冷靜思考,不知道有多少人大聲說道:“敗了敗了敗了。”一時間所有人都撒腿就跑,更不要說,這些士卒不少,是常國安抓來的壯丁,是消耗品,素質可想而知。即便有個別軍官先維持秩序,也是杯酒車薪。無濟於事。

兵敗如山倒,有幾個人能力挽狂瀾。羅岱更是不區區管跟着他身後的數百騎兵,一個勁的攆着這些步卒跑。

“轟轟轟。”常國安只能讓火炮無差別開炮,將潰卒與羅岱的部下一視同仁。這纔是算是挽回局面了。

不過,在戰鬥最後這幾分之內,常國安所部自相踐踏傷亡的人數,就與攻張軒營地一日傷亡相差無幾。常國安一點手中剩下的兵力,一口逆血差一點噴了出來,咬着牙硬撐着,不敢在下面流漏出來一絲軟弱,但是鐵青的臉色,卻是如此也遮擋不住的。

這一戰,他蛀了老本。

張軒長吸一口氣,頓時覺得一股寒風吹來,整個人打了一個寒戰。張軒絲毫不覺得冷,反而覺得暢快之極。

這一場勝仗不想上一戰,上之戰更多的原因是敵軍自亂而已,而這一戰,卻是硬生生頂住了敵軍的猛攻。

在不知不覺之間,張軒對自己打仗的手藝,也有那麼一點點的自信。似乎自己打仗的手藝,還過的去。並不是那麼潮。

張軒只是高興了一會兒,隨即將這興奮勁,給壓了下來,他知道,這一場小勝,並沒有改變大局,左良玉這個大老虎,就在南邊幾十裡外,遠遠沒有到可以安枕無憂的時候。

“放心吧,有今日一戰,常國安不會強攻了。”曹宗瑜說道:“他不會將自己的家底都扔到這裡來的。”

“他會不會將家底扔到這裡,我不知道。不過我的家底也經不起這樣的損失。”張軒口中抽着冷氣。他還沒有統計,單單一眼看過去,一就已經發現最少有三四百具屍體躺在矮牆以北,在矮牆以南的屍體大多都是官軍的,但是在矮牆以北的屍體,卻是兩者摻雜,甚至屬於張軒所部的屍體更多一點。再加上受傷的人,這一戰傷亡最少在三四百人之多,而張軒所部不過三千多人,加上後勤人員也不足四千。傷亡已經接近十分之一,而王進才所部傷亡,更在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左右。

單單從傷亡之上來看,王進才所部,

已經不能戰了,如果硬逼他們做戰,他們非譁變不可,甚至這一戰,如果不是曹宗瑜,張軒在後壓陣,王進才所部早已敗退下來。

張軒心中暗道:“這樣的大戰再來幾次,我只能撤退了。”他回頭看依然燃燒着狼煙,他在小商橋駐紮之後,白日放煙,晚上放火。儘可與城中聯繫。鼓舞士氣,讓郾城堅持下去。

不過,張軒也知道,這樣的局面持續不了多久。張軒唯一能祈禱的就是,讓主力趕快過來吧。但是他卻不知道,如今闖營與曹營正在開封城下死磕,一點也沒有回師的意思。

左營之中。

常國安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下官作戰失利,還請大帥治罪。”

左良玉冷冷的說道:“區區小賊,就損兵折將,我要你何用?”

“大帥,常將軍忠心耿耿,要不,聽聽他怎麼說吧。”左夢庚說道。

“好。”左良玉當然要給左夢庚面子,說道:“你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常國安心疼之極,一來他心疼,他的部下在張軒陣前折損不少,二來是心疼錢,讓左夢庚開口爲他說話,花的銀子不在少數。

“大帥,小商橋所部的主將,乃是張軒,張軒是曹營的人,乃是曹操的女婿,曹操待他甚厚,將手中的精兵強將全部派給張軒,故而纔有現在的局面,賊人雖然只有五千人,都是曹營積年老賊,兇悍難當,非是屬下不盡力,其中有一人,乃是曹操的本家,被成爲羅瘋子,武勇在曹營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只求大帥加派人馬,末將定然將張軒的人頭帶給大帥。”常國安添油加醋的將這些說了出來。

左良玉冷哼一聲,說道:“拉下去,重打十軍棍。”

“是。”立即有人將常國安給拉了下去,隨即帳外就傳出了木杖打在人身上的聲音。常國安咬着牙一聲不吭,一會功夫一瘸一拐的走了過來。再次跪倒在地,心中卻是輕鬆了許多,因爲他知道,不管怎麼說,這一件事情算是過去了。

左良玉說道:“雖然情有可原,法無可恕。今日打你十軍棍,讓你長長記性。”

“多謝大帥寬宏大量。”常國安大聲說道。

“好了。”左良玉說道:“回去守好你的營盤,如果賊人有一兵一卒南下,我拿你是問。”

“請大帥放心。”常國安說道:“末將一定會爲大帥守好北邊,不讓賊人,有一兵一卒南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章 搶收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章 張青天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零四章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
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章 搶收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章 張青天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零四章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