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高麗之局

按理說,樑王謀反,衛王從逆,因此被廢除皇族身份,貶爲庶人,這是先帝定下的。除非先帝自己打臉推翻,否則誰都不能改,哪怕是新皇也不例外,誰讓你是兒子他是爹呢?若是換做魯王之流當皇帝,這事就這麼板上釘釘了,誰敢翻案,保準有一堆想要名留青史的御史把皇帝往死裡罵。但如今難就難在,秦恪也是受了這件事牽連,被流放了十年的,他心裡不可能沒有疙瘩。

如此一來,樑王謀逆案就很難定性了——天子自己是被誣陷的,倒黴過,有這麼一層因素在,他的感情絕對是偏向樑王和衛王的。更不要說樑王和他一起長大,衛王和他交情相當不錯。你要是敢明目張膽反對這件事,仕途就不用想了。更主要的是,皇帝並沒有急吼吼地說我要給兄弟翻案,他只是拋出了一個餌,告訴大家,我有這個想法。至於做嘛,至少得兩年後,你們可以慢慢想,三年無改父道嘛!

這件事是皇帝的心結,大家都知道,如今更是進一步確認了。不知多少人正愁沒有攀附新天子的機會,這樣好的機會,誰願意錯過?早就琢磨開了!至於臨淄郡公,也有許多宗室羨慕得眼睛都紅了——天子的意思還不夠明白麼?樑王、衛王的神主牌一旦被迎回來,皇帝不可能令他們死後香火無繼,以皇帝對這兩位弟弟的感情,給二王過繼兒子,鐵定不會從庶子裡找。想也知道,樑王、衛王的嗣子,非但要是宗室,要是嫡子,還要很優秀,不墜二王聲名,皇帝也會放心地用他們。

就算承爵的時候只是個郡王甚至郡公,可只要入了皇帝的眼,又是這麼重身份,不管怎麼說,總有掙個親王之位的希望吧?倘若臨淄郡公不過繼,一直是魯王的兒子,除非他繼承魯王爵,否則別說親王了,郡王之位,皇帝都給得很吝嗇的——一門兩親王,這榮寵也太厚了些,古往今來都沒幾份。

秦憲聽得這個消息,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終於明白秦琬的殺手鐗在什麼地方。

你不是很厲害,很有本事,一心爲你父親出謀劃策麼?行啊!我不攔着你,你繼續幹,想怎麼幹怎麼幹,愛怎麼幹怎麼幹。我就來一招釜底抽薪,從此以後,你爹不是你爹,這就夠了。

若是換做旁人,朝廷加恩,封官授爵,前程有望,必定喜不自勝。但秦憲不是一般人啊,別人有個爵位就心滿意足了,爲了爵位能打破頭,他卻是直接奔着皇位去的,目標壓根就不在區區郡公、親王。秦琬偏偏給他來這一手,所有人都告訴他,天子這是加恩於你,對你厚愛非常,否則你至多不過一介郡公,怎麼可能有封王的機會,你會不會吐血?

秦憲若要擺脫這等困境,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兩年內把魯王給推上去,第二條麼,便是阻止皇帝爲樑王和衛王平反。

第一條路十分艱難,別的不說,光是時間就太趕了;第二條路看似簡單,實際上呢?樑王英姿,多少人記憶猶新,受了樑王恩惠,暗中的“樑王黨”也不是一個兩個,偏偏你還不知道他們都是誰。哪怕他們政治上不支持,這些年也一直沒什麼動靜,心中卻是盼望樑王能沉冤得雪的,一旦聽說此事被阻止,會有什麼反應?更不要說那些盼望着爲皇帝在此事上出謀劃策,好一步登天的人了,斷人前程,可是比殺人父母還要招恨的事情。秦憲再怎麼心高氣傲,也不敢讓滿長安的達官顯貴都成了自己的仇人啊!

不,不對。

惱怒過後,秦憲漸漸冷靜下來,也意識到事情不如自己想的那樣簡單——兩年時間,能出多少意外,又有多少變化?更不要說兩年還是最快,最好的情況。

涉及到這種禮法的事情,十年八年也不嫌多,江都公主不會真將希望寄託在這種事情上吧?

“她是要牽制住我。”理清楚思路後,秦憲只覺得眼前的迷局豁然開朗,“對江都公主來說,如今最重要的便是東北、西北的兩場戰事。只要攫取了兵權,她就能掌握至少十餘年的大權。”

沒錯。

對秦琬來說,秦憲再怎麼驚才絕豔,如今也只是個沒太大權勢的宗室。他的存在很礙眼,卻不會讓秦琬爲他調整整個大局的戰略,頂多在細枝末節上做一些修改。

所謂的“過繼”,與其說是斷秦憲的後路,倒不如說是給秦憲一個警告,給他安塊絆腳石。

想到這裡,秦憲苦笑了一下,沒有說話,心中的鬥志卻越發昂揚。

哪怕知道江都公主很有可能是將他晾着,不會立刻對他動手,但他不會將希望寄託在別人的一念之間,“過繼”之事,還是要運作一番,努力讓自己擺脫這一困境的。否則一把劍懸在頭上,隨時會掉下來,這種感覺實在不好受。

再說了,如今的他還需要依靠父王,也不能太令父王厭惡,自己的兄弟們……確實是一樁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麻煩。真要形容,也就是那八個字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內憂外患,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他若硬要再插手東北的戰局,只會將本來就不多的勢力暴露得七七八八。且不說他建立勢力的艱難,若是讓魯王的勢力損失太大,可想而知,魯王定不會再聽信這個兒子,屆時會更加麻煩。

“這一局,是我輸了。”

輸在驕狂自負上,也輸在君臣之分上,尤其是後者。若雙方勢力等同,鹿死誰手,倒也難料。

“既是如此,姜家,姜權、姜魁……也罷,步入局中,怎能沒有赴死的準備?”

魯王府的沉寂,並沒有讓秦琬放鬆對他們的警惕,但對秦琬來說,什麼事情,都比不上東北與西北的戰爭重要。

此時,她正召集羣臣,肅容以對,凜然道:“世宗皇帝在位之時,花費二十餘載,修建了從關中通往涿郡的馳道。現如今,以薊城爲交匯的陸路幹道也快修築完成。遼東之地,我大夏勢在必得。”

高句麗借前朝末年世家專權,朝政糜爛,邊境不穩之機,屢屢向西北擴張,雖說前有容襄全力抵禦,後有大夏曆代帝王的經營,破了他們獨霸遼東的算盤,卻也割據了遼東的大半領域。

遼河流域土地肥沃,氣候溼潤,以此爲根據地,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糧食,增強國力;也能招降納叛,吸納漢人,獲得漢人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更何況遼河流域易守難攻,只要佔據了這裡,不僅可以保護本國,也可以在與諸胡的爭鬥中獲取主導權。一旦被高句麗完全佔據了整個遼東,再給他們一二十年,便有了與大夏爭奪東亞霸主的實力。

這等大勢,無論是大夏還是高句麗,心中都明鏡似的。這些年來,大夏一面拉攏鮮卑後裔,一面大軍坐鎮,便是爲了阻止高句麗的擴張步伐。現如今,已經到了一個極好的時機,只見馮歡上前一步,沉聲道:“如今的高句麗,正面臨難得一見的亂局。”

他在高句麗多年,論對高句麗的瞭解,自然無人勝得過他。只聽他侃侃而談,縱在諸位重臣面前,也無絲毫謙卑、退縮之態:“麗王年過半百,年少時自恃勇武,不珍惜身體,如今重病沉痾,無力控制朝政。高句麗的世家之中,有一支姓李,累世顯貴,勢力極大。如今高句麗十萬兵馬的掌控者,正是李氏的家主,素有高句麗軍神之稱的李載樑。”

“麗王對李載樑忌憚有加,一力打壓,身爲李載樑胞妹的王后無所出,反倒是另一派樸妃所出的三王子很得麗王寵愛,一直被當做繼承人培養,李氏和樸氏也在朝堂爭鬥不休。倘若此時出兵,李氏有撲氏拖後腿,怕是不能發揮十成的力氣。若是再過幾年,麗王殯天,李氏的實力便難以控制了。”

高句麗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對長幼、嫡庶、三綱五常看得很重,就連從母法也學了個十成十。一旦麗王殯天,李氏便是王太后,佔據多少優勢,自不必說。到那時,李家想要調兵對抗高句麗,才真是麻煩透頂。雖說古往今來就不缺爲了自身皇位,不管國家子民,把良將賣給敵人的混賬。但李家權勢太大,大家也不能寄希望於這種陰謀上面不是?秦琬明吧,馮歡在高句麗,雖然李載樑的嫡長子李成道很看重他,連堂妹都嫁給他了。但對馮歡來說,這種“看重”甚至比輕蔑還侮辱人,因爲在馮歡心裡,他本來就比這些蠻夷尊貴很多,不需要你們紆尊降貴地看得起我,何況外人還都說他是佔了大便宜,實際上不配,就連他的妻子也對他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十分蔑視。所以啊,他對李家,非但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激,反而痛恨非常,說是十成十的主戰派也不爲過。

第二百三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三百九十章 奢靡之風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七十八章 博望侯爺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四百五十章 其心可誅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域風雨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二十四章 侯妾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平之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八十九章 情誼幾許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方算計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安之礦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二百八十七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四十一章 舐犢情深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二百九十七章 兄妹情深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三百四十章 不甘之心第三十章 可憐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三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何同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九十二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影暗衛第兩百五十六章 酒酣耳熱
第二百三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三百零二章 魯王弱點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三百九十章 奢靡之風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七十八章 博望侯爺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四百五十章 其心可誅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域風雨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二十四章 侯妾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平之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八十九章 情誼幾許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方算計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安之礦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二百八十七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四十一章 舐犢情深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二百九十七章 兄妹情深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三百四十章 不甘之心第三十章 可憐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三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絕人前程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何同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九十二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影暗衛第兩百五十六章 酒酣耳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