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女帝師四(24)

我曲肱枕臂,依舊合上雙眼:“武姜是齊國公主,嫁給鄭國的鄭武公,生了兩個兒子。因生長子時難產,所以起名寤生。鄭武公欲立寤生爲嗣,武姜卻偏愛小兒子叔段。寤生即位,就是鄭莊公。叔段厲兵秣馬,來攻打鄭莊公,武姜便做了叔段的內應。”

芳馨一驚:“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怎能如此厚此薄彼?”

我笑道:“大約是因爲寤生使武姜難產的緣故吧。可惜叔段不得人心,封地的人背叛了他,他逃到鄢地,又被哥哥擊敗,後來死在共地。鄭莊公將母親武姜軟禁在穎城,發誓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幸而潁考叔從中周旋,這才母子和好如初。”

芳馨怔怔道:“真的會和好如初麼?何況這‘初’,其實也並不好。”

我笑道:“誰知道呢?反正史書上是這樣寫的,歷代讀書人也就這麼信了。畢竟武姜只剩了這一個兒子可以依靠,還是春秋一霸,也許她是真的悔悟了。”

芳馨許久沒有說話,手中的紈扇也停了下來。珠簾低垂,日光如煙如霧,星星點點的落在簟上,身上竟隱隱有了汗意,我不覺張開眼睛:“姑姑?”芳馨驚醒,忙又動了起來。我笑道,“姑姑似乎很有心得。”

芳馨的臉一紅:“奴婢有個不好的念頭,不說也罷。”

我笑道:“姑姑不說,怎麼知道這個念頭是好還是不好?”

芳馨細細想了片刻,似在羅織語言:“都說是母子天性,武姜卻偏偏幫小兒子殺大兒子,可見她心中是極其厭惡鄭莊公。雖然最後與鄭莊公和好,恐怕只是迫於形勢。既然情勢威逼可以換來所謂的母子親情,那麼權位、金錢,也是可以的吧。”

我靜靜回味片刻,嘆道:“孝悌之情乃聖王治理天下的根本,姑姑小心禍從口出。”

芳馨立刻心領神會:“是。那麼竇皇后又是誰?”

我續道:“竇皇后是漢文帝的皇后,生景帝劉啓和樑孝王劉武。樑王深得兩宮寵愛,常與兄長景帝同乘。竇太后希望景帝百年後將皇位傳給樑王,再由樑王傳給景帝的子孫。”

芳馨笑道:“這天下的太后,恨不得自己的兒子各個都做皇帝。”

我幽幽嘆道:“春秋時宋宣公臨死時不傳位太子與夷,卻傳給了弟弟和,也就是後來的宋穆公。宋穆公死時,便想將君位還給與夷。大臣孔父卻說:‘羣臣都想立您的兒子公子馮。’宋穆公卻堅持傳位給了與夷,這便是宋殤公。後十年,華督攻殺孔父嘉,弒殺宋殤公,迎立公子馮,便是宋莊公。”[87]

芳馨道:“這宋穆公倒不負哥哥。”

我笑道:“宋穆公有兒子,卻堅持傳位於哥哥的兒子,殊不知這兄弟情義就是國家的禍亂之源。宋穆公尚且是有良心的,那樑武王真的會依照竇太后所言,百年後將皇位傳回給景帝的子孫麼?即使傳了回去,又會不會如宋殤公一般,都難說得很呢。”

芳馨感慨道:“婦人之私心,是國家之亂源。”

我笑道:“此事竇太后一個人說了不算,漢景帝又含糊不應,竇嬰和袁盎卻是極力反對。爲此,竇嬰被逐出竇氏宗譜,袁盎被樑王的刺客暗殺了。朝廷追查到樑王王宮,在樑相軒丘豹和內史韓安國的勸說下,樑王才交出兩個主謀——公孫詭和羊勝的首級。後怕做皇帝的哥哥仍不原諒他,朝請時也不敢公然入京,只乘了布車帶兩個騎兵悄悄進城,藏在姐姐竇太主劉嫖的家中。漢使迎不到樑王,竇太后便大哭道:‘帝殺吾子!’景帝又怕又憂,不知所措。樑王見時機成熟,便伏斧鑕於闕下謝罪,於是母子三人‘相與泣,復如初’。然而景帝與樑王究竟是疏遠了,從此兄弟再不同乘。”

芳馨道:“果然並不能‘如初’。”

我淡淡道:“子貢曰:‘駟不及舌。’[88]口舌之爭尚且如此,何況是已經做出來的事,自然永遠也追不回。班固一面寫‘復如初’,一面又寫‘帝益疏王,不與同車輦矣’[89],也不知他是不是有意嘲諷竇太后與樑王。”

芳馨埋頭思忖,手下的風愈加幽涼:“太后提及這兩個人是什麼意思?”

“一個在長子在位時幫助幼子謀反,另一個妄圖爲幼子爭得儲君的名分,姑姑自去細想。”

芳馨的聲音極輕,含糊得像囈語:“太后難道想做武姜和竇後?”

我嘆道:“姑姑大約還不知道,昌平郡王被人連參了好幾本,其中一條罪名是通敵謀反,現在在蘭州城大獄中待審,施大人已經去了西北了。若蘭就是忽然得知此事,驚痛交加,難產而亡的。”

芳馨大吃一驚:“謀逆?昌平郡王如何會謀逆?他可是聖上的同母弟弟!是誰說王爺謀逆,可有憑證麼?”

憑證?回宮前我在仁和屯官道邊的酒肆中偶遇若蘭,便誘問出昌平郡王與一位西夏將領交往甚密的事。雖然我從未向旁人提過,但此事在西北早已不是秘密:“通敵的罪證確鑿,無可抵賴。是不是謀反,卻是聖上說了算。”

芳馨默然,似陷入久遠的回憶。我幾乎都要睡着了,才聽她緩緩道:“聖上對王爺一向苛刻,王爺卻從不服軟。從前王爺在西北貪圖敵將的金輦,聖上就很生氣。賴夷思皇后周全,總算只是降爵,王爺終究沒有認過錯。後來在於姑娘的事情上,聖上又大大惱了王爺,連王爺在京中過新年也不許。王爺三年沒有回京,爲此太后深怨。所以這些年兩宮一直不冷不熱的……”說着音調微顫,“莫非太后真的要幫昌平郡王——”

我輕哧一聲:“昌平郡王若要謀奪皇位,現成有四條路可選:起兵、弒君、挾制太后廢帝、太后自願廢帝,姑姑說昌平郡王會走哪條路?”

芳馨忙抄起枕邊的帕子掩住我的脣:“姑娘瘋了麼!什麼弒君、廢帝的,這些話如何能說出口?!”

我撥開她的指尖,笑道:“姑姑不妨先回答我。”

芳馨道:“這……奴婢如何懂得?”然而終究不敵自己的好奇,壓低了聲音問道,“姑娘說呢?”

我淡淡道:“廢帝?太后廢不了。弒君?昌平郡王沒機會。即便成功了,名不正言不順,這皇位他坐不穩。”

芳馨道:“如此,唯有起兵了。王爺久在軍中,想必會有人擁戴的。是了,姑娘不是說大角星有兵相麼?莫非就是應在昌平郡王身上麼?”

我幾乎沒聽見她在說什麼,心思早已飛遠。待了好一會兒,方冷笑道:“其實還有第五條路的,就是婁後之路。”

芳馨恍然道:“婁後是誰?”

“婁皇后……”小時候看到婁皇后的故事,深爲她的知人之明和堅毅果決所折服,又欽羨她與夫君的恩愛綢繆、甘苦與共。長大了深想一層,高歡素來沉穩、喜怒不形於色,他的幾個兒子卻酷虐不堪,這性情焉知不是來自於他們的母親?“竟比作婁皇后麼?那是非殺不可了。”

【第十八節 不有君子】

話自我口中輕飄飄地逸出,整個西廂都籠上一層淡淡的清冷肅殺之意。彷彿有風自角落盤旋而起,吹起白瓷碗中的焦黑的紙屑。芳馨似聽清楚又似沒有聽清楚,想問又不敢問。

我嘆道:“我猜,聖上忽然起意去景園,就是不想太后聽見昌平王爺被彈劾和下獄的消息。”

芳馨一驚:“如此說來,是太后突然知道王爺獲罪下獄,以爲聖上要處死王爺,所以母子兩個才爭吵起來麼?”

“從前王爺無論如何犯錯,聖上也只是斥責,至多降職削爵,過後仍舊重用。下獄,這還是頭一回。太后怎能不急?”

芳馨道:“如此說來,太后越是着急,聖上就越是賭氣,一氣之下便搬了這三位皇后出來。”

我嘆道:“前兩位倒也罷了,這婁後可非比尋常。婁後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皇后,是高歡貧賤時的原配,甚得高歡的敬重。說起來,倒是一個傳奇女子呢。”

芳馨推一推我的肩,笑道:“姑娘就別賣關子了。”

我失笑,索性坐了起來:“婁氏,名昭君。是贈司徒婁內幹之女。少年時聰明美貌,名門望族爭着上門提親。但她偏偏看中當時在城牆上服役的高歡,驚歎道:‘此真吾夫也。’於是讓婢女前去致意,又出私財,令高歡到府裡提親。婁氏的雙親本不同意,見女兒堅持,只好允諾了這門親事。高歡後來傾產以結豪傑,婁後一直參與謀劃,家中事無大小都取決於婁氏。婁氏生養甚多,有六男二女。”

芳馨驚歎不已:“這樣多!?不過,生養衆多才說明夫妻恩愛,就好像當今太后和周貴妃一樣。那高歡有侍妾麼?”

我笑道:“身爲帝王,怎能沒有侍妾?只是神武帝十五子,婁氏一人就生了六子。史書中說她待諸姬之子視如己出。”

芳馨抿嘴一笑:“當真?”

我笑道:“史書這樣寫,我便這樣讀。至於這後面的實情如何……那些妻妾之爭、嫡庶之別,比起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微妙得不值一提。”

芳馨有些不以爲然:“她能青史留名,不過是因爲她嫁給了皇帝又生了皇帝罷了。”

我笑道:“別的皇后也許是這樣,但婁後絕不是。一來高歡靠婁後的嫁資起家,二來高歡的大志,亦是婁後的大志。正因胸懷大志,方能拋開雜念,克己隱忍,恩被內外。”

芳馨沉吟道:“拋開雜念……”

我笑道:“有一次婁後夜產龍鳳胎,遇到難產,情況危急,左右想稟告高歡。婁後卻說:‘大王統兵在外,怎能因爲我的緣故輕離軍幕?生死有命,回來了又能如何?’高歡聽說,嗟嘆良久。

“還有一次,高歡爲了北方邊境的安寧,正在猶豫要不要娶柔然公主,婁後勸高歡道:‘國家大計,願不疑也。’後柔然公主進了門,婁後避正室讓公主。高歡十分慚愧,親自向婁後謝罪,婁後卻說:‘小心公主發覺,願大王與妾斷絕往來,切勿顧念。’”

芳馨張口結舌:“待自己心狠的,待旁人恐怕會更加狠辣決絕吧。”

恍惚之間,彷彿聽見我和高暘的聲音如遊絲縈繞。“殿下待自己當真狠心。”“我不想等死,只能以死求活。與其等他處死,不若自己尋死。”是呢,高暘對吳省德、對喬致、對佔據藍山縣的南蠻、對智妃、對西夏戰俘、對李元忠的侍妾,甚至對啓春、對自己的母親又何嘗不狠心?

忽覺手背一片滾燙,卻是芳馨的手搭了上來:“姑娘……”

我幾乎能感覺到她手心的熱度似燭火一跳一跳,目光中充滿探詢之意。她畢竟還是希望能聽見高暘的消息。我忙收斂神思,微笑道:“姑姑這話,說得很有道理。春秋時易牙將自己的兒子蒸了請齊桓公品嚐,豎刁自行閹割入後宮侍奉。所以管仲臨終前對齊桓公道:‘今夫易牙,子之不能愛,將安能愛君?今夫豎刁,其身之不愛,焉能愛君?君必去之。’[90]齊桓公先是答應了,後又將易牙和豎刁召回。齊桓公死後,齊國因易牙、豎刁等人大亂,再不復往昔日九合諸侯的雄風。”

芳馨笑道:“明明只聽‘一簍姜豆’的事情,偏偏連宋國和齊國的事情也一道聽了。”

我笑道:“世上的事,道理都是相通的。前人犯過的錯誤,後人往往無視,如此才又被後來的人一再聯想。其實……”我忽而心念一動,“於婁後來說,受困於女兒之身,唯有慧眼識英雄,才能進入更廣闊的天地。與其說是高歡借婁後的嫁資起家,不如說婁後借高歡獲得了江山。”

芳馨笑道:“這個說法倒新鮮。”

我又道:“夫婦之間,相敬相愛都容易,唯有相互成全是最難的。神武帝高歡與婁後,也算獨一無二了吧。”

芳馨笑道:“姑娘既說婁後寬待高歡的姬妾和庶子,那還有誰能讓她狠心相待呢?”

我笑道:“正要說到這個。婁後所生的六個兒子中,有四個做了皇帝。其中次子文宣帝高洋在位時十分暴虐,婁後的三兒子孝昭帝高演常常勸誡哥哥。有一次,高洋把前朝的宮女賜給高演,自己卻忘記了,酒醒後說高演擅取,親手把高演打成重傷,過了一個多月才漸漸好起來。高演從此再也不敢勸諫。婁後日夜哭泣,卻又無可奈何。”

芳馨道:“高洋爲何對親弟弟這樣狠。如此說來,聖上對昌平郡王是極仁慈的了。”

我頷首道:“是不是仁慈,的確要對比了才知道。高洋是出了名的荒淫暴君。屠戮前朝宗室,虐殺股肱大臣,肆行淫暴,姦污亡兄文襄帝高澄的皇后元氏,這還不算,他連自己的同宗姐妹也不放過。獸行堪比桀紂。”

芳馨道:“桀紂?他倒沒有做亡國之君。”

我冷笑道:“那是他死得早罷了。他身後的武成皇帝高湛與後主高緯,都和他一般荒唐,所以不到二十年便亡國了。他若活得長些,只怕亡得更快!高洋在位時,婁後一直提心吊膽,他一死,恐怕婁後還要拍手稱快呢。所以高洋之子高殷即位,婁後便和自己的三兒子高演一起,殺了輔政大臣尚書令楊愔等,廢高殷爲濟南王,立高演爲帝。”

芳馨嘆道:“婁後竟這樣憎恨高洋,所以也不顧惜孫兒麼?”

我淡淡道:“孫子畢竟不比兒子親。再說廢少帝而立長君,倒也不算太壞。然而說到底都是家務事罷了。後來鄴城出了天子氣,高演以爲應在濟南王高殷,便秘密鴆殺了他。”

芳馨倒吸一口涼氣:“姑娘是說……”

我點點頭,取過小几上的涼茶一口氣吞了下去,只覺胸腹間一墜,心也變得又冷又沉:“不錯,這第五條路,便是聖上駕崩後,太后廢孫子,立兒子。”

芳馨頓時笑了出來:“這如何可能?聖上正在盛年。”

我口角一揚,懶懶地又倒了下去:“武姜和竇皇后都是在長子在位時爲幼子籌劃,甚至竇皇后只是出於婦人溺愛幼子的天性,無理取鬧罷了。唯有婁後,哪怕在次子死後太子已經即位,也要爲心愛的三子奪取皇位。可惜,高殷死後,高演心中愧疚不安,不出數月也駕崩了。”

芳馨忙道:“那皇位傳給了誰?”

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8章 女帝師一(8)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98章 女帝師二(27)
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8章 女帝師一(8)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98章 女帝師二(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