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女帝師四(64)

進了臘月,皇帝已經不能再處理政事了,整日臥病在牀,起不了身。只有用過早膳後的一個時辰精神尚好,可以將皇子、公主和他們的母親都喚來,安享片刻天倫之樂。這種時候,我和封若水通常是迴避的,倒是龔佩佩,因是祁陽公主的侍讀,倒常常陪侍在側。我們三人閒來相聚,不知不覺說起皇帝的病情,都不約而同沉默了。

周圍靜得怕人,天地屏息,無所事事,彷彿只爲等待這一時刻。舊的葉子退去了,新的嫩芽才能長起來。誰能不死?只是“死而不朽,前哲所尚”[246],高思諺該算做到了吧。

臘月已經過半,宮裡一面預備着過新年,一面把皇帝的梓宮都備好了。

大半個月,一件政事也無,更不必去定乾宮侍疾。爲了避開華陽公主和慧貴嬪,我每隔三日,纔在午後時分去定乾宮請安,通常皇帝都昏睡着,我根本見不到。於是我整日在漱玉齋讀書作畫、睡覺養息,或與封若水、龔佩佩閒談。自從皇帝不理政事,封若水的公事也少了許多。寫往太子宮的奏摺,皇太子並不能及時回覆,聽說積下不少,因此封若水便每三日才寫一封奏報送到太子宮。倒是龔佩佩每日服侍祁陽公主上下學,最爲忙碌。

這一日巳時已過,我呆坐在榻上,心不在焉地看綠萼和銀杏抄錄一卷古本《六韜》。說好一人抄半部,兩人一面抄着,一面爲誰抄的字數更多嘻嘻哈哈議論不休。我回過神來,口吻不免生硬:“你們兩個,抄兵書也不得安靜。”綠萼和銀杏相對擠擠眼睛,都埋下頭去。

忽聽小錢在門外道:“啓稟大人,簡公公來了。”

綠萼跳了起來,一把掀開了厚重的門簾,笑道:“這會兒娘娘公主們都在定乾宮,公公怎麼到漱玉齋來了?”

小簡行過禮,恭敬道:“今日娘娘們都不在。奴婢奉聖命,請大人去定乾宮說話的。”

我一面伸出手讓綠萼擦去腕間的墨漬,一面微笑道:“怎的都不在?”

小簡道:“今日華陽公主被昱貴妃娘娘支去信王世子王妃那裡了,陛下這纔有半日的空閒。其實陛下早就想和大人說話了。”

我笑道:“這麼說,信王世子和啓姐姐回來了?”

小簡笑道:“信王世子夫婦一起從西南迴來了,還帶回了安定縣主呢。”

我奇道:“不是說明年纔回來述職麼?”

小簡笑道:“還不是因爲世子夫婦在西南有功?陛下特意命他們回來過新年的。過幾日還要進宮來給太后請安呢。聽說安定縣主機敏可愛,太后早就想見一見了。”見我撫平衣袖,抱了手爐,忙又道,“光顧着說這些沒要緊的,大人快請,再遲了,陛下恐怕又要睡了。”

日頭正好,皇帝身上蓋着薄被,在階下仰面曬太陽。淺金的日光透入他肌膚深處,一張臉粗糙木然似誤被刻刀刮傷的蠟像。卍字紋被面浮彩盈輝,似日下流雲錦繡無邊。他旁邊擺着一把交椅和一張小几,幾個宮人遠遠站在一旁,垂首恭立。

小簡道:“大人先過去坐,奴婢命人沏茶去。”說罷向銀杏使個眼色,兩人一道退了下去。

我放輕了腳步,上前行了一禮,輕聲道:“微臣女錄朱氏,參見聖上。”

好一會兒,皇帝慢慢睜開眼睛,迎着日光費力地辨認了一會兒,才道:“坐。”

我挨着交椅坐下,身姿筆挺,不敢深靠。他凝目片刻,道:“許久沒見過玉機了。”

的確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他了。他比印象中更加消瘦,雙頰深凹,下頜尖尖。雙目張開,大而突兀,雙目合起,形同朽木。他雙脣間浮起一個乾冷蒼白的微笑,似五彩絹花中一隻瀕死的蝶。我黯然無語,小心端起盛了溫水的白瓷碗:“陛下要喝水麼?”

皇帝沒有力氣點頭,只合一閤眼皮。連眼皮也不能全然合上,露出半截欣慰平靜的目光。我招一招手,命人用小枕來墊高他頭頸,細細喂他喝了半碗水,又拿出帕子拭淨他脣角的水漬。他努力側一側頭,微笑道:“都說要和你一起讀書說話,明明沒什麼政事,卻一直不得閒,你也不來御書房了。”

我放下碗,淡淡道:“微臣不敢攪擾陛下安養龍體。”

皇帝嘆了一聲,依舊合上雙眼:“最後一次和你好好說話,應該還是在青州的時候。再上一次……大約是和你一起觀星。也是這樣坐着,那一日好像還看見了特別的星象,還記得麼?”

“彗孛大角”的星象,我如何能不記得?那預示兵相的亮白長尾,像城下炮口的滾滾濃煙,燃燒了整個夜空,久久不絕。加之西北天子氣的緣故,皇帝疑心戰事將起,於是對昌平郡王格外苛刻,至今幽禁潭州,不許回京。高暘遠謫西南,高曜冷寂多日。我垂頭道:“微臣愚鈍,並不記得有什麼特別的星象。”

皇帝瞭然一笑:“你的學識時多時少,記性也時好時壞。”停了一停,他又道,“近來朕總是夢見過去的事情。大約人快死了,都是這樣的。”因他一直合着眼睛,我纔可以無聲無息擡起袖子,承接即將垂落的淚滴。好一會兒不見我回話,他不禁一笑,“別人聽見朕說這個‘死’字,都忙不迭攔着。偏偏你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我嘆道:“有一句話,‘孔子忍渴於盜泉之水,曾參回車於勝母之閭,惡其名也’[247],還有一句話,‘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爲用’[248],說的都是自欺欺人罷了。死是凡人必經之路,有何不能說?”

皇帝道:“你甚少說話這樣辛辣無情,一句話便罵死儒道的沽名釣譽之徒。”

我嘆道:“實是微臣口不擇言,陛下恕罪。”

皇帝道:“無妨。”他忽然張開眼睛,遲疑了好一會兒,才問我道,“那枚三才梭,你還帶在身邊麼?”

我答道:“自從微臣因那枚三才梭得救,便日日戴在項間。”

皇帝從被中伸出一隻黑黃骨瘦的手。我慢慢側過身去,自項間摸出了那枚三才梭,費力地解下,用帕子擦拭乾淨了,雙手放入他的掌心。小小的三才梭壓得他手掌一沉,五指虛握着,小心翼翼地捧到胸前打量:“別的姑娘都喜歡戴項圈珠鏈,偏偏你把暗器戴在身上。”

石頭磨成的三才梭是周貴妃早年所用的暗器,銅製的三才梭是周貴妃如今授徒所用的暗器。可惜皇帝都沒有留存。“微臣感念那位俠士的救命之恩,就把它當作護身符,日日戴着了。”

“不忘恩,不忘本,都是好的。”說罷將三才梭還給了我,“這些年,你找到那位俠士了麼?”

我垂頭道:“微臣慚愧,一直沒有尋到。那位俠士再也沒有露面。”

皇帝嗯了一聲,目光馳遠:“罷了。耐心等一等,他會回來的。”他口中的“他”,彷彿是“她”,又彷彿是“他”。我低頭把三才梭上的絲帶繞整齊了,小心翼翼地放入荷包。

才說了一會兒話,皇帝便累得有些神思不屬了。他依舊合上雙目,緩緩道:“聽說你前些日子去見太子了。”

我一怔,背心芒刺頓起:“是。十月初六休沐那日,因太子殿下有幾件政事拿不準,所以喚微臣前去參詳一二。”

他的口吻依舊無力:“是什麼樣的政事?”

我微微一笑:“是銅鐵專榷之事,陛下曾命微臣去政事堂聽羣臣堂議,微臣也曾寫了奏報。後立東宮,這件事便交託到太子殿下手中了。”

皇帝緩緩道:“你是如何回答太子的?”

我從容道:“太子殿下曾在三司任職,陛下歷年來對民生的關懷和籌措軍餉的艱難,殿下怎能不知?因此微臣並沒有多說,只說些後漢的舊事。”

“何事?”

“光武帝劉秀乃是豪強出身,所以歷代後漢皇帝都優待豪門大族,中興後毫無革新氣象,以至於後漢不過維持而已,再無前漢的磅礴大氣。但我大昭不同,太祖與光武出身相近,卻能超脫己身,向一衆豪族揮刀。土地歸於庶民,財貨歸於朝廷。如此賦稅不加,民怨不起,國用卻還充足。”見他脣邊微有笑意,我愈加鎮定,“人說,‘能不失己,然後可與濟難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衆也’[249]。可是微臣以爲,能失己,方能越己,能越己,方能越衆。否則,那‘衆’也只是‘小衆’,並非‘大衆’。吾皇‘失己越衆’,實是不世出的明君。”

皇帝眉心一鬆,忍不住笑了起來:“他都這樣大了,你還給他說故事聽。”

我淡淡一笑:“微臣哪裡懂得教皇太子殿下政事,只能說些陳年舊事,供太子參詳罷了。還有兩件……”

皇帝道:“罷了!不必再說。”說罷微微側過頭去,似有多此一問的教條愚蠢之感,“朝政之事,不提也罷。”說罷長長吁了一口氣,不再言語。暖陽在身,清風沉密如訴。好一會兒,他睡着了,只是鼻息一深一淺,似是透不過氣。

我不敢走開,依舊在他身邊端坐着。他的眼珠轉了兩轉,搭在龍頭扶手上的左臂從被中滑了出來。我正猶豫間,忽然風大了。我攏一攏斗篷,晾在外面的指尖轉而冰涼。我只得輕輕擡起他的腕,將他的手送入被中。

皇帝猛地睜開雙眼,左手一縮,五指箕張,如籠扣下,緊緊抓我的手背。我不明所以,不知他病重之際不知哪裡來的力氣,掙脫了兩下,骨節生疼起來。我喚道:“陛下……”

他瞪着我,辨認了好一會兒,神色方慢慢鬆弛,只是指間力道不鬆。我忙問道:“陛下要喝水麼?”

他溘然長嘆,露出兩分幽冷愴然之意。一張臉像在冰水中窒悶了許久,手上愈加用力,恍惚而急切:“朕……剛纔夢見李演了。”

我一驚:“李公公?”

皇帝道:“他對朕說,瑜卿是冤枉的,瑜卿……”說罷慢慢轉過臉,奮力睜大空茫混濁的雙目,死死地盯住我,“是冤枉的。”

我本不信幽冥之事,此刻竟不覺悚然,彷彿李演的魂魄就在不遠處冷眼看着這一幕。若不是皇帝抓得太緊,我內心深處的惶怖與虛冷定會被他感知無疑。近午的日光飽含暖意,風小了,恰到好處地驅散些許恐懼。我定一定神,索性將另一隻手也覆在他凸起的指節,手心觸到山石一樣的粗糲和堅定。我淡然一笑:“冤枉?難道陛下責怪過皇后娘娘麼?”

他一怔。是呢,在舞陽君之事上,他從未公然責備過陸皇后,更沒有定罪。他只是一味地疑心和冷落。既無定罪,何談冤枉?他所問非人,李演的夢更是所託非人了。我的回話,相對他愧疚而疑惑的心,實是空洞而準確。他的手慢慢鬆了下來,一如他的思維已經遠遠跟不上他此問的初衷。他訥訥道:“是麼?”

這一問徹底驅散了我心中僅餘的傷感和柔情,我端坐如儀,笑意平和:“陛下累了,纔會胡亂做夢。還是再睡一會兒的好。”說罷將他的左手送入被中。

皇帝有些心煩意亂:“朕睡不着……”

我笑道:“那微臣給陛下唸書聽。”

皇帝嘆道:“也好。就念司馬相如的《大人賦》吧。”

我頓時怔住,不覺一笑。他問道:“笑什麼?”

我笑道:“好些年前在景園的時候,夷思皇后政事繁忙之餘,也曾命微臣念過《大人賦》。”

皇帝有些意外,彷彿對陸皇后的喜好知之甚少:“原來皇后也喜歡《大人賦》。”

我一面招手命小簡拿書來,一面悠然嚮往:“那時候皇后娘娘正監國,娘娘還問微臣,究竟是做仙人好,還是代陛下牧守天下好。”

皇帝定定地看着我。我只低頭翻着司馬相如的文集,翻書聲似流水,緩緩傾落最後的試探與失望。良久,他力不從心地嘆道:“即便是帝王至尊,亦不過是凡人。哪有做仙人快樂逍遙。”說罷轉過頭,目光向天,坦然無愧,“哪怕朕死了,魂魄也要在天上,好好看着這天下。朕要看太子能不能做一個好皇帝,看着這江山流轉,將往何處去?!”

我淡淡道:“太子殿下會是一位明君的。”

皇帝含糊地應了一聲。我終於翻到了《大人賦》,再擡頭時,他眼角忽然多了一道銀絲般的淚痕。他再沒有說話,只合目聽我念着,不知不覺又睡着了。

“……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眩眠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乘虛無而上遐兮,超無有而獨存。”

念罷,我竟無力合起書,雙手一顫,淚滴洇溼了字跡,書與淚一同跌落在地。風貼地吹過,書頁自左至右極快地翻過,眼簾中只剩了一頁清冷單調的封底。雖然他的淚痕已幹,不知爲何,我仍是忍不住用帕子擦拭他眼角的皺紋,不爲別的,只是撫平他這二十年來的辛勞、疑惑和不平。入宮十年有餘,這是我唯一能給他,也給自己的平和與溫存。

午後,皇帝陷入昏迷,半夜,已至彌留。所有的妃嬪女官和皇子、公主都坐在寢殿外的暖閣中候旨。小皇子和小公主熬不住困,都在母親懷中睡了過去。爲了避免遇見華陽公主,我獨自在小書房中等候。寢殿中龍榻前只有尚太后、太子高曜、宰相白子琪、御史大夫施哲和小簡等一班宮人守候。

北窗大開着,風灌了進來,冰冷刺骨,像那一夜我潛入守坤宮看望慎妃時益園中掠過枯樹梢的風。天快亮時,我忽然聽見高曜和羣臣放聲痛哭。小簡退入暖閣,嘶聲長哭,哀慼道:“陛下駕崩了……”接着暖閣裡傳出女人的啜泣,夾雜着幾個小兒被吵醒後懵懂不悅的啼哭。

我在窗前呆站着,並沒有流淚。聽說人死後,靈魂無所不知。他應該已經知道當年的真相了,恐怕我將要迎接更深的噩夢。倘若真是如此,我寧願在夢中,永不醒來。因爲只有在夢中,我才能披露一切的虛僞和惡行,向他痛哭懺悔我的罪。然而我知道,就算我在夢中懺悔千萬次,醒來之後,我仍舊是一個罪人。永世不得安寧。

景德元年臘月十八,皇帝高思諺駕崩,終年三十六歲。

註釋:

[1]《孟子·離婁下》:“舜爲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爲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2]《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章 女帝師一(2)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202章 女帝師三(64)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176章 女帝師三(38)
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章 女帝師一(2)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202章 女帝師三(64)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176章 女帝師三(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