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女帝師三(22)

妝飾已畢,便往延秀宮去。忽見一位紅衣貴婦立在漱玉齋的牆下發呆,那一抹鮮紅像佈滿枯藤的灰白牆體裂開的一道觸目驚心的傷口,在昏黃的日光中凝成一道華麗的痂。她衣衫單薄,正在用右手撥弄着牆上一片單薄的紅葉。紅葉飄落,淡漠的目光中浮上一絲蒼涼和冷毅。若別人這般模樣,我看了定會惻然不安,但此人卻讓我深覺“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勁風”[51]的妙處。我失聲喚道:“啓姐姐……”

啓春轉身迎了上來,笑道:“我已經等你好些時候了。”

我嗔道:“姐姐是幾時進宮的?來尋我怎麼也不叫人通報一聲,這樣一個人站在牆外,也不怕冷麼?”

她握一握我的手,只覺她手心滾燙的一團:“我不怕冷,妹妹知道的。”

我見她又沒有帶侍女,便揮手命綠萼退了幾步:“姐姐進宮來,也不陪着王爺和王妃?”

啓春道:“今日謹身殿大宴羣臣,王爺與世子現下都在前面。王妃在太后宮裡陪着說話,我才得空出來,想着也無處可去,便在這裡等你。”

我見她眉間隱有愁緒,遂關切道:“姐姐這會兒來尋我,是有什麼事麼?”

她眉心一聳,垂頭道:“她死了。”

我一怔:“誰?”

啓春道:“智妃。昨夜死在汴城的小客棧中。”

昨夜是除夕。我嘆道:“早便知道是這樣,姐姐又何必太過傷感?”

啓春道:“智妃的小丫頭拼了性命來王府報信,被門子狠狠踢了幾腳。後來門房怕出人命,才報了進來。誰知他只叫貼身小廝扔了一錠銀子出去,便依舊坐下喝酒。我悄悄派了一個人多拿些錢跟着那小丫頭去。耽誤了太多工夫,智妃已經嚥氣了——死不瞑目。那孩子似是感覺到母親已死,生生哭了一宿。今天早晨我已派人將智妃拉出城外葬了。”

我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良久方道:“世子就不理會麼?”

啓春冷笑道:“他哪裡理會得過來呢?這些日子,他一直流連在莊上一戶姓劉的佃農家中,已經養了劉家的女兒做了外室。若不是新年,他哪裡還肯回家?”

高暘是幾時變得這樣喜新厭舊、薄情寡義的?他若無情,又何必往我的馬車下掛風燈,自己卻摸黑回府?他若只是爲了迷惑皇帝的耳目,又實在不必傷啓春的心,竟這般羞辱她。自我識得啓春,至今八年,從未見過她如此悲憤糾結、冷意灰心。我只得道:“姐姐別難過——”

啓春澹然道:“我不難過。”

我頷首道:“那就好。姐姐和我一道去延秀宮吧。”

啓春道:“你怎麼不問我?”

“問什麼?”

“問我是不是後悔嫁給他。”

“姐姐是脂粉堆裡的英雄,裙釵輩中的俠客,愛什麼要什麼,自己最清楚不過。何須我多此一問?”

“實話告訴你,我後悔了。”

天又暗了幾分,她的臉泛着蒼白的光,有白雲庵裡觀音像的凝重與悲憫,目光中卻滿是毅然決然。風從西邊來,吱吱咯咯地鑽入東邊歷星樓前的小樹林中,只餘嘈嘈切切的私語。我執起她的手道:“難道姐姐要求去麼?”

啓春道:“正有此意。”

“姐姐不在意世子遠遊爲官,也不在意世子納妾,更不在意世子正妃的尊貴榮華。姐姐是因爲真心傾慕才嫁給他的,如今求去,是因爲世子薄倖無情、殘忍好殺麼?”

啓春嘆道:“其實他從未將智妃和那個劉姑娘納入府中,我身爲正妻,當高興纔是。但智妃千里迢迢尋上京來,他卻避而不見。她臨死前不過想見一見他和孩子,他們在南方數載夫妻,又生下了孩兒,他卻忍心不顧,流連於新歡之處。智妃與他相處數年,遠多於我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智妃如此,我又當如何?”

我淡淡一笑道:“姐姐說過,從未將自己與智妃相較,又怎會自怨自艾?姐姐只是疑惑罷了。”

啓春微微冷笑道:“我是很疑惑,我千挑萬選的如意郎君,爲何如此不堪。”

綠萼已點起風燈,橘色的燈光逆風撲在她的左臉上,映出她飄忽不定的目光。啓春是入了宗譜的信王世子正妃,未來的信王妃,又是高暘的母親和熙平長公主素所看重之人,要求一紙休書談何容易?我低低嘆道:“就以此爲題,試一試他也無妨。是留是走,也得一個心安。”

啓春深爲震動:“知我者,唯有玉機。”

我嘆道:“不敢當。咱們在冷風裡說了這麼久的話,也該走了。再耽擱下去,太后就要先到了。”

啓春道:“今晚我和茜儀表妹一起舞劍給太后瞧,我要早些去預備着。我先去了,你慢慢來。”說罷退了一步,依舊一陣風一樣地去了。

綠萼捧了一隻新手爐過來,笑道:“姑娘在冷風裡站了那麼久,手爐都涼了,換一個吧。”

啓春的背影像一抹暗沉的熱血融於無邊的冷流之中,終於消失在重華門的黑暗裡。啓春的疑惑又何嘗不是我的?只是她所關心的答案,我早已不關心了。我嘆道:“是有些涼了,不過還可以用,不必換了。”

【第十五節 綠鬢青衣】

來到延秀宮的清涼殿,但見姝媛女御早早便到了,見我來了,都閃在一旁行禮。迎面一陣香風夾雜着暗中交換的目光和竊語,熱熱地撲在臉上,立刻出了一身細汗。早有宮人接了斗篷去,一個內官引我到自己的座位上。

深闊的大殿中擺着九張大圓桌和十幾張小圓桌。上首一張最大的是太后與皇帝的席面,右首下第一張是信王妃林氏與啓春,左首下第一張是睿平郡王正妃邢茜倩,右首第二張是三妃,左首第二張是幾位公侯夫人,左首第三張是我和劉離離,右首第四張是慧媛、沈姝與齊姝,左首第四張是幾位特意相請進宮的命婦。剩下的小圓桌是衆女御的。我指着右首第三張桌子問綠萼道:“這一張桌子卻是誰的?座次竟然在慧媛和沈姝之上?”

綠萼茫然搖頭。忽聽一個女子清澈而溫厚的聲音不徐不疾道:“這是昌平郡王府苗佳人的。”

我連忙起身,但見慧媛已經拜了下去,我扶起她,又驚又喜:“苗佳人?莫不是若蘭?陛下不是說只是封爲更衣麼?”

慧媛微笑道:“陛下念及苗氏所懷的是昌平郡王的長子,又想太后高興,所以破例封爲佳人。”但見她上着嫩黃色襦衫,下着齊胸深青地聯珠茶花紋曳地長裙,既嬌嫩清雅,又明豔動人。以一抹淡綠地繡凌霄花的披帛裹肩,顯出平和貞靜中一絲難得的熱烈與富貴。她梳着單刀髻,只斜簪一支短短的紅豆步搖,雖是賤物,卻別有一番質樸動人之處。燭光下潤澤的光彩,足以撩撥起心底最深處的相思之意。

我微微一笑道:“若玉機沒有記錯,今日午後當是娘娘伴駕吧?”

慧媛道:“正是妾身。”

我感激道:“陛下本來只想封若蘭爲更衣,才半日,便一躍而爲側妃,座次更在娘娘之上,想來要多謝娘娘纔是。”

慧媛雖穩重,卻也難掩目光中的驚異之情:“這全然出自陛下的孝悌之情,妾身怎敢居功?妾身將此事告知大人,也並非想在大人面前自矜自伐。”

我笑道:“玉機與娘娘曾在宮外相見,今日又親眼得見娘娘晉封之喜,亦算有緣。請去尊卑之分,上下之別,姐妹相稱便好。”

慧媛垂頭道:“妾身是罪婢出身,怎敢高攀?”

我澹然道:“玉機亦是奴籍出身,既與妹妹身世相仿,正好姐妹相稱。”

太后是由若蘭扶着走進清涼殿的,一身深青色簇花翟衣,頭戴二十四株龍鳳花釵冠。若蘭亦着青羅翟衣,頭戴五株花釵冠。太后在上首坐定,信王妃林氏與穎妃史易珠帶領衆人叩拜。三拜之後,各自歸位,端立在席前。

禮樂起,乃是《甘露》:“天德冥應,仁澤載濡。其甘如醴,其凝如珠。雲表潛結,顥英允敷。降於竹柏,永昭瑞圖。”太后舉觴,衆人三拜,飲畢樂止。再奏《紫芝》《嘉禾》,三舉三飲,這才歸座。起樂、舞蹈、行酒、上食,一切如儀。行觴三週,殿上合扇,殿下鳴鞭,太樂響鐘,左右皆應。於是太后降座,衆人再拜,依次退出。

今夜皇宮內人頭涌動,川流不息,奉先殿和清涼殿的禮樂唱贊之聲響徹夜空。鐘聲與鞭鳴肆無忌憚地激盪起漫天星光,落在地上,化作一片燈火通明。從悶熱的大殿走出來,與叢叢青紫擦肩而過,盡是端莊高貴的美好姿態。這皇城,分明是無垠的天地間一隻精巧華麗的雕花木盒,每個人笑意中的崇敬與喜悅都恰到好處,不多不少充滿每一個角落。

綠萼扶着我從西二街回漱玉齋更衣。西二街上人少一些,綠萼早就吩咐輦轎等在暗處。正要登輦,忽聽一個女子的聲音在我身後喚道:“朱大人。”

轉頭一瞧,只見一位身着朝服的四十來歲的中年貴婦走上前來。我從未見過她,卻覺她的容貌頗有些熟悉。只見她頭戴七株花釵冠,便知她是三品縣夫人,於是連忙上前行禮:“夫人萬安,玉機有禮。”

她亦還了一禮:“朱大人不必多禮,老身是劉離離之母,外子是新任汴城尹劉纘。”

我頓時省起,她是原濠州刺史劉纘的夫人。當年爲了讓女兒選上女巡,劉夫人還特地送了許多上好櫻桃給我嚐鮮。我嫣然一笑:“夫人大喜。玉機聽聞劉大人做濠州刺史時,政教清明,百姓和睦,所以被提拔爲汴城尹。令愛隨弘陽郡王殿下守陵,蔬食布衣,瘠毀過甚,陛下大是讚許,想來不日就要升遷。夫人入京,也可常進宮看望令愛。”

劉夫人欠身道:“小女是朱大人選入宮中的,能有今日,全賴大人提攜。”

我笑道:“不敢當。令愛不畏困苦,忠貞可嘉,陛下與王爺自然看重。”

劉夫人的眼中浮上一層薄薄的霧氣:“若不是大人多番提點,小女終究碌碌。弘陽郡王開府在即,小女不宜跟出宮去。餘下的兩年,還請大人多多照拂,老身感激不盡。外臣命婦,不宜多言。這就告辭。”

她的淚意,九分疼一分恨,心疼女兒的身子,也痛恨女兒的固執。我甚爲感動,因爲我的母親待我早已沒有了這份單純的心痛,或許只有恨了吧。我也不便留她,於是屈膝道:“請夫人放心。”

從漱玉齋更衣回來,公侯夫人與外臣命婦都出宮去了,席上只餘了宗親內眷。皇帝帶着信王、睿平郡王、昌平郡王和高暘回到後宮。皇帝與太后同席,三位王爺與各自妻妾同座。於是衣香鬢影,觥籌交錯,鼓樂聲聲,歌舞不絕。

睿平郡王乘興奏了一曲,衆人讚不絕口。接着玉樞高歌一曲《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曲畢,皇帝笑道:“自婉妃進宮,這一曲年年都唱。也唱一曲別的來聽。”

玉樞道:“臣妾制了一首新曲,正要請太后、陛下斧正,請容臣妾退下更衣。”

皇帝笑道:“你去吧。”

不多時,玉樞身着青絲羅衣,手執碧玉長簫,翩然而上。萬縷青絲垂在腦後,蓬鬆而柔順,用一條綠色絲帶隨意結束。薄施脂粉,淡掃蛾眉。雙脣略微蒼白,顯得嬌弱無限。她站在大殿門口最黯淡之處,冷風拂起她的衣角,如碧水漣漪。她的笑容隱約清冷,頗有出塵風致。門外的燈火映出她苗條的身形,裙裾一動,飄若冷焰。琴聲邈遠,洞簫嗚咽。大殿之中頓時鴉雀無聲。

皇帝神色一動,不覺放下了手中金盃,目光中含三分眷戀,三分貪婪,三分焦急。當年漢武帝望着李夫人姍姍來遲的魂魄,想來也不過如此。只聽玉樞曼聲唱道:

“綠鬢青衣,碧簫生輝。雪落翠綺,輕歌萬里。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君自桓桓,君自與與。君自惓惓,君自悢悢。吾心幽幽,凝弦錚錚。東篁邃遠,西華崚嶒。秋水湜湜,星河耿耿。天上人間,胡不繾綣。朗朗清川,怎訴管楮。”

這是我十年前的遊戲之作,想不到被玉樞記在心裡,作成曲子唱了出來。十年前,我才只有十歲,並不全然懂得“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的心境,這首小詞不過是堆砌辭藻而已。但玉樞的歌聲如此空靈悠遠,其中的情深不得、哀而不傷的思念與纏綿,如秋水星河揮灑天上人間,涼涼的,癢癢的,耐人尋味。

一曲唱罷,殿中靜得出奇,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一絲癡惘。睿平郡王高思誠的癡惘溫柔深遠,是爲亡妻董氏。昌平郡王高思誼的癡惘蘊含凜然之氣,是爲死去的錦素。皇帝的癡惘透着追悔莫及的遺恨,是爲周淵。高暘注視玉樞片刻,隨即垂下眼簾。信王癡癡怔怔地拉住林妃的手,林妃滿目柔情。連太后亦有些愁緒,獨自飲盡杯中的酒,無聲嘆惋。

三年未見,太后頗見衰老。她是最尊貴的女子,卻也是最無奈的母親。想起她稱病逼迫皇帝立刻冊封若蘭,我忽然有些明白周淵爲何會放棄天家尊貴,遠逸江湖。

“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52]也許,唯有“棄”,才能“全”吧。

皇帝旁若無人地走下來,親自從小蓮兒手中接過玉色織錦斗篷,嚴嚴實實地裹住玉樞,擁在懷中。玉樞嬌生兩靨,雙眼含情慾滴,靜靜地伏在他的懷中。好一會兒,皇帝才道:“這首曲子朕從沒有聽你唱過,是誰寫的曲子,誰作的詞?朕要好生賞賜他們。”

玉樞道:“回稟陛下,曲子是臣妾編的,詞……是玉機寫的。”

皇帝笑道:“詞好,曲也好,你唱得最好。”說罷握着她的手道,“手這樣涼,快回席上喝杯熱酒。”於是親自送玉樞回席,又陪她喝了兩杯。

穎妃笑道:“陛下偏心,來到這一席就只陪婉妃姐姐喝酒,臣妾和昱妃姐姐竟都是玻璃人了。”

昱妃笑道:“你自吃你的醋,拉上我做什麼?”

玉樞推一推皇帝,嬌聲道:“陛下您看,穎妃妹妹不自在了。”

皇帝笑道:“那朕也敬珠兒一杯。珠兒掌管內宮,張羅糧餉,一年到頭着實辛苦,定要多喝幾杯。”於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穎妃連忙離席謝恩。

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6章 女帝師一(6)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249章 女帝師四(43)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142章 女帝師三(4)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249章 女帝師四(43)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49章 女帝師三(11)
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6章 女帝師一(6)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249章 女帝師四(43)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142章 女帝師三(4)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249章 女帝師四(43)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49章 女帝師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