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女帝師五(59)

我冷笑道:“即使殺了信王,也有旁人覬覦皇位。別忘了,這皇位原該屬於誰?睿王與杜嬌打算立誰爲帝?先帝駕崩,還有誰能羈絆昌王?王甯早有反意,倘若他入京,又會擁戴誰?何況你也說過,鉅兄弟是人,不是兇器。”

銀杏一怔,囁嚅道:“姑娘將鉅哥哥放了出去,好些事就不大方便了。”

我移坐妝臺前,揀了一盒柔粉色胭脂,以雛菊簪點在脣上,對鏡揣摩笑意:“我已無事可交給鉅兄弟,留在身邊只會害了他。”又自鏡中望着銀杏道,“你留在府中待命,綠萼隨我去王府就好。”

一進信王府,李威便引我去了後花園。今日天氣涼爽,啓春半躺在水邊的凌霄花架子下,身後便是戲樓。好些穿金戴銀的華衣少女站在水邊餵魚。衆女笑意殷勤,神色小心,半是奉承,半是敬畏。纖纖玉指虛點水下的游魚,舉止僵硬。瞧衣着,她們當是信王高思謙幾個不得冊封的庶出女兒。周遭姨娘丫頭、婆子女醫圍了裡三層外三層。衣着鮮亮,器物華貴,繡帶飄搖,脂香纏綿。

我緩緩走上前去,兩個女醫都認得我,其中一人上前稟報。啓春略一擡手,蘭指微動,衆女似得了軍令一般,止了笑聲,向兩旁退開。衆人瞪大了眼睛打量我,想議論卻不敢出聲。

啓春烏髮半綰,一把青絲隨意拖於雪白的衣襟上。領口微敞,露出一線深紅色襯衣。雖裝扮隨意,然氣度沉穩。

我行了一禮,道:“聽聞王妃抱恙,不知可好些了麼?”

啓春略略支起身子,微笑道:“已躺了半日,好多了。”說罷示意我坐下。

我道了謝,笑道:“王妃既病了,就該臥牀歇息纔是,怎麼在這裡吹風?”

啓春笑道:“在屋裡也是憋悶。況且天氣也熱了,倒不如在這開闊的地方,聽人說說笑笑倒好。”

我知道,高暘很快就要去洛陽,啓春雖病,卻不能示弱——即使是在自己家中。我又問:“怎不見兩位縣主?”

啓春笑道:“乳母抱下去睡了。”

我本是“奉命”探病,病已問過,實是無話可說。本想賞景,奈何對面的水閣便是我被華陽刺傷的地方,我不忍看,亦不願看。於是低頭飲了半盞茶,便欲告辭。

忽聽啓春道:“我只當妹妹永遠也不上我這個門了,不想還肯來看一看。”風拂起她鬢邊的碎髮,蒼白的脣角浮起一絲微弱而寧和的笑意。滿面病容,仍苦苦支撐。

想起她家破人亡,想起自己十數年非人非鬼的生活,甚是感同身受。畢竟,我與她如此辛苦,都是爲了同一個人。我不禁慨然:“怎能不來呢?”

啓春笑道:“從前采薇妹妹、蘇妹妹,還有你我常在這園子裡聚談暢飲,何等愜意。如果還能像從前一般,那該多好。”

朱雲與熙平伏誅,昌王與宇文氏起兵,渭水橋下血流成河,襄陽城外鐵騎連營。每一樁每一件,都比汴河上的絕交來得殘酷無情。她不會再勸我嫁給高暘,我也只將她看作信王妃。在此歌舞飲宴,亦在此置我於死地。我笑道:“不過數月未曾拜訪王妃,這裡的景緻已大不同於從前了。”說罷起身行禮,“還請王妃好好養病,玉機告辭了。”

啓春急切喚道:“玉機妹妹——”

我無奈:“王妃還有何吩咐?”

啓春嘆道:“何必急着走?再坐一坐不遲。景緻不同,才該細賞。”

我只得重新坐下。啓春一擺手,衆女安靜散去,往花園各處玩耍。離得遠了,只聽她們的笑聲像春天的花香鳥語一般,清脆溫和,恰到好處地熨帖住病弱孤寂的靈魂。這裡的景緻果然與從前大不相同了,如今整個王府都是啓春的戲樓,欲笑則笑,欲哭有哭。身後那座戲樓不論怎樣寬敞華麗,再也容不下啓春的耳目與心思了。

火紅的凌霄花似流雲飛瀉,在啓春的眼中落下一片寧靜的蔭翳。沉默良久,啓春方緩緩道:“我自小聽外祖母說過許多宮中的污穢與殘酷,聽得多了,便十分厭惡皇宮。那一年奉父命入宮選女官,也不過虛應故事。妹妹知道的。”

想起十六年前在陂澤殿初見啓春,一見面便以姐姐自居。她英氣勃勃,明快爽朗,令人一見傾心。這麼多年,她似變了,又似沒變。然而眼前的她,分明已不是當年那個坦坦蕩蕩、誨人不倦的啓姐姐了。我淡淡一笑:“知道。”

啓春道:“我錯了。有志去爭,哪裡都是皇宮,並不在乎身在何處。”

我曼聲吟道:“‘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127]”

啓春微一苦笑:“我更沒想過,有朝一日,我也會衆叛親離。細細想來,今日種種,都源自當年無意中那一眼。我親眼看見他打斷了吳省德的胳膊,還以爲他在教訓那些浮浪子弟。”說着斜睨我一眼,露出自嘲的笑意,“後來才知道,他是爲了你。”

當年舞陽君的兒子吳省德仗着自己是陸後的親外甥,向陸後求娶我爲妾。雖然陸後未允,此事卻在王孫公子之中傳得沸沸揚揚,高暘不憤,故意挑起事端,打斷了吳省德的左臂。十數年前的往事,若她不提,我幾乎已記不起來。我無意記憶的事,卻改變了她一生。她感到可悲,卻不知道,更可悲的分明是我。因爲她只是遲到,而我卻是永不見天日。人生這樣長,遲到數年,又算得了什麼?我如實道:“如今在信王眼中,姐姐纔是獨一無二的。”

啓春搖了搖頭:“爲一個男人捨棄一切,曾是我最不屑的。不想自己偏偏就是這種人。”

我淡然道:“‘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128]”

啓春笑道:“你對太宗與先帝,是否亦是如此?”

我不覺好笑:“姐姐的路再怎樣艱難,終究是自己選的。我這半生,不過隨波逐流,爲旁人所驅使。王爺與姐姐是伉儷情深,至死無悔。我卻是羞於見太宗與先帝了。”

啓春的眼中流露出激賞與欽敬之意:“自王爺出了御史臺獄,我便漸漸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妹妹‘爲人驅使、隨波逐流’,尚且有今日之成就,若有心爲之,又當如何?”

我笑道:“隨波逐流,有心爲之,於今看來,有何分別?”

出了後花園,李威接我往前面的書齋去。高暘還在議事,我便在書齋外坐等。王府的使女奉上茶點,便侍立在旁。我捧起茶盞,又嚐了點心,一雙耳朵卻早已在書齋之中了。

只聽一個沉厚洪亮的男人聲音道:“洛陽城中聞得王爺襄陽大勝,士氣大增,高思誼急攻不下,城下積屍如山。高思誼命中軍踏屍骨登城,先登者賞,後退者斬。連攻數次,都被文將軍擊退。”

高暘嗯了一聲,問道:“洛陽城中糧草如何?”

“洛陽城儲糧足支數月,還請王爺放心。”

“突圍入圍,危險之極。若無要緊事,不必特意回京報信。”

“是。文將軍命末將稟告王爺,高思誼進退兩難,猶豫未決,正是夾攻的好時機。請王爺立刻率援軍回洛陽,高思誼的首級,唾手可得。”

“回覆文將軍,大軍不日便到,請再支撐五日。”

那人應了,躬身退了出來。只見他一頭亂髮,滿臉傷痕,身披輕甲,周身血污,想是剛從洛陽城突圍,回京報信的。那人大踏步出了書齋,看也不看我,低着頭一徑走了。李威這纔出來,請我進去。

書齋十分寬敞,自裡向外,靠牆立着五排書架,以兩扇鏤空隔扇遮擋。南海黃梨木雕花大書案放在書齋的最深處,倒放着兩把交椅,上懸一盞碩大的十八枝玻璃吊燈。即使是白天,亦燃着幾支手腕粗細的回紋紅燭,照得書案後孔聖人的臉,沒來由地一臉喜氣。高暘正站在隔扇邊,將一份戰報看了又看。

他一身石青色交領長衣,自肩頭至胸前,繡着淺金色的雲龍。半乾的頭髮隨意束在頸後,越發顯得一張臉乾瘦而長。衣帶草草繫着,露出胸前結實黝黑的皮膚。一道刀痕自左肩斜下,隱於衣襟之中。大獲全勝的興奮與驕傲掩蓋了浴後的倦色,金色游龍盤踞肩頭,彷彿江山已在指掌之中。

不待我行禮,高暘便放下戰報,笑吟吟地拉起我的手,與我並肩坐在榻上:“聽說你又病了,太醫怎麼說?我送給你的藥,吃了麼?”

我雖然厭惡,卻沒有掙脫,只是稍稍坐遠了些,避免聞到他身上的香氣與溼氣。他的手心微汗,忽而溫,忽而涼。我垂頭道:“身子已好了。殿下的藥雖好,不敢亂吃。”

高暘笑道:“果然是都好了,若不好,也不敢往亂葬崗去。”

我坦然道:“杜大人從南陽入京,是我選他做了王府官。玉機去看他,不過一盡故人之情。”

高暘輕輕一按我的手背,語氣卻不容置疑:“亂臣賊子,死有餘辜。那種污穢不祥之處,以後不要去了。”

我微一冷笑,不甘示弱:“成王敗寇罷了。”

高暘的掌心忽然一熱:“聽說前陣子下了雨,亂葬崗必定惡臭不堪,你倒忍得住。”

我淡淡道:“這五年在外面,也見得不少了。”

高暘笑道:“聽說死了多年的屍身,只要被你見了,也能尋到真兇。”

過去那幾年,我孜孜以求、爲民洗冤,是難得的問心無愧的坦蕩時光。即使是令人不悅的腐屍和難以追查的懸案,相比京中之事,亦令人愉悅百倍。屈指一算,我回京近一年,往事來而復去,去而復來,教人分不清今夕何夕。我嘆道:“僥倖罷了。”

高暘的笑意依舊有久別重逢的歡喜與溫柔,眸光卻如手心一般,驟然陰冷:“倘若沒有李芸的那封密信,沒有施哲與董重,只將高曜的屍身掘出來讓你看一眼,想必朱雲也無所遁形。是不是?”

梓宮已經入陵,我明知他不可能掘出高曜的遺體,仍有些不寒而慄。不由自主地掙出左手,將沾染汗意的指尖曲於掌心,藏於袖中,“慚愧,玉機不忍看先帝的龍體。”高暘笑道:“說笑而已,何必生氣?”

我趁機站起身,行一大禮:“不敢。玉機還未恭賀殿下襄陽大捷。”

高暘學着我的口氣道:“僥倖罷了。”

我藏起失望與痛心,盡力顯出誠懇與敬慕的神氣:“以五千兵馬,勝五萬大軍。殿下用兵如神,勇略蓋世,自古未有。玉機欽佩之至。”

高暘笑着搖了搖頭:“王甯和宇文君山之所以大敗,並非因爲我會用兵。而是因爲——”說着起身逼近,他身上的氣息潮溼而乾淨,“你只給他二人送去了皇太后的衣帶密詔,卻沒有給他們送去兵略。”

Wшw ¤ttk an ¤C〇 【第四十一節 明辨紫青】

“衣帶密詔?”乍聽之下,我不禁笑了出來。雖然我的確僞造了皇太后密旨,並封於玉銙錦帶之中,然而聽見高暘稱之爲“衣帶密詔”,我立時便想起了樊樓說書人所講的三國詞話中,漢獻帝的“衣帶詔”。如此說來,兩封“衣帶詔”結局何其相似。百年後,我命劉鉅送衣帶詔往江南,召集諸侯起兵的故事,也必是樊樓中一場極精彩的說書了。“殿下是說,他二人有皇太后的衣帶密詔?可查清詔書的真僞了麼?”

高暘卻笑不出來,只是一味看定我的神色:“我已經在襄陽城中搜出了這封密詔。喚你來,就是爲了查清此事。”

我低頭斂了笑容,緩緩擡起雙眼,迎着高暘審視的目光,正色道:“衣帶詔與兵略,玉機都不曾送去。”

高暘挺直了身子,雙手撫膝,眸光寒若星芒:“你說你不曾送去,那前些日子劉鉅去了何處?”

“上一次殿下來仁和屯時,玉機便已言明,劉鉅去探望恩師了。”

“他的師傅究竟在何處?”

“玉機不知。”

“劉鉅現下在何處?”

我微微冷笑:“自上一次劉鉅開罪了李威,便再也沒有回府。江湖浪子,萍蹤無跡。他又不是我府裡的奴婢,他往何處去,我不便多問。”他的目光彷彿有千鈞重,我才站了一會兒便覺雙膝痠痛,再站一會兒,未必不會給他瞧出破綻。索性也不問他,便重新坐下,一面笑道:“既說是衣帶密詔,玉機可好奇得很。不知這封密詔是何模樣,可否借來一觀?”

高暘擊掌,李威自門外進來,不待高暘吩咐,便從左邊隔扇後的第二排書架上取下一隻紋金填漆方盒。高暘撫着金玄相間的纏枝紋路,淡淡一笑:“在這裡。”說罷揭開蓋子,裡面盤着一條玉銙錦帶。我伸手取出,但見是天青地銀絲如意紋,銙以青玉雕成,龍鳳首尾相接成環,色如凝脂,形制古樸可愛。

我細細看了玉銙的色澤與紋路,笑道:“這是上等藍田玉,雕工甚是精湛,倒真有幾分似御用之物。”說罷將錦帶平鋪在小几上,兩寸寬的青地銀絲,在窗下明輝流轉,似遠方天高雲低、海闊浪寬。邊沿針腳已挑開三寸許,裡面夾着一張薄薄的白箋。上面用熟悉的字體,寫着熟悉的僞詔。“這針腳倒也像是文繡坊的功夫,字卻不認得了。殿下究竟因何疑心此物是我送去的?”

高暘道:“我聽說表妹臨終前,曾贈你一條玉銙錦帶以爲留念,可有此事?”

我頷首:“確有此事。”

“此物現在何處?”

“曹氏所贈之物,至今仍在府中好好放着,從未被帶出過京城。顏色花樣,也與這條大不相同。殿下出徵前曾在玉機家中翻出過此物,殿下忘記了?”

高暘一怔:“竟有此事?”

我笑道:“曹氏所贈,確是御用之物。金絲紋樣,紫玉龍鳳。”說着以右手食指點一點面前的青玉銙,“可比這一件貴重得多。”

高暘回想片刻,道:“聽你這樣說,彷彿是見過。”

我笑道:“東西還在,這就取來請殿下一觀。”說罷轉頭吩咐綠萼,“命人將景靈宮娘娘所贈的紫玉銙錦帶送來,就說信王急等着看。”綠萼應聲出去傳命。

高暘這才露出一絲笑容:“瞧一瞧也好。我這裡恰好有兩個曾貼身服侍過表妹的宮女,都說自己認得表妹身邊的每一件物事。你所收藏的那條錦帶,令她二人辨一辨,立知真假。”

柔桑臨終前散了許多貴重物事,那條紫玉銙錦帶在其中並不起眼,更不曾記檔。然而信王府於此細微之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果真耳目遍及天下。“殿下才回京一日,連這樣的小事都知道了。”

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9章 女帝師一(9)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2章 女帝師一(2)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303章 女帝師五(28)
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9章 女帝師一(9)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2章 女帝師一(2)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303章 女帝師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