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女帝師三(27)

小錢忙道:“李大人說,杜子欽聽聞大人典職樞機,殊蒙恩信,特向大人求小小一個官位。”

我笑道:“這就來了。什麼官位?”

小錢道:“幽州薊縣令即將出缺,杜子欽欲求此官。”

我沉吟道:“縣令雖小,卻也是正經的朝廷命官。此人沒有功名在身,難。況且幽州四戰之地,燕國雖滅,流寇不絕。此人不求歸化富庶之地,倒想去幽州,當真是奇。”

小錢道:“杜子欽還說,若做不了薊縣令,便去弘陽郡王府做個文學賓友,謀一份閒差,也是好的。”

芳馨愈發驚異:“此人倒像是知道陛下讓姑娘爲王爺選官似的!”

我嘿的一聲道:“做薊縣令能安民攘寇,入王府能得不意之富貴,這個杜子欽志向不小。不爲山高,則爲海深。”

芳馨一怔:“既這樣有志氣,爲什麼不去考科舉?”

我垂眸一笑:“當年李瑞是怎樣做了掖庭左丞的?黃白之物能換得的東西,何須十年、數十年的苦讀?人生苦短,有幾個十年?況且,此人雖不應考,倒也並非全無才學。提一提也無妨,反正讓不讓他做官,自有聖上面試。”

芳馨道:“此人心術不正,且姑娘已經將他的金子退還,大可不必再舉薦此人。”

我笑道:“連朝廷都賣官,杜子欽此舉實在不算什麼。況且,弘陽郡王現下灰心得很,正需要這樣真心實意想做一番事業,又有才學的人來輔佐。”

芳馨道:“不錯。待弘陽郡王身子好起來,便不在宮中居住了,姑娘爲殿下選一些得力的隨從,也是應該的。”

我向小錢道:“你明日去掖庭屬轉告李大人,他的意思我已盡知,若杜子欽真有本事,自有公車待召之日,若沒有,送再多的金子也無用。”

小錢道:“李大人還在掖庭屬等奴婢的回話。奴婢這就去,免得耽誤李大人出宮。”

小錢走後,芳馨道:“姑娘纔回來,就聽了這麼些煩心事。”

我有些意興闌珊:“這算什麼,日後進了御書房……罷了。”復又打起精神道,“今晚不用赴宴,咱們漱玉齋關起門來樂一晚。酒都備好了麼?”

芳馨笑道:“這還用姑娘吩咐麼?早就備下了兩罈子屠蘇酒和五十碟果子,還有牌九馬吊、花籤花鼓,吹的拉的、說的唱的。待用過了晚膳,只將門一關,牀桌一拼,漱玉齋上上下下都要給姑娘接風呢。”

我笑道:“你們這樣疼我,我是沒有錢賞的。”

芳馨掩口一笑道:“姑娘‘典職樞機,殊蒙恩信’,日後要賞,多少賞不得?”

用過晚膳,幾個力大的內監在玉茗堂上將四張胡牀推在一起,中間桌几擺了一溜,東西廂各有一桌。小丫頭們興沖沖地上果子熱酒,嘻嘻哈哈,推推搡搡。我只穿了一件緗色小襖,斜倚在榻上聽她們拌嘴。豆蔻年華,所有的悲喜得失都是初夏翠刮刮的樹葉,飆風如呵,暴雨如濯,愈加蒼翠如洗。

兩個從前服侍過我的大宮女帶着六七個小丫頭環坐在榻上,芳馨坐在我身旁。兩個小丫頭夾着綠萼,只說綠萼守墓辛苦,今晚定要好生敬她一敬。其餘的宮女內監則在東西廂入席。我正要舉杯,忽見一個小丫頭側耳道:“是誰在外面敲門?”

綠萼笑道:“這會兒都在前面赴宴,哪裡還會有人往漱玉齋來?定是你聽錯了。怪掃興的,你自己先罰三杯吧。”衆人都笑了起來。

她搖頭道:“定是有人敲門,奴婢不會聽錯的。”

芳馨連忙叫一個小內監出去查看。不多時,果然引了守坤宮的小羅進來了。小羅見衆人團團圍坐,先是一怔,隨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道:“華陽公主殿下一個人在宮裡無趣得很,皇后娘娘請大人過去陪華陽公主說說話。”

一聽守坤宮傳召,不覺心頭一緊。一絲厭惡、一絲恐懼,緊緊糾纏在一起。我起身道:“今夜宮宴,公主殿下沒有去赴宴麼?”

小羅道:“殿下淳孝,留在宮中侍藥。”

我只得道:“待我更衣,這就隨公公去。”見衆人掃興,又道,“我將姑姑帶去,這樣就沒人拘着你們了。好生代我敬一敬綠萼,回來我是要問的。”綠萼正要起身,我壓一壓她的左肩道,“你就坐在這裡,代我多飲幾杯。”衆人這才釋然。

綠萼扶我回寢室更衣,我摘下胸前的硨磲赤金柳葉領針,沒精打采地坐在鏡前。芳馨細細梳理着頭髮,緩緩道:“姑娘似是不高興。”

我勉強笑道:“只是有些掃興罷了。”

芳馨銳利的目光自鏡中漫開,倏然散去,浮起洋洋暖意。她垂頭在我頭頂找了一陣,微微笑道:“姑娘從前的白頭髮都不見了,是拔去了麼?”

“興許是自己掉了。”

知覺頭頂酥酥麻麻的一道,芳馨將我的頭髮分作兩半,閒閒道:“以前奴婢總不敢這樣梳頭,只怕姑娘的白髮藏不住。休養三年,一切如初,白髮不見了,心氣精神卻回來了。”

我擡眸,遇見她明澈的笑眼,盪漾着刀鋒的冷光。我精神一振,感激道:“不錯。都回來了。”

走進椒房殿,桂旗迎上來行禮道:“公主殿下還在寢殿侍藥,請大人稍待。”說罷命人上茶,又拿了一本小冊子上來,道,“皇后娘娘怕姑娘枯坐無聊,特命奴婢拿了崇文館大學士羋琪新修的《太祖實錄》過來贈與大人。娘娘說,大人用《實錄》佐茶,倒比點心好。”

我恭恭敬敬地接過書:“微臣多謝娘娘。”桂旗行禮,退了下去。

芳馨瞧了瞧深綠的茶水,笑道:“茶有些濃,喝下去該睡不着了。”

我笑道:“這是給我醒酒呢,怕我一會兒衝撞了公主殿下。”

芳馨道:“姑娘還沒來得及喝酒,就被召來了。”

我拿起書晃一晃,得意道:“能看到新修的《太祖實錄》,只當酒喝了。”

但見《太祖實錄》道:

“太祖英武聖文神德孝莊皇帝高抃,字元靖,成都人,唐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高力士七世孫。初,高力士奉玄宗入蜀,子高敏遂留成都。敏生希,希生原,原生露,露生皇祖考文宣帝寔,寔生皇考昭烈帝懷,懷生太祖。

皇考昭烈帝懷字叔海,唐鹹通二年生,性歧嶷疏誕,博洽羣書。天覆七年,徵壁州刺史,有治名。坐法免,與蠻雜居,不通賓客。樑乾化五年卒於家。太祖居喪三年,瘠毀過哀,水漿不進,杖不能起。鄉里稱焉。

太祖天覆元年五月己卯未時生。初,皇祖妣光哀明皇后夢日東昇,入口含之。時皇妣懿烈皇后杜氏娩,旦日不決,昭烈帝悲惶不能起。明皇后指杜皇后牖謂昭烈帝曰:‘此獨佳兒,應日而生,吾宗賴之,汝且定。’太祖生,紅光滿室,異彩千條,鄉里異焉。沉敏有大志,美容儀,通經史。膂力絕人,射藝精湛。自謂直比史魚,勇如孟賁。

解褐成都府刑法功曹。時晉樑逆拒,中原板蕩,蜀中酷稅,嚴刑峻法。石氏歸降稱子,北騎寇略邊境,南至澶淵,以爲威懾。太祖擊劍,慨然流涕。

天福元年臘,太祖辭官,散盡家財,聚鄉勇千人,起兵攻壁州,明令無犯鄉民。壁州民尤念昭烈帝,共斬僞刺史婁健,以壁州降。”

讀到此處,我掩書嘆道:“原來太祖乃是唐宦官高力士之後。”

芳馨奇道:“高力士不是……宦官麼,怎麼會有子孫?”

我笑道:“高力士原本姓馮,淨身後被一位姓高的宦官收養,改姓高。想來這高敏當是高力士在蜀中所收的養子。高力士隨唐玄宗回了長安,這一支便留在蜀中了。”

芳馨道:“那不是……和曹操一樣麼?”

我淡淡一笑道:“英雄不問出處,是宦官之後又怎樣?”

正讀到高元靖率大軍攻入汴城,暴君攜后妃皇子逃入北燕時,華陽公主自東偏殿的西北角門走了出來。此時芳馨去茶房尋桂枝說話,殿中只餘我一人。華陽靜悄悄地來到我面前,好一會兒都不說話。但覺眼前孔雀綠的裙角一晃,我這才驚覺我面前有人,擡眼看時,華陽滿臉是淚,神色又悲又怕。

華陽侍藥出來,卻是這副神情,想是皇后病勢轉沉。我大驚,也不顧尊卑,拉起華陽的手道:“殿下怎麼哭了?”

華陽泣道:“玉機姐姐,母后……”她淚水漣漣,忽然張嘴大哭起來。她身後的乳母任氏慌忙悟住華陽的嘴,沉聲道:“殿下噤聲,仔細娘娘在後面聽見。”

華陽掰開任氏的手,憤然道:“聽見就聽見!我就是要讓父皇聽見!母后病成這個模樣,父皇卻在前面鶯歌燕舞!”

那任氏正是今天早晨進漱玉齋詢問華陽公主去向的乳母。她口角微微一動,眸光半隱,不陰不陽道:“這……陛下如何能聽得見呢?”皇后病危勢弱,華陽又是女孩兒,即便是金枝玉葉,也免不了讓人輕視。貼身乳母尚且如此,遑論他人?

我冷冷地刺她一眼,拿出絹子爲華陽擦拭眼淚,柔聲道:“今日熙平長公主歸寧,太后也在前面坐着。待散了,陛下得了消息就一定會來的。”

華陽紅腫的眼皮翻了兩翻,猶自不信:“果真麼?”

我無法肯定地回答,隻身不由己地點了點頭。華陽止了哭聲,啜泣良久。她轉頭對任氏道:“嬤嬤你先出去。”

任氏暗暗扁嘴,斜睨我一眼,方纔退下。我這才向華陽行禮,請華陽上座。華陽指着《太祖實錄》道:“這是什麼書?”

我將書慢慢推到她的面前,微笑道:“回殿下,這是皇后賞賜給微臣的書,是崇文館新修的《太祖實錄》。”

華陽翻了幾頁:“是說太祖爺爺怎樣掙下這天下的麼?”

我答道:“是。”她凝神不語,盯着書看,目光卻散了。呆了半晌,她嘆道:“太祖爺爺真了不起。我身爲太祖的子孫,偏偏這樣沒用。不能讓母后高興起來,也幫不了自己。”

我明知故問道:“微臣斗膽。殿下除卻憂心皇后娘娘的身子,莫非還有別的煩惱?”

шшш● тTk an● ¢Ο

華陽側頭,目光灼灼道:“我有煩惱,卻不知向誰說。”

我試探道:“殿下可以向嬤嬤訴說。”

華陽垂頭擺弄着衣帶,嘆息道:“自從竇嬤嬤去了,再沒有人真心對我好了。任嬤嬤她們,早就不耐煩服侍我了。”

我問道:“殿下爲何不回稟皇后娘娘,換一位嬤嬤?”

華陽撇撇嘴道:“母后病得那麼重。我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孩、不得父皇喜愛的公主,換一個嬤嬤也不會真心待我好的。橫豎再有幾年我就不用嬤嬤服侍了。”

我笑道:“殿下何不選個侍讀陪伴?”

華陽蹙眉,甚是不耐煩:“我不是說過侍讀比嬤嬤還要不好麼!”

我訕訕笑着:“是。微臣竟糊塗了,殿下恕罪。”

華陽自知失態,歉然道:“玉機姐姐你別惱我。”不待我答話,她嘆道,“他們都說父皇朝事忙,又喜怒無常,可能父皇不來倒比來好。”

恍惚又回到了鹹平十年的冬天,皇帝意外地來到長寧宮陪高曜玩耍,我和高曜目送鑾駕回宮時,高曜仰頭向我抱怨道:“父皇總是很忙,不肯多陪孤一會兒。”那日的夜宴,皇帝以曾娥的死質問裘後,不過幾日,裘後自請退位。再後來,高曜成了孤兒。

華陽公主也要直面這樣的命運,這纔是她痛苦無奈的根源。我微微一笑道:“朝事忙是自然的。喜怒無常又從何說起?”

華陽道:“有好些事情呢。”她閉目思忖道,“比如兩年前火器廠的少監做不出合父皇心意的火器,被免官了,以白衣行少監事。灰心之下,疏懶大意,險些燒了火器廠,死了好幾個大匠。按律法,本該投入詔獄問罪纔是,父皇卻寬恕了他,沒過多久就官復原職。那人感恩戴德,後來果然做出了好些厲害的火器。也就是去年十一月的時候,父皇卻將他斬了。還有,聽說有個老臣當年有謀逆之罪的,父皇也只是將他免官,去年秋天,也斬了,這中間足有七八年呢。這算不算喜怒無常?如果父皇本來看母后好端端的,忽然不痛快起來,也翻出些舊事和母后理論,母后的病還能好麼?”

【第十九節 蜉蝣之羽】

向來朝政大事,尤其是官員任免升黜和用兵部署,定乾宮的宮人是絕不敢向外透露的,而華陽公主小小年紀,卻能準確地說出事情的來龍去脈,想來是皇帝告訴了皇后,華陽公主旁聽知曉,或是皇后事後告知於她。然而……我心念一動,有意將她的心思從皇后的病上引開,遂道:“殿下可知道太祖皇帝爲何能在五年內便由蜀中打進了汴城?”

華陽道:“自然是太祖爺爺厲害。”

我笑道:“太祖皇帝固是得天所授,英明神武。可是‘韓信伐趙,張耳爲貳;馬援討越,劉隆副軍’[66],天下這麼大,總要有忠心耿耿、齊心協力的將相之才,方能成大事。”

華陽側頭道:“嗯……韓信、張耳、馬援我都聽說過。韓信和張耳是劉邦的大將和謀臣,馬援是光武帝的伏波將軍。我聽母后說過,太祖爺爺當時也有韓信和馬援,便是肅王莫敖和定王周明禮。是不是?”

除了莫敖和周明禮,建國之初的四大元帥之中,還有陳四賁。平定南方的十年之中,更少不了太祖的長子廢驍王高思諫的功勞。陳四賁軟禁十年,畏罪自盡,高思諫大逆不道、滿門抄斬。從此大昭小兒的口中,再沒有戰功彪炳、披創彌深的陳四賁,更沒有衝鋒陷陣、情義深重的高思諫。也許假以時日,大昭的子孫終會讚歎和敬慕他們的功勳——百年以後。

時間,唯有時間,能將個人的生死得失一筆直書,化作春花秋月的笑談。風雲激盪之後,血肉消磨,只餘一身傲骨筆直立在史河兩岸,灰暗殘缺、風蝕殆盡,卻執拗地不肯倒下——腳下已盡是灰土塵埃。

華陽是金枝玉葉,卻也是“大昭小兒”,百年之後也許只是史書上極簡的一筆:“某後無子,生平陽、華陽、祁陽三公主”“某子某尚某帝第四女華陽公主”。後人也許會從夫家的傳記中對華陽的事蹟管窺一二,僅此而已。

我自己呢?僅是厚厚的塵土中最細微的一撮,彈一彈指甲,便不復存在於天地之間。精氣骨血,如一閃念,聚而復散,散而湮滅。

我微微一笑道:“殿下博聞。”

華陽似有所感,追問道:“聽聞定王是周娘娘的父王,最是精通火器整造,是不是?”

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5章 女帝師一(5)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90章 女帝師二(19)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3章 女帝師一(3)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5章 女帝師一(5)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3章 女帝師一(3)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249章 女帝師四(43)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2章 女帝師一(2)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04章 女帝師三(66)
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5章 女帝師一(5)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90章 女帝師二(19)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3章 女帝師一(3)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5章 女帝師一(5)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3章 女帝師一(3)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249章 女帝師四(43)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2章 女帝師一(2)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04章 女帝師三(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