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女帝師四(56)

穎妃白了我一眼,不屑我的僞善:“我並非胡猜。當年天子氣一事,滿城風雨。我記得當時弘陽郡王就在西北,回京之後頗冷淡了一段時日。其中因由,耐人尋味。姐姐是弘陽郡王的侍讀,辭官年餘又回御書房‘職典樞機’,這分明是默認了嘛。姐姐說,是不是?”

她這副不陰不陽的神情恨得我牙癢,我倒真想給她來一個“默認”,然而終究不由自主地說道:“若論專心一意,妹妹也算‘心無旁騖,篤志而體’了。都還未見分曉呢,將來的事情,誰能斷定?妹妹說,是不是?”

因堆積的事務太多,接下來的一個月,我整日都在定乾宮看奏報、讀奏報、寫奏報。常有大臣來議事,初時我還去屏風後迴避,次數多了皇帝也懶得再讓我走開。有時他聽兩句便走了神,回頭還需要我提醒他。如此到了三月,才把去年九月以來積下的奏疏處置完畢。

三月初六既是我的生辰,又是休沐之日。我原本要出宮回家,但一來實在太過疲累,二來怕見母親,於是在漱玉齋裡懶得起身。

黑甜一覺醒來,已是辰末巳初,內阜院的例賞和各宮的賞賜早已堆滿了西廂。我一面飲茶一面看綠萼展示,都是平常的吃用之物和珍寶首飾。定乾宮賞賜的是一對犀角杯,雖然珍貴,卻並無驚喜。窗外春深似海,落英成陣。風起如水,一兩片櫻花像雨點撲在窗紙上,落下一線暗影,如隨手一捺,漫不經心。忽然想起十六歲生辰那一日,皇帝送過來的六件火器。多年後仔細體味那時的心情,大約是可以稱作“歡喜”的吧。朝夕相對之間,終於都平淡如水了。

綠萼展開兩幅山水畫,嘖嘖驚歎:“這是太后賞的兩幅真跡,價值連城。”

念及太后,總有一種面對母親的無奈,像畫卷中的峰巒層疊,讓人無從看起。我心中一涼,更加意興闌珊:“我回宮後,還沒去過濟慈宮,今日就去一趟,請安謝恩一畢了了。”

綠萼正在捲起畫軸,聞言遲疑:“姑娘不怕麼?太后曾命人散佈對姑娘不好的話。”

我把一枚黑曜棋子在四指之間運轉如飛,低了頭淡淡道:“太后是爲了救昌平郡王,又不是存心令我難堪。既然我已經回宮,總是要去濟慈宮的。你去準備一下吧。”綠萼面有憂色,應聲去了。

來到濟慈宮,已是午初。太后一身薄綃單衣,正提着青竹棍,指點兩個十三四歲的稚齡少女練劍。這兩個小宮女隱隱有些眼熟,我苦思冥想好一會兒,才記起當年錦素從西北迴宮論罪時,我藉口回稟昇平長公主之近況,探聽太后的口風,那一日有兩個七八歲的小宮女跟隨太后習劍,正是今日的這兩個少女。一晃六年,她們的劍術已頗有進境。雖只拿着木劍,殺開的風卻凌厲遒勁。我照舊看她們打完一套劍法,這才上前去請安。

太后揮手令她們下去,向我笑道:“朱大人公務繁忙,難得來本宮這裡。賜座。”濟慈宮依舊空蕩蕩的只有一張石桌,於是我道了謝,在太后的下首坐了。

如果我記得沒錯,太后今年應該有五十六歲。然而早年的武功修爲加上養尊處優,望去與十年前無異,只是髮髻中多了幾星白髮沒有藏住。太后笑道:“宜修告訴本宮,今天是朱大人的生辰。本宮記得朱大人入宮也有些年份了,不知芳齡幾何?”

我恭敬道:“微臣虛歲二十三了。”

太后長長哦了一聲:“入宮十年了。論理,今年該出宮嫁人的。”

宜修姑姑一面奉茶,一面笑道:“太后說,若大人在青州沒有嫁人,回京來定要指一門好婚事。”

我漠然一笑,低頭道:“微臣惶恐。”

太后笑道:“難得皇帝一直惦記你,又讓你幫着處理公務,你要好好陪伴皇帝纔是。”

我注視着石桌上淺碧泛白的青竹棍,恭敬道:“謹遵太后懿旨。”

太后笑道:“本宮聽說你在青州做了許多好事。都做了些什麼?也說給本宮聽聽。”

我微笑道:“回太后,不過是無事瞎忙罷了,恐怕不合太后聖聽。”

太后道:“你在青州的事情,本宮聽封女丞說了一些。”頓一頓,似急流阻緩,驀然深邃,“本宮……知道你是好孩子,到哪裡都是好孩子。”

太后分明是在說我抵死不代皇帝擬製處死昌平郡王之事,帶着被歲月碾壓得極薄極長的歉疚與無奈。我鼻子一酸,忙道:“微臣愧不敢當。”

太后關切道:“聽聞你一回宮,就在御書房忙了一個月,連婉妃也輕易見不着你。難得你今日生辰,好好歇息歇息。若閒了,姐妹兩個就好好說說話。回去吧。”說罷起身,重新拿起青竹棍。

我忙起身道:“謝太后關懷,微臣告退。”

太后淡淡頷首,吩咐宜修:“把她們兩個叫回來吧。”

一出濟慈宮,綠萼便忍不住道:“太后真是老了。”

銀杏忙道:“並沒有,我瞧太后年輕着呢,又好看。”

綠萼笑道:“你是沒有見到太后當年的模樣。”

我笑道:“年近六旬的人了,如此容顏,已是極難得的。想我到了這個年紀,還不知是什麼樣子。或許……我根本——”或許我根本活不到那個年紀。

姑娘官位雖高,卻還年輕得很,怎可做此悲音?這是大大不祥,快啐幾口,去晦氣——若芳馨還在我身邊,她一定會這樣反駁我。我怔住,眼底一熱。

綠萼見狀忙改口道:“姑娘要去粲英宮看婉妃娘娘麼?”

我這纔回過神,搖頭道:“今天也是姐姐的生辰,陛下會去粲英宮陪她的,過些日子閒了再去不遲。是了,我忙亂了這些日子,竟忘記了問,沐芳和采衣如何了?”

銀杏搶着道:“這個奴婢知道。因爲早晨忙亂時,采衣有時會服侍姑娘更衣用膳,而沐芳一直不得入殿。聽說她很不高興,有意無意地尋采衣的不是。本來已經扣了半個月的月例了——”

我笑道:“本來?”

銀杏笑道:“是啊,本來扣了半個月的月例了,剛好把姑娘給她加上的又扣了下來。後來不知怎的,又對采衣好起來,照舊對采衣姑娘前姑娘後地喚着,還把那半個月的月例給補上了。”

我咦了一聲:“領悟得很快。”

銀杏道:“也許是有人點撥她了也說不定。”

我笑道:“你怎麼知道沐芳不高興?”

銀杏笑道:“這還不容易麼?慧貴嬪怎麼來,奴婢就照着辦。花錢收買幾個小丫頭,便什麼都打聽到了。”

綠萼奇道:“你學得倒快。”

銀杏不屑道:“慧貴嬪讓姑娘不痛快,我也不能輕易放過那個沐芳。只是在自己家裡還要這麼耍心眼兒,覺得有些可笑。”

我忍不住哼了一聲,無不嘲諷道:“彌河邊的朱口子村纔是咱們家,漱玉齋……並不是。”

臨寢時,綠萼拿了謄抄的禮單給我看。她舉着燈,坐在牀邊,指着幾件出色的禮物描述給我聽。暖暖的燈光照亮她刻意臨摹的鐘楷,長手長腳像跳舞的小人。我聽了兩句便有些倦了,合上禮單道:“這麼長,我不想看了,你替我記着,該回禮的時候別忘記就好。”

綠萼移了燈,笑道:“這樣的事情還是交給銀杏妹妹吧,奴婢只管看着姑娘的畫兒就好了。”

我將穿了三才梭的牛皮繩繞在指尖玩耍,笑道:“自從銀杏來了,你着實是懶了。你倒說說,我有多久沒有作畫了?如今這宮裡還有什麼畫要讓你管着?”綠萼慢慢折起禮單,只管嘻嘻地笑着。提起銀杏,我心念一動,“是了,銀杏是沈嬪的同鄉,從前還替她辦過事。她回宮以後,去看過沈嬪麼?”

綠萼哎呀一聲:“還說呢。咱們回宮後,銀杏和奴婢一道遇見沈嬪娘娘兩次,不過從沒有特地去請過安。奴婢就說,想去便去好了,姑娘不會怪罪的。她便拿小錢在婉妃娘娘宮裡不敢隨意來漱玉齋的事來說嘴,倒顯得奴婢枉做小人了。”說着撇了撇嘴。

我笑道:“她倒是很小心。”

綠萼不情不願道:“銀杏的確很忠心,心也細。”

我笑道:“上一次我聽穎妃說,沈嬪的五皇子送給慧貴嬪養了,你瞧她還好麼?”

綠萼想了想道:“沈嬪見到銀杏很高興,待奴婢們也很客氣。第一次見到銀杏的時候,還險些哭了呢。至於五皇子的事,匆匆一見,沈嬪也不會對奴婢們提起,奴婢也瞧不出來。”頓一頓,又道,“不過,奴婢覺得慧貴嬪把五皇子搶去是好事。”

我笑道:“爲什麼?”

綠萼笑道:“因爲五皇子被搶去,沈嬪就會痛恨慧貴嬪,再加上銀杏的關係,沈嬪就牢牢站在姑娘和穎妃娘娘這邊。沈嬪聰明,有氣度有城府,有她幫着姑娘,不是很好麼?”

我不禁笑了起來:“你果然眼明心亮。既這樣,她們妃嬪之間爭風吃醋的事,我不便置喙。就交給你和銀杏,好歹看着些。”說罷躺了下來。

綠萼笑道:“這是自然。”正要熄燈退下,忽然又想起什麼,“姑娘,這一次各宮各府都有賞賜和賀禮,就連鹿鳴軒也有呢。”

華陽公主還未滿十歲,本不必理會宮中的人情往來。我一奇,支着腮道:“殿下送的什麼?”

綠萼又展開禮單,尋了好一會兒才道:“是一架遠望亭山的黃玉屏。”

聽上去很耳熟。我想了好一會兒,才記起有一次我去定乾宮謝恩時,恰逢昱貴妃和華陽公主也在。華陽公主特意向皇帝討了那架黃玉屏擺到鹿鳴軒裡。玉紋化作波光,山花倒影宛然。她竟然將玉屏當作壽禮送給了我。我隱隱不安,又甚是慚愧。手肘一動,重重壓在三才梭上,痛得我倒吸涼氣。我暗暗揉着,嘆道:“我回宮也一個月了,竟還沒去鹿鳴軒拜望過華陽公主,實在是疏忽了。”

綠萼忙道:“姑娘一回宮就整日忙碌,連婉妃娘娘也沒空見,沒去拜望公主實屬尋常。”

我並不是遺忘,而是心虛,我害怕她再逼問我夷思皇后的事情。我重新躺下,連嘆息都像是幽冥深處席捲而出的剛戾冷風:“這不是疏忽的藉口。難得殿下小小年紀還能記着我的生辰,明日待她下了學,我們去鹿鳴軒請安。”

綠萼拿着燈出去了,眼前徹底黑了下來。華陽公主和祁陽公主的存在,代表陸後死不瞑目的遺恨。她們的恨有大義,她們的目光犀利而清澈,在黑暗中牢牢迫住我,追逼我到天際。相比之下,與慧貴嬪的恩怨,直如芥子般渺小。

然而一連兩日,我去鹿鳴軒等候時,華陽公主的乳母胡氏都回說公主下學便要補眠,不便見客。於是我又挑了晚上的時候去,又碰見華陽在沐浴,胡氏讓我改日再來。

夜色深沉,大門在我身後彬彬有禮地合攏,門縫切得筆直均勻,透出隱約笑語。才走出幾步,綠萼終於忍不住將連日的疑惑道出,口吻生硬得幾乎含了怨氣:“華陽公主是不是不想見姑娘?”

我冷笑道:“你說呢?”

綠萼扁了嘴:“既不想見,又何必送壽禮給姑娘?”

我淡淡道:“送禮是循例,不想見我是真心的。”

綠萼更加疑惑:“公主爲什麼不想見,啊——”說着駐足掩口,“莫非殿下已經知道了麼?!”

我嘆道:“當年殿下就已經有些疑心了,現下也許她已經全明白了。”

綠萼忙道:“陛下不是不許宮裡提起皇后的事麼?爲此還把公主從前的乳母任氏趕了出去,還命封大人看管着鹿鳴軒。即便現在封大人不在鹿鳴軒住了,誰又敢在殿下面前說這個?”

我嘆道:“宮人固是不敢,可是別忘了,華陽公主還有親舅父。陛下管得了宮裡,管得到宮外的每一張嘴麼?”

綠萼周身一顫,彷彿月光照不到的地方有無數張嘴圍成一週,唸唸有詞。綠萼怯怯道:“姑娘,咱們快回去吧。”

【第四十一節 知之爲之】

既然華陽公主不願見我,我便也不去了,每日只安心處置政事。自從皇帝下決心整頓官員甄選銓敘,高曜在吏部大筆一揮,革了不少冗官。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暴席捲了官場,我這裡也頗落了幾點秋雨。

聽說每日去王府拜山送禮的敲破了門,御史的彈章飛蛾撲火似的往御書房裡送。因高曜早就閉門謝客,有一些人頗爲神通廣大,竟走了內官宮女的路子,把禮送到漱玉齋的案頭。我把錢財禮物都原封不動退了回去,小錢記下漱玉齋收禮宮人的名字,並以我的名義將這些人一併逐出漱玉齋。如此一來,漱玉齋再也沒有人敢收禮了。

皇帝的病情越來越重,已不能每日上早朝,連半日的處置公務也不能維持了。到了六月,他已經不能親自看奏疏,只得由我讀過後回稟大意,他在榻上批註回覆。到了八月,他已經懶得再執筆,由我代他批註。因爲免了早朝,大臣們常來御書房回事,朝中五品以上高官,我大半都見過了。

朝臣多次上書請他立太子,於東宮監國,好讓他安心養病。皇帝照舊來書不報。有一次他彷彿想問我究竟要不要立高曜爲太子,一瞬恍惚之間,病痛襲來,便無心再問。我知道,要立一個驍王黨之後爲太子,他的心中仍有疑慮。然而時間越來越緊迫了。

八月初五這一日,封羽頂着毒日頭進宮奏事。回了幾件政事後,他小心翼翼地說起立太子之事:“啓稟陛下,國不可久無儲貳。今舉國議論立儲之事,已有一年。陛下遲遲不下詔,朝議喧譁,人心沮浮,中民懷慮,四夷觀望,實無益於國事。微臣請立弘陽郡王曜爲皇太子,以承宗廟社稷,安定人心,則四海宴然,萬邦寧定。”

像之前數十次對話一樣,皇帝像覈對戲詞一般熟稔而疲憊:“爲何要立弘陽郡王?”

儘管已經說過多次,封羽依舊恭敬而從容。然而我們三個人都知道,君臣之間每多一次這樣的對話,高曜離太子之位就更近一點。羣臣的請求像入秋的涼風一般不徐不疾,寒意卻步步緊逼。封羽微微一笑:“弘陽郡王度田驅盜,簡吏肅風,入宿出戰,叩幕受降,功業冠絕,此忠義。爲母守陵,險至滅性,爲兄祈神,以身代之,此孝恭。不蓄豪奴,不惑淫嬖,不好犬馬,不受私謁,此清廉。諸皇子中,論長論賢,實無出其右。”

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202章 女帝師三(64)第61章 女帝師一(61)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301章 女帝師五(26)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1章 女帝師一(1)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301章 女帝師五(26)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
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202章 女帝師三(64)第61章 女帝師一(61)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301章 女帝師五(26)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1章 女帝師一(1)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301章 女帝師五(26)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