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蓮悄悄看楊鐸神色,他不怒不喜,面色沉靜,可是周身那種風寒之氣卻無時不在,迫得她心生寒意,不敢直視他的雙眸。
楊鐸慢慢開了腔,他聲音本就清朗好聽,聲調又溫和,“你喜歡翻看花鳥圖冊,自己可能畫幾筆?”
林秀蓮聽着他的聲音,只覺得如沐春風,雖知道在他跟前要自稱‘妾身’的,可是她覺得那兩個字甚難說出口,就含糊過去了,道:“不過是幾筆寫意,閒的時候消磨時間玩的,入不了行家的眼。”想起前日與秦氏商量之事,就趁便說道:“妾身有一事想請王爺的示下。”有事相求,只得說了,卻說得甚是彆扭。
楊鐸卻不覺,淡淡道:“是何事?”
林秀蓮道:“當日成婚,從南邊帶來了好些家人,如今也用不了那麼多人,就想打發些仍舊隨着送親的船隊回南邊去,也不知道合不合規矩?”
楊鐸眸子陡然一暗,卻又匆匆掩飾過了,稍稍遲疑,便含笑說道:“我回頭跟張茂林說一聲,你讓人找他去辦吧。”
林秀蓮便忙道了聲謝。
一時兩人走到外間的書案前,楊鐸看了眼案頭的法帖並宣紙,問道:“你在臨多寶塔?”
林秀蓮含笑道:“是,小時候打從習字起,便是學寫小楷,如今大了,才從頭學起來。這還是上次寫的,他們也不收起來,寫的不好,教王爺見笑了。”
楊鐸的目光卻落在了她的書架上,目光從那一列列書脊上慢慢掃過,似乎全然沒有聽見她所說,林秀蓮不見他答言,轉過臉去打量他,看他眸色深沉,心中一凜,隨着他目光望去,她們林家家教甚嚴,家中孩子是不允許看那些閒書的,故而她的書架上也都是些正經書,並不怕人看的,她自認沒有什麼不妥當的。可是看楊鐸神色不對,心裡卻益發疑惑起來。
楊鐸嘴角慢慢又浮起來幾絲笑意,語調也依舊柔和,“你太謙虛了,你的字已很得顏體精髓了。這些書都是你家裡帶來的嗎?”
林秀蓮見他又笑了,放下心來,道:“是,雖然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可是自幼讀書識字起就隨了妾身,十幾年了,丟下也着實捨不得,就都帶了過來。”
楊鐸略一點頭,回過頭來打量着林秀蓮,語氣淡淡的,說道:“你這裡好些書都是前朝善本,就是皇史宬的藏經樓裡擺着的,也還只是抄本呢。也不能說不貴重。”
林秀蓮禁不住‘啊’了一聲,這些她確實是不知道的,遲疑片刻,勉強笑着說道:“這裡好些舊書,其實都是母親傳給妾身的,母親家學淵源,外公當年在江南一帶廣設書院,如今外公雖不在了,江浙一帶那些出名的書院仍舊靠舅舅們打理着。記得母親只說外公是愛書之人,叫妾身好好收着這些書,別的卻沒多說,想必這些都是外公當年珍藏的孤本吧,若不是今日王爺說,妾身還只當是尋常呢。”
楊鐸卻也不深究這個話題,只是一笑,道:“你母親出身書香名門,你的學問定然也很好。”他目光一錯,透過黃花梨木書案後半開的窗子,一眼就看見張茂林站在樓下院子裡,神色急切。便尋思着要走了。
林秀蓮渾然不知,微笑着搖頭,“母親一直說我是個半吊子,不過是做出個讀書人的樣子罷了。”
楊鐸慢慢扶着她往臥房裡去,又說道:“你屋子裡薰的什麼香,像是花果的氣息,可是又沒見那裡放盆栽果品。”
林秀蓮微笑道:“是翠兒合的一種香。”
楊鐸回想了一下,問道:“翠兒就是我前日來時,在外面伺候着那個宮人嗎?”
林秀蓮笑說道:“妾身也不知王爺前日看見的是誰,不過一定不是翠兒,她初到北地,有些水土不服,如今還病着呢。”
楊鐸含笑一點頭,因說道:“你剛好些,不宜走動太久,我仍舊扶你躺下吧。”便挑起帳子,扶林秀蓮躺下了。
林秀蓮仍舊趴在枕頭上,覺得在晉王面前如此,非常尷尬,兩頰微微有些發燙。
楊鐸給林秀蓮掖好被子,道:“我還有事,閒了再過來。”
林秀蓮伏在枕頭上,道了句恭送的客氣話,看着他步伐輕快的走了。
他靜默的時候,沉靜內斂,若冬日的一湖冰水。皺眉的時候,目色深沉,令人捉摸不透,甚至心生寒意。可是他微笑的時候,眸子依然沉靜,卻如溫潤少年,謙謙似君子。
林秀蓮失神的想着,忽然聽見螢螢在外輕聲喚道:“小姐。”
林秀蓮回過神,因問道:“你們方纔都去了哪裡,王爺來了,也沒人說一聲。”
螢螢見林秀蓮沒有責備的意思,就笑着說道:“送泉水的來了,奴婢看見了,就走過去說了幾句閒話。那兩個小宮人估計看小姐睡了,也溜出去躲懶了。王爺沒說什麼吧?”
林秀蓮搖頭道:“沒有,只是以後需留意些,王爺來了倒是無妨,若是別人,也讓直接闖進來了,可怎麼是好?”
螢螢忙正色道:“奴婢記下了,下次不敢了。”
林秀蓮因又說道:“方纔王爺看見書架上那些書,我竟然不知道,裡面那些善本書竟然是前朝流傳下來的孤本,說連皇史宬裡藏着的都是抄本,你回頭就把那些都收起來吧。”
螢螢不解道:“爲何要收起來?”
林秀蓮道:“既然是孤本,自然珍貴,放在那裡不留心弄壞了豈不可惜,再者,古話說人不能露富,連皇家都沒有的東西,我這裡竟然有,教外人知道了,豈不又要拿去說嘴,到時候又是是非,這叫人言可畏。不論那一條,都是防微杜漸的意思。”
螢螢點頭道:“奴婢知道了,只是小姐如今嫁入了王府,這書自然就是王爺的,那也就是皇家的了,他們又有什麼好說的。”
林秀蓮道:“這話就糊塗了,王爺雖然是先帝的兒子,可如今是皇上臨朝,王爺是臣,皇上是君,皇上沒有的東西,王爺卻有,這樣難道就妥當嗎?”
螢螢想了想,點頭道:“小姐說的是,奴婢這就收起來。只是把那些書收起來了,那裡豈不是空出來了?要拿什麼填回去嗎?”
林秀蓮想了想,道:“不拘什麼杜工部,李義山,你拿幾套來塞進去就是了,這又有什麼難的。”
這邊楊鐸從樓上下來,張茂林就忙迎了上來,楊鐸因問道:“有事嗎?”
張茂林含笑點了下頭,“是。”
楊鐸看他這個形容,知道這事兒非同小可,就說道:“回去再說罷。”
一徑走着,出了晩隱居,楊鐸忽然想起方纔林秀蓮所求之事,就隨口吩咐張茂林,“方纔王妃說南邊帶來的一些奴才,不大用得上,想打發他們回去,我讓她找你去辦。”
張茂林便覺出了問題,忖度着,小心問道:“王爺是覺得不妥當嗎?”
楊鐸冷哼一聲,道:“量他們剛來,也知會不了什麼。再者,他們真的要傳訊息,也不會用這樣拙劣的法子。不過小心無大錯,你屆時再仔細盤查一下吧。”
張茂林忙笑着道:“奴婢記下了。”
兩人回到文杏堂,楊鐸在書房裡坐下,張茂林才從書架當中抽出一部新書來,是翰林院新刻的一整套的《太平廣記》,擺在楊鐸面前的書案上,笑着道:“這是外頭新送進來的。”
楊鐸隨手翻了幾翻,道:“東西呢?”
張茂林這才從懷裡掏出一個錦囊來,珍重的交到楊鐸手裡,“方纔東西送來的時候,恰好王夫人與李夫人一同過來了,奴婢怕被他們瞧見了,就順手揣到懷裡了,爲了不使他們疑惑,又特意請李夫人幫王爺把這部書歸置了上去。”
楊鐸一邊聽張茂林說着,一邊拆開那個錦囊,裡面封着一張尺素,並一顆珍珠。是他的信,卻不是他的筆跡,沒有多的字,只說還有一個月就要換防回來了。放一顆珍珠,是從前與他約定好的,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張茂林在一旁看晉王露出難得的笑意,也跟着歡喜起來。楊鐸卻慢慢又皺起了眉頭,道:“他要回來了,只是,把他安排在什麼位置上,又能不露聲色,又能利於我們的大事兒呢?”
張茂林自然不太懂,也不多嘴,走去倒了一杯茶給晉王。
楊鐸出了回神,又問道:“你方纔說王夫人與李夫人來了,他們有什麼事嗎?”
張茂林想了想,道:“也沒什麼事,就是來給王爺請安的,王爺不在,他們也就走了,對了,奴婢聽見王夫人與李夫人說起來,她一個遠房的什麼親戚,如今在欽天監當差。”
楊鐸眸子驟然放大,心中狂跳不已,他勉強按捺住心悸,靜心想了想,才又放鬆下來,他們要謀的大事兒王夫人絕無可能知曉。她素來就因爲母家出身不好,深感自卑,故而愛炫耀,如今有一個親戚在京中任職,自然要逢人都說上兩句,想來是故意說給張茂林聽的。楊鐸鬆了口氣,心中慢慢又歡喜起來,莫非冥冥中自有天意?還是父皇真的在天有靈襄助自己?遂向張茂林吩咐道:“明天你去梧桐院說一聲,請王夫人過來用晚膳。”
張茂林自然不知道他心思已經幾轉,只是覺得明日要請王夫人,今日就吩咐下來,有些奇怪,雖然疑惑,他也知道晉王心思深沉,他既不說,就是不希望別人知道,也就不深究,殷勤笑着道:“奴婢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