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請立皇女

秦琬聽見常青的回稟,半點也不覺得驚奇:“他若再沒有動靜,我便要懷疑他是否是我所知的那個魯王了。”

常青眉頭緊縮,不悅道:“臨淄郡公向魯王建議,鼓動朝臣上書,請立六皇子爲太子。”

“哦?他們吃了一次虧,還敢再吃第二次?”秦琬目光閃動,“臨淄郡公的心思不可謂不毒,若魯王採納了這一計策,確實會給我造成很大的麻煩,倘若我只想安安分分做個公主的話。只可惜,他是子,魯王是父。魯王的膽子可沒有他大,斷不會採納這一計策的。”

常青欠了欠身子:“殿下料事如神,魯王確實沒有采納這一建議,臨淄郡公只好退而求其次,請魯王唆使御史上書,請陛下冊六皇子與七皇子爲王。”

封王,尤其是皇子封親王,可不是小事。六皇子與七皇子雖年齡還差一些,但禮部、宗正寺等準備儀式,趕製禮服也要一段時間。何況這等大事,自然是在正旦時宣佈好,但在此之前,皇帝的心意便能透出去。

比如,封地。

秦琬微微一笑,明白臨淄郡公的想法:“阿耶若有心選老六爲繼承人,就會冊他做晉王,畢竟一等一的封國,統共就那麼幾個。”

頂尖大國的封號,無非是秦、晉、齊、樑、楚等,周、燕、寧、韓、魯、魏、趙等雖也是好封號,卻又略次了一些。

這些微妙的排行,不會宣之於口,衆人心中卻都有數。只需瞧一瞧封號,便知皇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就好比先帝的九個兒子,除了懷獻太子外,有誰比得過樑王和齊王?

秦王與晉王的封號,有着特殊的意義,前者是先帝做王爺時的封號,後者則是秦恪做太的鋪墊。以秦恪對女兒的疼愛,自不會讓人重了“秦”的封號。楚王是三皇子秦放,齊王是先齊王的獨子秦祿,樑王……皇帝心中惦記着爲樑王平反,當然也不會讓人輕易就頂了他的封號。

如此一來,真正能體現未來皇帝地位,卻又不好明目張膽冊封太子的封號,也就只有“晉王”了。

常青似懂非懂,秦琬也不需要他懂,微笑道:“既是如此,就讓人提點一下楚王吧!”

六皇子若要繼位,誰最擔心?自然是楚王秦放!

正如秦恪做代王的時候,魏王忌憚他的原因一樣,非嫡非長的皇子若是做了皇帝,他的兄長就該不得安寧了。若非如此,當年先帝也不至於一定要代王府與蘇家聯姻,以皇長子的威望來提升魏王的威望,又反藉着這一重恩情,希望魏王知恩感恩。

先帝的良苦用心,尚且沒有得到魏王的回饋,何況秦琬並不打算做點什麼,令楚王與六皇子秦政拉近關係呢?

楚王如今的處境非常尷尬。

不管哪個弟弟登上皇位,他都會是新皇的眼中釘——就算他多年放浪形骸,不問政務,從不招惹這些也是一樣。

他的存在,本身就很扎眼,除非新皇心胸寬大,又或是大局爲重,虛僞到能容得下他,以他來提升名望。

倘若這個弟弟只比他小几歲,如今已是年富力強,秦放也未必會這麼擔心。偏偏他的弟弟們年紀都很輕,就算再過十年,也是個毛頭小子,未必就能穩住政局。而那時,他這個名正言順的兄長,卻已過不惑之年,對一個政客來說,恰是最好的年紀……只要有心人獻媚挑撥,想踩着他這個楚王的地位成就人臣之路,他的性命就很危險。

秦放早年混跡於市井,自然知道人性是期待不得的,故他急得如同火燒眉毛一般——若說誰最樂意看到江都公主掌權,當屬他無疑了。

楚王妃陸氏與他琴瑟和鳴,夫妻間沒有不能說的,思忖片刻,便小聲道:“三郎,我有個點子。”

秦放大喜,忙道:“什麼點子?”

“我這幾年冷眼看着,幾位皇弟的性子如何,我不知曉,江都公主卻最是好性不過。”陸氏輕聲道,“此事一出,必定有極多人在觀望你的意思,要我說,我們不如再直白些。既然江都公主釋放了善意,我們何不投桃報李,反要低聲下氣,首鼠兩端呢?”

若有選擇,誰都願意昂首挺胸過日子,哪願對別人賠笑臉,時時刻刻留意對方的心思,還有可能性命不保?故秦放迭聲道:“我當然支持江都公主,但江都公主她……也想放權啊!”

陸氏嫣然一笑,道:“若始終是公主,莫說是秦國公主,就算是加了‘鎮國’二字,封邑從一萬變成十萬,對江都公主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可若她不再是公主呢?”

秦放還沒反應過來:“就算做了王爺,對江都公主來說,也只是封號的區別罷了,又有什麼用了。”

“王爺自然是不行的。”陸氏湊近秦放,附耳輕聲說,“那麼,皇太女呢?”

秦放渾身一震,半晌才喃喃道:“這,這,這怎麼可能?”

陸氏飽讀詩書,對史書瞭解非常,聞言便嗔道:“有什麼不可能的?倘若女性不能做領袖,姒、婦、姬這些姓是怎麼來的?婦好統領千軍萬馬,與敵人征戰,接連吞併三十多個國家,掌握都城一成兵馬,這是何等氣魄?江都公主既夢日入懷有孕,可見是天選之人,爲什麼不能做皇太女?”

這樣的鼓吹已經是徹頭徹尾地不要臉面了,但與性命相比,臉面又算得了什麼?

讀書人耍起流氓來,無疑比目不識丁的人要強得多,秦放咬了咬牙,猛地一拍桌子:“聽你的!”

“三郎,你先別上書。”陸氏輕聲道,“冊封皇子一事,事關重大,陛下就算是走個過場,也要問你的意思的,到時候你單獨與陛下說這件事即可。”

“那……”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以陛下的性格,問這件事情的時候,應當不會屏退左右。三郎你的答案必定會讓陛下震驚不已,自然也不會立刻就想到封口。”陸氏微笑着說,“除非陛下能立馬將身邊所有伺候的人都給殺了,否則,就算下了封口令,這樣大的事情,總會傳出去的。”

只有死人才能永遠地保守秘密,倘若有一個知曉內情的人活着,秘密,就永遠談不上是秘密。

楚王向皇上密求,請皇上立江都公主爲皇太女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有心人的耳朵裡,也令秦琬笑了起來。

她遙望魯王府的方向,目光中閃着興味的光。

皇叔,你還忍得住麼?

快點動手啊,我已經迫不及待,要爲安西都護府的將士與百姓們討回血債,令你以血來償還了。

“簡直胡來!”魯王破天荒如此急躁,“秦放那個傢伙,什麼都不懂,就這樣臉面都不要了,舔着臉亂來!他以爲他能討好秦琬?錯了!這隻會讓秦琬放權放得更快,與他的干係撇得更清,讓秦政那個黃口小兒更加得意!”

他的思路,正是所有人的想法。

秦琬的舉動成功誤導了他們,令所有人都以爲,她已經沉浸在愛情中,打算平穩過度權力,安享榮華富貴了。

這是極爲尋常,也最有可能的做法,正因爲如此,秦放所謂的“皇太女”,非但不會討好到江都公主,反而會讓江都公主着急——一個本來不想當,也不能當皇帝的人,偏偏被推到風口浪尖,難道不要做點什麼來自保?還有什麼方式,比說服皇后過繼六皇子,令六皇子擁有嫡出身份,名正言順地成爲太子,以證清白,明心志,來得妥當?

楚王秦放這一步,看上去是撇清自己,實則把自個兒往深淵裡推。非但會得罪秦政,也會連江都公主一併得罪了。

魯王並不關心楚王的生死榮辱,他焦躁得是另一件事——朝政越混亂,他才越好渾水摸魚,若是皇帝立了太子,又是衆望所歸的秦政,他還拿什麼去拼?他雖用心拉攏軍隊,到底沒有捏住真正的大軍,支持他的士林人士又最愛惜羽毛。若是國本已定,他卻要造反……

“爲今之計,只得先下手爲強。”他的謀主李棋毅然道,“楚王的舉動,恰給了殿下一個絕好的機會。江都公主掌權日久,天下皆知,皇后娘娘干預朝政也不是一次兩次。她們平日牝雞司晨,倒也算了。如今竟想顛倒陰陽,異想天開,提出皇太女一事,實在不能令她們繼續爲非作歹下去。”

魯王的目光落到李棋身上,臨淄郡公若有所思,李棋面色堅毅,不帶半點猶豫:“殿下,再晚就來不及了!皇后對江都公主言聽計從,江都公主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只怕現在她就已經去找皇后說情了!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正旦了,皇帝一定會在那時候提出過繼之事的!真到那時候,一切都晚了!”

“父王!”臨淄郡公本能地覺得有點不對,還未想清楚,就見魯王一咬牙,“我知道了!”

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八十三章 漢室宗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二百零六章 虛僞假面第一百零一章 早已下注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域風雨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二十章 廝殺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二百四十章 涼薄非常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十一章 誤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一生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四百五十章 其心可誅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三百三十三章 棋子命令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北諸藩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吾行吾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一百九十七章 紀氏清露第三章 前塵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五十六章 恩重如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八十六章 嫌隙極深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紀氏清露第二章 代王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磨刀之石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雲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使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之砒霜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手大方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學秩序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八十三章 漢室宗親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三百零六章 算計成空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二百八十一章 醜陋嘴臉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義公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宮寵妃
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八十三章 漢室宗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二百零六章 虛僞假面第一百零一章 早已下注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域風雨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二十章 廝殺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二百四十章 涼薄非常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十一章 誤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一生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四百五十章 其心可誅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三百三十三章 棋子命令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北諸藩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吾行吾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三章 謀算人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一百九十七章 紀氏清露第三章 前塵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五十六章 恩重如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八十六章 嫌隙極深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紀氏清露第二章 代王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磨刀之石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雲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使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之砒霜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手大方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學秩序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八十三章 漢室宗親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三百零六章 算計成空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二百八十一章 醜陋嘴臉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義公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宮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