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女帝師三(3)

後半夜愈加寒冷,炭火漸漸熄了,熙平喚了慧珠進來添茶添香,我則起身去東偏房看望父親。只見地上多點了兩盞燈,一個青衣老僧和一個小沙彌盤坐在蒲團上合十唸經。唸經的聲音不徐不疾,低沉細密,像一個從容不迫的夢境,將父親生前所有的苦痛與不甘都化爲烏有。青玉念珠在琉璃燈下縹緲如絮,驀地在指尖一輪,滴的一聲,如春雲驟起。父親睡得甚是安穩。

兩個小廝在門口侍立,女人們都候在屋外聽候吩咐。只見先前打呵欠的女人上前輕聲道:“大相國寺的高僧法寂長老在裡面爲朱總管唸經超度,請大人先不要進去。”

我點了點頭,奇道:“聽聞法寂長老佛法深湛,平時甚少見人,怎的三更半夜的卻來長公主府來念經?他是幾時來的?”

那女人道:“殿下和大人往西暖閣去不久,信王世子殿下便悄悄引了法寂長老進來。說是朱總管無故遭禍,總得有個得道高僧唸叨唸叨,使亡靈早登極樂。因大人在與殿下說話,所以沒有打擾。”

我嘆道:“他如何能請得動法寂長老?又是這時候來……”

那女人道:“奴婢聽世子身邊的小廝說,世子殿下平日裡常去大相國寺聽經,與長老頗有交情。且殿下發願在寺中後院起一座新塔,再拿出五百兩銀子齋僧,又許諾將信王府在城外的三十頃良田拿出來爲大相國寺增補產業,如此才賺得長老前來念經超度,天不亮便要回去的。”

我忙問道:“世子殿下現在何處?”

那女人道:“殿下另有要事,先回府了。說過一個時辰再派人來接長老。”

我甚是感動,胸中一股暖意沛然而生。忽聽身後熙平柔聲道:“世子對你的心,從未變過。他不能娶你,是有難處的。他的親事是孤爲他定下的,你要怪,就怪責孤,千萬不要怪他。”

我嘆道:“玉機不敢。”

熙平向屋內凝望片刻,目中柔情如珠光一閃:“詩曰:誰謂荼苦,甘之如薺。[2]他對你的情義便是如此。”她並沒有看我,似乎也並不是在說高暘。

我和她倚在門口望了好一會兒,直到慧珠來請,熙平方道:“這裡冷,還是回暖閣說話。”又對慧珠道,“這會兒都餓了,備一席素齋,待長老念過了經,請他用些。”

回到西暖閣,但見桌上擺着明火粳米粥和十幾樣清淡精緻的菜餚。我連忙浣手,預備服侍熙平用膳。熙平笑道:“你是宮裡的貴人,孤怎敢要你服侍,坐下陪孤一道用些。”

我瞥了一眼桌上一盤肥膩的鴨子,搖頭道:“玉機正在服孝,不敢用這樣豐盛的宴席。”

熙平道:“這是素鴨。這些都是素齋,是孤昨晚用剩下的,你不嫌棄,就坐下吃些。”

我心中一動:“殿下昨晚用的是這些?”

慧珠在一旁道:“昨天殿下聽聞朱總管歿了,當即命上素菜,不帶一點兒葷腥。只是大過年的,席面也不能太難看,就做了這一桌齋。殿下心情鬱郁,吃不下,連酒也沒有飲過。”我心中感激,屈膝深深一拜。熙平親自扶我起來,引我坐在下首。

一時飯畢。熙平感愧道:“你父親是個極細心極溫和的人,孤總以爲這樣的人是可以長命百歲的。如今這樣,都是孤慮事不周,害了他。”

她沒有說錯。然而我對她的怨就像當年在於錦素罷官之事上對史易珠一樣,雖有怨恨,卻也知道父親此番受罪是理之必至,勢之必然。他既走了這條路,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這一抹淡淡的怨恨,只如晴空雲散,說不清是對她,還是對父親。

我忙道:“殿下何必如此——”卻見熙平幽幽一笑:“他初來府上的時候,我才只有十七歲,剛剛成婚不久,什麼也不懂。因他是驍王薦來的,我便讓他做了總管。那一年,他也不過二十二三歲。”

我一怔,問道:“父親從前也是驍王府的麼?”

熙平道:“你的生父卞經和你父親是生死之交。他二人俱因兵亂,父母雙亡,相依爲命,與人幫工爲生,受盡輕忽與屈辱。卞經爲人牧羊,採水邊蒲葦編冊書寫。你父親入山砍柴,擔束薪不忘誦讀,受盡衆人嘲笑。

“長大後,卞經從縣中獄吏做起,闢爲青州太守主簿,試守鄆城令,後爲驍王諮議參軍,領記室。你父親不願做官,便只在王府中做個逍遙閒散的門客。兩人常出入王府的內室後堂,是兄長的心腹幕僚。父皇立尚氏爲後、高思諺爲太子的第三年,卞經與你父親商定,倘若驍王事敗,必得有一人忍辱負重,圖謀後事。於是卞經留在了驍王府,而朱鳴便來了我的府中。又過了兩年,兄長被殺,高思諺喜愛卞經的才華,本擬禁錮兩年再外放爲官。但卞經只願一死,以酬兄長知遇之恩,最終以附逆問斬。他臨死之前,將你母女三人託付給你父親。自那以後,我和你父親便開始精心佈置,四處找尋可靠的幫手。第一個尋到的人,便是翟恩仙。”

我垂淚苦笑:“原來我的生父與繼父,都是逆黨。”從前我常想,爭權奪利,死生無怨。勝固可喜,敗亦無恨。生父根本不必追隨廢王,直到幽泉。

漢時樑王太傅賈誼,因樑王墮馬而死,鬱鬱而終,終年僅三十三歲。後世有嘆惋道:“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3]漢時賦家揚雄論屈原:“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4]是啊,遇不遇,命也,何必以性命相酬?

賈誼以憂終,償君臣之義,師生之情。屈原自沉,明君憂臣勞,君辱臣死。都是“用心於內,不求於外”[5]。旁人看來甚是無謂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卻是值得捨命的。就像翟恩仙爲了兄仇,爲了彌補自己的錯誤甘願赴死一樣。

原來竟是我錯了。

我嘆道:“翟恩仙的哥哥在軍中被大將軍處死,她報仇心切,所以甘願跟隨父親,是不是?”

熙平道:“不錯。翟恩仙的哥哥與人結仇,那人趁他睡着了,半夜裡糾集了一夥歹人,放火燒了料場。陸大將軍以爲他推諉塞責,不信他的申辯,便殺了他。翟恩仙那時只得十歲,卻挺身而出,殺了那些放火的歹人,因此被官府追緝甚急。你父親救了她,讓她託庇在一戶姓翟的人家中過活。過了一年,她入選宮女,從此成爲你父親在宮中的內應。”

我嘆道:“果然是一位奇女子。”

熙平道:“奚檜是你父親貧賤時的江湖朋友,後來同在王府爲客。六七年前,舞陽君喪夫,他便冒充術士混入府中,做了舞陽君的情人。小蝦兒便是他花重金收買的,所以一旦敗露,必須殺掉。韓複本是書生,家境頗豐,畢生所愛只是收藏與修補古籍。誰知當地有個惡霸瞧上了他藏書樓的地,便一把火燒了他的書樓。多年心血付之一炬,韓復悲憤交加,便提刀殺了此人。後被你父親贖出,淨身爲奴。”

我頷首道:“此人愛書,又有一雙修書的巧手,在文瀾閣當差也算適得其所。”

熙平微微一笑道:“他的確感激你的父親又給了他十幾年平靜的日子,讓他與書爲伴。如今他四人都死了,孤已成孤家寡人。好在大局已定,孤也再無遺憾。來日你爲官爲妃,還是退步守喪,都由得你。”

回宮麼?若我在宮中一直生活下去,也許將沒有勇氣再三抗旨。我若嫁給他,又如何面對他連喪三女一子的血海深仇?只有借父喪丁憂,纔有數年的喘息。這幾年間,高曜會離宮守陵,如此我在宮中亦沒有任何牽掛。

“玉機在宮中近五年,早已身心俱疲。再這樣下去,恐怕不過一兩年間就會隨父親去了。既然父親情願死也要成全玉機的意願,那玉機就如父親所願,出宮丁憂。”

熙平讚許道:“也好。今日正月初一,文武百官、王公妃主要在卯正時分入宮朝請。孤也該回去更衣了。”說着站起身,向東偏房深深望了一眼,“他爲孤捨命,孤絕不會讓他白白死去。”說罷她雪白的袖間騰起一股凌厲的寒香,頭也不回地去了。我送她出了院門,方纔迴轉。

小錢扶我回西暖閣,道:“天就快亮了,大人歇息一會兒。明日還有的忙碌呢。”於是回西暖閣歪了一會兒,醒來時窗紙已呈青白之色,天已大亮。

我正要開聲喚人,只聽得門外綠萼道:“奴婢拜見公子。”

一個少年生澀的聲音道:“我二姐在裡面麼?”是弟弟朱雲。

綠萼道:“回公子的話,長公主殿下才去沒一會兒,姑娘才睡了兩個更次不到。公子才從城外回來,還請回去歇息,待大人醒了,奴婢再去相請。”

朱雲不耐煩道:“我有很要緊的事情找二姐,現在就得說。”

忽聽玉樞道:“昨夜長公主殿下來了,玉機陪着說了一夜的話。你且去洗個臉,吃過早飯再來。”朱雲無奈,只得去了。

我起身喚了綠萼進來。小簡帶來的四個內監早捧過銅盆、手巾、菱花鏡等物,垂首恭立。綠萼從銀盤上取過白玉疏齒櫛:“姑娘,纔剛公子來過了,說有要緊事尋姑娘。”

我忙道:“把他的早飯端進來,和我一起用。”

綠萼向身邊的小內監使個眼色,那人立刻出去傳命了。片刻回來稟道:“棺木齊備,老大人已經移到靈堂上了。公子正在磕頭,說換過了衣裳就來。”

我問道:“法寂長老回去了嗎?”

綠萼道:“法寂長老天不亮就走了。”忽見她在鏡中仰起臉,對那四人道,“公公們且出去瞧瞧早膳好了沒有,還有大人的藥,務必看好了爐子,別熬過了時辰,早飯後一個時辰就要喝的。再者,請一位公公回宮走一趟,告訴芳馨姑姑,將妝臺上姑娘最喜歡的銀鐲子取來,現下服孝,用得着。”四人相視幾眼,只得放下東西,退了出去。

綠萼見門外無人,這才道:“法寂長老天不亮就被信王世子的兩個心腹小廝用車接走了。因世子殿下要朝請,所以不得親自來。這兩個小廝本來奉殿下旨意,要進來給姑娘磕頭的,因姑娘睡着,這才作罷。殿下命奴婢捎一句話給姑娘。”

我隨口問道:“什麼話?”

綠萼道:“殿下說,可趁此良機辭官出宮。”

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拂去素裙上幾絲曲捲的長髮:“出宮又如何,不出宮又如何?”

綠萼自鏡中看着我,怯怯道:“奴婢以爲,殿下說得有道理。姑娘出了宮,就不用整日對着聖上了。且……”她欲言又止,終是咬了咬脣,鼓足勇氣道,“且他身邊的美人那樣多,過個三兩年,就會忘了姑娘。姑娘來日便能嫁給世子殿下了。”

我啪的一聲將白玉櫛拍在桌上,綠萼身子一顫,忙跪了下來,垂頭不語。我冷冷道:“這話是他讓你說的,還是你自己要說的?”

綠萼道:“奴婢……奴婢是真心這樣想的。奴婢覺得,殿下待姑娘真的很好。”

我哼了一聲道:“我若出宮後可以嫁給他,他現在也不會另娶旁人了。”綠萼擡起頭,茫然無語。我扶她起身,嘆道:“這樣的話以後休要提起。”

綠萼站起身,慢慢梳着頭髮,不敢再發一言。昨夜自從宮中出來,便一直披頭散髮。經此一夜,髮梢糾結成一團,再難理清。然而我的心,卻和窗紙一樣,越來越亮。良久,綠萼道:“世子殿下說朝請回來,他還要來拜祭老大人,姑娘可要見一見麼?”

我搖頭道:“我要歇息了,誰也不見。他既然要來,就把芳馨姑姑送出來的白玉珠備好,替我還給他吧。”

【第三節 哀哀父母】

梳妝已畢,弟弟朱雲進來請安。十三歲的少年,已高我半頭。臉上的稚氣尚未全部褪去,神情卻甚是堅毅。他大步走進暖閣,深深一拜:“小人朱雲拜見大人,大人萬福。”

我含淚扶他起身,細細端祥。但見他一臉風塵倦色,臉上幾道皴裂的細紋,肌膚粗冽乾冷。他熾熱明亮的目光在我臉上停留片刻,雙目如清晨幽谷,油然蒸出一層霧氣,“二姐,你瘦多了,臉色也不好。”

我拉起他的手,欣慰道:“你長高了,也很健壯。可以獨力辦事,爲母親分憂了。天天在外面騎馬,可辛苦麼?”

朱雲道:“二姐怎知我天天騎馬?是母親和大姐寫信告訴你的麼?”

我微微一笑,翻過他的掌緣道:“何須母親說?你背闊腰挺,膚色黝黑,說明你常在室外打熬筋骨。你雙腿外曲,這是你常年跨馬,雙腿夾住馬身的結果。你的左手的虎口、五指、掌心至掌緣都有厚厚的繭子,這是大力勒繮所致。你右手的掌緣觸手粗糙,只有薄薄一層老皮,說明你右手並不經常抓繮繩。那麼你的右手必是執兵器。是什麼兵器?”

朱雲目光一閃:“他們都說宮裡的朱女丞斷案如神,果然一回家來便將小弟當犯審。如此小弟倒要考考二姐,小弟平日在馬上都用什麼兵器?”

我拿起他的右手細細看了半晌,道:“你用的是銃棍。”

朱雲奇道:“二姐怎知我用的是銃棍?”

我輕輕撫着他的手心,心疼道:“你的手心到手背有一圈稍稍白皙,並有勒痕,這是因爲你用布條或皮帶纏過。而你手心有輕微的紅腫脫皮,這是被燙傷的痕跡。只有火器纔會發燙,以至於你要用布條纏住手掌來拿。我知道火器廠有一種銃棍,長六尺五寸,重十斤,上身細直,下身鐵連心,外用竹藤漆包裹,射程一百餘步,可連發兩彈,步兵騎兵皆可使用。將彈子發出後,緩則裝彈,急則作悶棍使用。而那時銃管常常還有些熱,但銃柄並不會熱。但是你常常將銃倒轉,拿着銃管用鐵柄擊打敵人,久而久之,手中肌膚輕則紅腫脫皮,重則疼痛潰爛。是不是?”

朱雲極力掩飾驚奇之色:“二姐竟知道我倒拿銃棍。”

我微笑道:“銃棍的鐵柄上包着竹藤漆,一是防滑,二是防熱。你何苦要倒着拿?”

朱雲臉紅道:“那鐵柄重,倒着拿這麼一下——”說着右手嫺熟地一揮,一股勁風撩起我的碎髮,“像鐵錘一樣,比當棍子使有用。”

我搖頭道:“這銃棍在製造之初,便考慮過前後分量,自然是當棍使順手。”

朱雲不屑道:“我有的是力氣。只要有力氣,不論當棍使還是當錘子使,不都可以嗎?”

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8章 女帝師一(8)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84章 女帝師三(46)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章 女帝師一(2)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244章 女帝師四(38)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241章 女帝師四(35)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138章 女帝師二(67)
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8章 女帝師一(8)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84章 女帝師三(46)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章 女帝師一(2)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244章 女帝師四(38)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241章 女帝師四(35)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138章 女帝師二(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