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指婚

太后見過了沈璇璣,便要和皇帝正式提起薛縝的婚事了。

她不想蓬頭垢面,這日仔細地沐浴過了,換上一件紫羅蘭色灑金繡鳳的長袍,袖口領口都鑲着玄色描金的滾邊,花白的頭髮挽起,端端正正地戴上聯珠九鳳金冠、紫晶金蟬押發。臉色雖然還是不好,微微掃些胭脂倒也瞧不出來。伸出手去,由宮人替她戴上一對金嵌翡翠明珠的手釧,真真是金碧輝煌,昭示着她是大昀王朝身份最尊貴的女人。

皇帝心頭大事畢了,正在“元泰殿”和兩個新入宮的美人聽曲子。忽見太后盛裝來到,他唬得站起身來,原本一手抱着一個佳人,也顧不得了,只是隨手一丟。那兩個美人嬌滴滴的,被他猛地一甩,頓時暈得天昏地暗,被小宦官們攙扶着退下了。

“母后,您、您怎麼來了?”皇帝有些驚慌失措的,還是上來攙扶太后。

太后冷冷掃了一眼那兩個美人,微微向後退了半步,“不勞動皇帝了。”身後的宮人急忙上來扶住她。

皇帝臉上有些尷尬,又不敢生氣,只說,“您身子還沒好,萬一吹了風反不好。”

太后擺擺手示意無妨,坐在了上首,對皇帝笑眯眯地道,“我有話要和皇上說。”

皇帝連忙叫宮人們都退下,看似孝順地坐在太后下首,“不知母后有何吩咐?”

太后看着他這幾日想是過度玩樂,眼睛都瞘了出來,身上的龍袍顯得有些晃悠悠的。她雖然恨他昏庸無情,卻到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心疼地說,“皇上也要保養着些,我看着你瘦了不少。”

皇帝笑着揮了揮手,“無妨,雖然瘦了,倒覺得精神健旺。”

他這樣說,太后也只好一笑。“元泰殿”裡有一股濃郁的香氣,太后病體虛弱,坐了一會兒,便覺得有些不適,背心處的汗微微滲了出來。

她怕自己又倒下,便想着儘快將正事說了,“我聽說皇上想給九兒指婚。”

皇帝一聽這話,皺了眉頭,“母后也聽說了?老九實在是太掃他嫂子的面子了。”

太后心裡翻了個白眼,也不和他爭論這些長短,“我這裡,倒有一個人選。”

皇帝是個很容易被轉移注意力的人,聽了這話也忘了前頭,笑着問太后,“母后看上的,必是好的,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安國公府的姑娘,忠義伯的嫡……”太后話音未落,就聽皇帝興奮地一拍掌,倒將她嚇了一跳,“怎麼這時人人都提安國公府的姑娘,看來這位老夫人,必是會教姑娘的!”

太后心生警惕,“哦?還有誰提了安國公府的姑娘?”

皇帝不以爲意,“是錦兒。穆脫派了使臣來求娶公主,朕捨不得公主們。錦兒想了個好主意,選一個世家的姑娘,封爲公主,派去和親。她專門提了安國公府的姑娘,今日母后也來提,可見安國公府的姑娘,必然個個都是好的。”

太后已經被皇帝的無恥自私驚駭到了,她在後宮搏殺一世,也是個狠得下心的人,實在算不得什麼善良之輩。可看着皇帝一臉的無所謂和志得意滿,她深深地感到心寒。她第一次想,是不是自己當年,做錯了?皇帝見太后不說話,又是一笑,走到桌案前坐下,“母后覺得哪個姑娘堪爲老九佳配?說出來朕這便下旨,剛好和和親的旨意一起送到安國公府,也是雙喜臨門了。”

太后有些鄙薄地望着他,“皇上心疼自己的女兒,難道安國公便不心疼自己的女兒?”

皇帝揮了揮手,“朕也有些不忍,只是世家世代尊榮,這時候爲國出力,想來他們也是願意的。”

太后再不知如何接這話頭了,心裡暗暗爲葉老夫人悲哀:已經沒了幼女和女婿,長子現在又是下落不明,連一個長孫女青春少艾都常年戍邊,這莫非都不是爲國出力?而對皇帝來說,他們的付出、他們的犧牲,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這樣的涼薄,多麼讓人齒冷。

她覺得自己日後怕是沒臉再見葉老夫人了。

“不知太后爲老九相看的是哪個姑娘?”皇帝還在追問着,太后卻頓時覺得興味索然,她輕飄飄地吐出一句,“忠義伯長女,上次奉旨入宮,皇上也是見過的。”

皇帝皺了眉頭,“原來是她。”他將手裡的筆原擱在筆架上,“那姑娘的性情很不和順,朕覺得她和老九不合適。”

太后此時,真是出離憤怒了。她從座位上起身,走到皇帝龍案前,怒極反笑,“皇上說說,覺得她哪裡和老九不合適?”

皇帝還是有些怕太后這樣似笑非笑的神情的,可是娶一個沈璇璣那樣的兒媳婦,他也並不願意,“老九的娘去得早,朕一直想着,要給她找個溫柔婉轉的姑娘好好照顧他,沈大姑娘不合適。”

太后幾乎要大笑,從皇帝的口中聽到薛縝親孃這幾個字,真是從未有過。她去世二十年,第一次聽皇帝提到她,竟然是作爲一個藉口。

“哀家倒不知道,什麼時候,皇上這樣爲老九着想了。”太后收起笑意,“皇上這樣熱辣辣地將人家安國公府的一個姑娘送去和親,莫非還不想給些什麼補償嗎?”……

封安國公之女衛璽爲“安貞公主”、奉旨往穆脫和親的旨意,和將忠義伯嫡長女沈璇璣指爲九王爺薛縝正妃的旨意一前一後地到了安國公府。

剎那間,安國公府門庭若市,來賀喜的人走馬燈一般絡繹不絕。而安國公府的人,沒有一個人是發自內心的欣喜。

其中又以葉老夫人、衛邗和淳姨娘最爲難過,反而是衛璽,最初的懵然之後就很快地接受了事實。淳姨娘一貫通透堅強,遭逢此事,也垮了下來。衛璽打起精神,成天守在親孃身邊開解寬慰,很快消瘦了下來。

沈璇璣心裡老大的過意不去,深深覺得是不是因爲自己這樁婚事得罪了誰,卻讓表妹頂缸。她自從來了安國公府,外祖母、二舅舅都對她照拂有加,淳姨娘也多愛指點她,她心裡感激萬分。如今出了這樣的事,她只覺得羞愧欲死,大眼睛裡倏然沒了生氣。

“姐姐如果覺得過意不去,不如去找璽妹妹說說話,這樣成日在屋子裡悶着,也於事無補。”沈瓔珞旁觀者清,開口提議道。

“我怕她生我的氣。”沈璇璣怯怯地說。

“姐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膽小了?”沈瓔珞搖了搖頭,“我的姐姐可不是這樣的。”

沈璇璣想了想也覺得自己太怯懦,起身洗漱妝扮,鼓起勇氣往衛璽屋裡來了。

衛璽住的院子離“萱禧堂”和“琳琅閣”都不遠,叫做“浣月居”,規制和“琳琅閣”差不多,不過略微小些。一進院子,就看到地上擺着幾盆珍品菊花,尤以墨色和綠色的最是難得。

衛璽的大丫鬟雲暖正在侍弄一盆墨菊,那色極其純正,在陽光下花瓣微漾波光,倒像是墨玉雕就,可雕就的又沒有那麼生氣勃勃。

“這花開得真好。”雲暖被嚇了一跳,擡頭一看是沈璇璣,連忙笑道,“是沈大姑娘來了,我們姑娘正在屋裡和淳姨娘說話呢!我這就去通傳。”

沈璇璣剛要阻攔,想讓她們母女說完話再進去,免得雙方尷尬。雲暖腳下卻快,不容她說話,就閃進了屋去。

一時只見衛璽親自迎了出來,還是笑盈盈的,“姐姐來了,怎麼也不進去?”

沈璇璣勉強地笑笑,拉着衛璽的手,“妹妹,實在是我對不起你。”

衛璽一邊攜了她的手,往屋裡走,一邊笑着道,“倒不知道姐姐是這麼個愛往自己身上攬事兒的脾氣。”

進了屋子,沈璇璣見到淳姨娘,更是十分慚愧,囁嚅般地喚了聲,“姨娘……”

淳姨娘本來有些遷怒她,可她到底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人,又深諳宮闈之事。此事一出,她靜下心來想一想,就知道必是有人在皇帝跟前說了什麼。而這個人,十有*是麗貴妃。

她原是衛鄞宮中的人,那時候雖然還不是貼身丫鬟,卻也親眼見過麗貴妃的那些陰損手段。後來衛鄞死了,也是多虧了太后,她纔有命出宮。而衛鄞貼身伺候的人,卻都未逃過一死。

她算是這世間爲數不多知曉麗貴妃手段的人,最初的不甘傷心過後,細細想來,倒覺得沈璇璣,恐怕纔是麗貴妃一心想要對付的人。

如今沈璇璣這樣可憐巴巴地站在她面前,她什麼責怪的話也說不出,原本就不是她的錯,要怪,只能怪造化弄人罷了。

“大姑娘,我厚顏一次,忝居你長輩,有一句要緊的話要說。”淳姨娘嘆了口氣,還是打算指點沈璇璣一二,“璽兒這次怕是做了池魚了。”

沈璇璣心下一震,“姨娘的意思……我明白了……”她再看一眼衛璽,就更覺得對不住她。直到今日,沈璇璣方纔後悔。她一向自詡聰明大膽,當日爲了替父母洗冤報仇,在皇帝面前便出言不遜,更是得罪了麗貴妃。只是她沒想到,原來她走的每一步,如果不慎,都會將身邊的人,帶落深淵。她終於發現自己有多麼可笑,這樣無知,這樣膽大妄爲,這樣自私,這樣不值得人來託付,這樣的一個她,又有什麼本事來做弟弟妹妹的靠山?

淳姨娘看到她惶然驚駭的模樣,心裡的氣早已平了,想到她也是身世可憐,伸出手去攏了攏她的頭髮,“璽兒此去,怕是柳暗花明也說不定;而大姑娘你,日後的路,怕是更難了千倍萬倍……”

“元泰殿”裡皇帝剛纔睡下,麗貴妃坐在西暖閣裡,聽着小全子的話,漸漸冷了臉色,“你怎麼就那麼蠢?不提醒皇上一句,是安國公府的沈大姑娘,不是安國公之女!”

小全子也是一肚子苦水,“奴才哪兒能知道這裡頭的彎彎繞啊,太后來的時候皇上並沒叫奴才在跟前伺候,等到奴才進來的時候,皇上兩道聖旨都擬好了。奴才還是送去謄寫的時候,才偷偷瞧了那麼一眼啊!”

麗貴妃狠狠地將手攥了起來,尖長的玳瑁護甲扎進她的手心,“無知蠢材,偷雞不成蝕把米!”

卻不知道,她是在罵誰了。

番外四 三生石(八)第三十七章 訛詐第十九章 和親第六十一章 重逢第五十二章 弒父(中)第一章 楔子第四十八章 心機(下)第七十章 籌謀番外四 三生石(四)第二十八章 就裡(下)第七章 太子(下)第十章 金烏第八十三章 欲盟番外四 三生石(八)第四十九章 離京第七十五章 迷惑第十章 金烏第四章 夜來(下)第二十二章 國後(下)第四十九章 離京第十三章 回營(下)第七十二章 蠱迷第四十一章 嫁禍第六十五章 遊寇第四十七章 心機(上)第三十七章 僞裝(上)第十五章 失蹤第十七章 懇談第四十章 遷怒(下)第八十九章 出師(下)第七十一章 別戀第六十九章 桃花第六十三章 婆媳第六十五章 遊寇第三十九章 遷怒(上)第四十七章 心機(上)第六十章 殺妃第三十九章 遷怒(上)第三十六章 相思(下)第二十五章 辭行(上)第二十章 求婚第二十八章 病發第九章 交鋒(下)第六十九章 出逃第五十五章 狩獵(上)第六十八章 死地第十二章 回營(上)第二十一章 出嫁第四十九章 追蹤(上)第六十四章 意外第五十五章 求妻第六十一章 重逢番外四 三生石(五)番外四 三生石(七)第四章 夜來(下)第一章 素問(上)第七十一章 借兵第三十三章 意外(上)第五十九章 陰雲(上)第四章 觀刑第六十七章 沉痾第四十四章 緣慳(下)第一章 楔子請假條第四章 觀刑第四十八章 心機(下)第七章 太子(下)第三十章 池魚(下)第三十八章 匕首第三十六章 相思(下)第五十七章 探監第四章 觀刑第七十七章 報仇(下)第六十八章 援手第十二章 山廟番外四 三生石(三)第六十六章 杳杳第六十五章 干戈第三十一章 遇襲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二十六章 辭行(下)第七十三章 石出第六十五章 遊寇第八十八章 出師(上)第十六章 變天(轉)第五十八章 過關第四十二章 退婚第十七章 懇談第七十六章 報仇(中)第五十四章 錯意第五十一章 帷帽第六十三章 婆媳第十六章 變天(轉)第三章 夜來(上)第三十五章 相思(上)請假條第六十章 陰雲(下)第六章 計算第七十章 煉獄第七十四章 上卷結局
番外四 三生石(八)第三十七章 訛詐第十九章 和親第六十一章 重逢第五十二章 弒父(中)第一章 楔子第四十八章 心機(下)第七十章 籌謀番外四 三生石(四)第二十八章 就裡(下)第七章 太子(下)第十章 金烏第八十三章 欲盟番外四 三生石(八)第四十九章 離京第七十五章 迷惑第十章 金烏第四章 夜來(下)第二十二章 國後(下)第四十九章 離京第十三章 回營(下)第七十二章 蠱迷第四十一章 嫁禍第六十五章 遊寇第四十七章 心機(上)第三十七章 僞裝(上)第十五章 失蹤第十七章 懇談第四十章 遷怒(下)第八十九章 出師(下)第七十一章 別戀第六十九章 桃花第六十三章 婆媳第六十五章 遊寇第三十九章 遷怒(上)第四十七章 心機(上)第六十章 殺妃第三十九章 遷怒(上)第三十六章 相思(下)第二十五章 辭行(上)第二十章 求婚第二十八章 病發第九章 交鋒(下)第六十九章 出逃第五十五章 狩獵(上)第六十八章 死地第十二章 回營(上)第二十一章 出嫁第四十九章 追蹤(上)第六十四章 意外第五十五章 求妻第六十一章 重逢番外四 三生石(五)番外四 三生石(七)第四章 夜來(下)第一章 素問(上)第七十一章 借兵第三十三章 意外(上)第五十九章 陰雲(上)第四章 觀刑第六十七章 沉痾第四十四章 緣慳(下)第一章 楔子請假條第四章 觀刑第四十八章 心機(下)第七章 太子(下)第三十章 池魚(下)第三十八章 匕首第三十六章 相思(下)第五十七章 探監第四章 觀刑第七十七章 報仇(下)第六十八章 援手第十二章 山廟番外四 三生石(三)第六十六章 杳杳第六十五章 干戈第三十一章 遇襲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二十六章 辭行(下)第七十三章 石出第六十五章 遊寇第八十八章 出師(上)第十六章 變天(轉)第五十八章 過關第四十二章 退婚第十七章 懇談第七十六章 報仇(中)第五十四章 錯意第五十一章 帷帽第六十三章 婆媳第十六章 變天(轉)第三章 夜來(上)第三十五章 相思(上)請假條第六十章 陰雲(下)第六章 計算第七十章 煉獄第七十四章 上卷結局